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型”育人价值的挖掘与转化》
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杨丽铭
一、工作目标
经历上学期对总课题与子课题的学习,我们对课型的概念与构件有了初步的明晰,而案例设计的实践试水也让我们迫切感受到选择要将案例转化成课堂教学行为的必要。因此,本学期的目标制定如下:
1.案例的课堂转化。与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晰课型实施要求,对前期案例进行整理与挑选,选择能体现本年段核心能力突破的课型进行案例的课堂转化。
2.课堂转化问题的探讨。课型要求教师带着“结构化教学”的思想走进课堂,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维、多向、多层互动的可能性;突破线性的教学流程,呈现多维、多向、多层互动的丰富性;追求适切的集聚提升,体现多维、多向、多层互动的指向性,在该课型育人价值的转化课堂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者共同关注。
3.探究课堂有效互动策略。根据课型育人价值在课堂中转化的实际情况,针对师生互动中的效果缺失探讨有效的解决策略。
二、主要工作
1.立足“课型”案例设计,通过教学研讨在课堂中实施育人价值的转化。
2.立足“课型”课堂互动现状,梳理互动中呈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策略,以提高该课型的实施效果。。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细化案例设计,进行教学展示
十月份:梳理课堂互动的问题,探究解决策略
十一月份:进行课题小结,提炼策略。
十二月份:制订下学期研究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