主 要 研 究 活 动 记 录(2)
|
活动时间 |
2012年10月12日 |
活动地点 |
四楼多媒体教室 |
主持人 |
金东旭 |
|
活动主题 |
学科育人价值转化专题反思(三) |
||||
|
参加人员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
|
活动内容 |
|||||
一、王瑞芳老师执教《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实录 课前热课 教师导入:上课前,我们来欣赏两幅画。【出示徐悲鸿的奔马图】看到这奔驰的骏马,你想到哪些带有“马”的成语。学生自由交流。 老师小结:画家笔下的骏马,给予我们自由奔放的力量,彰显咱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介绍人物,直接导入 1、教师导入:这《奔马图》是幅名画,谁画的? 板书:徐悲鸿 2、课前大家查阅了资料,用两三句话简要介绍下徐悲鸿。 (1)学生交流资料。教师相机点评:你介绍了……,你关注了……,你了解了…… (2)教师指导整理资料的方法。 我们学习的第七课,讲述的是他留学法国期间的一件事。 3、谁来读课题。教师小结:是的,励志就是激发志气,激励自己,在求有所成就。我们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正音顺句,扫清阅读障碍。(3分钟) 1、看要求,自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 (2)思考:课文哪几小节写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2、教师巡视初读情况,了解学生划分段落的情况,做到心里有数。 三、检查认读情况,梳理文脉。(15分钟) 1、生字词记住了没有,当场检测下。 (1)【出示练习纸:看拼音写字词,书写正确端正整洁,学生当场完成】。 huì juàn liè gòu zū cuò wù ( )画大师 不知疲( ) 陈( ) ( )买 ( )一间小阁楼 犯( )( ) (2)教师校对指导 文中还有很多生字词,能正确认读吗? 看,本课课题是徐悲鸿励志学画,课文哪几小节是写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呢? 学生可能会出现这几种答案:4-6,5-6;3-6;4-7;3-7;有学生还会阐述自己这样划分的理由。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谁的划分更合理呢?
四、精读第一段,体会情感,感受形象。15分 教师启发导入:是什么激发了徐悲鸿励志学画?我们先来学习一至三小节。 1、潜心默读课文,找一找原因。 【出示外国学生说的话】“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2、【指两个学生读】你听出外国学生这两句话背后的意思了吗? 3、徐悲鸿被激怒了,引读——“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1)看着外国学生那傲慢的样子,听到外国学生嘲笑的话语,徐悲鸿内心激愤万分。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听听他的心声。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学生写在书旁) 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领。 4、总结:听出来了,面对外国学生的嘲笑,不屈服,有志气,有傲骨。读出徐悲鸿的骨气,读出他的傲骨。 五、总结本课,完成练习。(4-5分钟) 立下志向,本应是这个“立志”,课题为什么用这个“励志”呢?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下节课做深入地探讨。完成《补充习题》P20(1、2)题。
二、王瑞芳老师说课,进行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的第七课《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本教学设计是基于三方面的思考:首先这是一篇名人故事的课文。故事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读懂故事,同时还要读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因此,教学伊始,我将对徐悲鸿的介绍做为一重点,既是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并学会整理资料。并在这一过程中对绘画大师徐悲鸿有初步印象。第二,本课是教学的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目标,立足四上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应该定为扎实指导学生读好书,学好字词,通过划分文章段落理清课文的脉落。这看似是一件简单的教学步骤,但要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自学生字的能力;对意义段的认识能力,理清自然段前后联系的能力。这都需要教师依据文本给予学生指导。第三,精读感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来感受人物形象。课文的第二小节写的是一个外国学生对徐悲鸿嘲笑,徐悲鸿被激怒,然而课文中直接正面描写徐悲鸿的语句及少,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从侧面描写中体会徐悲鸿当时的心理想法,并通过一个小练笔指导学生与徐悲鸿内心进行对话,从而真正体会到徐悲鸿为国争光,励志学画的爱国情怀。
三、市教研室朱洁茹老师评课 在王老师课上简单地学。两堂课在充分关注学生学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学之简’,完美诠释了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要义。在王老师课上简单地学。两堂课在充分关注学生学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学之简’,完美诠释了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要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