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局前街小学教育集体 |
年级:二年级 |
设计者:卢赟 |
时间:4月27日 |
||||
学科:语文 |
课题:13.学棋 |
教时:第1课时 |
课型:明理型 |
||||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创设情境,指导学生随课文识记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词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文通句顺地读好课文,长句的朗读作好适当的停顿。 3.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解疑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两个学生跟秋学下围棋,一个学生专心致志,成了出色的棋手;另一个学生心不在焉,棋艺一直没多大长进。 4.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抓住关键笔画写好每个生字。 ※教学依据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讲述的是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的结果截然不同,告诉学生学习专心致志方能成功。文章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情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插图与课文第二小节匹配,有助学生读懂理解课文内容。 本课是一篇明理故事,以“学棋”这一件事为题。学生抓住题目就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谁跟谁学棋,怎样学棋,结果怎样。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并通过朗读课文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掌握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两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造成不同的学习结果。教学中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找一找两个学生是怎样学棋的,读准词语,读通句子,扎扎实实把课文读通,扎扎实实指导学生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习得方法,形成能力,帮助学生过好阅读关。 识字写字依然是二下阅读教学的重点。本课中“专”“弓”是独体字,笔画虽不多,但笔顺易出错;“围”“鹅”“箭”“致”等生字是合体字,多为形声字,可引导学生抓住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识字,提高识字效率;“能手”“专心致志”“拉弓射箭”“走了神儿”等词是本课的生字,教学中可通过比较、看图、做做动作、找一找近义词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意,学习解词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词汇。指导学生写好生字,基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读帖能力,依据本次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笔画及结构特点写好生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2)学生实际分析 ●自主识字方法多。 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学习中,学生已经能熟练掌握多种识字方法:说笔画,拆分部件,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及形象记忆等方法。识字的方法多样了,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运用最优化的方法加以识记,比如运用形声字的特点快速识记,这方面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朗读课文能力强。 这个班的学生朗读习惯好,朗读课文能力强,多数学生已具备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的能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和课文,语感好的学生读到文中的长句能做适当的停顿,个别学生初读两三遍就能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也有一部分学生虽能读准,但对句子的节奏、停顿还不能准确把握,有乱停顿,读破句的现象。本课中长句较多,教学中需要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指导学生长句朗读时注意停顿。 ●整体感知有待提高。 二下的学生,初读完课文,要学会用几句话简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弱,通常概括说主要内容时会把课文复述一遍,语言不简洁,表达不清楚。本课是一篇故事性强的课文,引导学生运用“谁学棋,怎样学,结果怎样”这种题干法理清文脉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基于上述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可以预设以下能力提升点: 1.进一步提升学生感受句子节奏,运用合理停顿读顺课文的朗读能力。 2.进一步提升学生抓住课题大胆质疑的能力,根据提出问题,自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 3.进一步提升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生字的能力,提升学生认真读帖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抓住关键笔画及结构特点写好生字的能力。 |
|||||||
※ 教学过程 |
|||||||
时间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课前谈话 |
小朋友们爱下棋吗?观察过棋盘吗?今天我们玩个游戏,根据棋盘猜猜是什么棋。 |
交流,玩一玩猜棋游戏。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棋”的距离,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
|||
2 分 钟 |
板书课题 提问质疑 |
1.揭示课题:学习一篇与棋有关的课文。 2.出示课题,相机教学生字“棋”。
3.引导学生质疑,相机板书。 |
学习生字“棋”,书空。
学生齐读课题,大胆质疑。 |
指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质疑。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又通过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
|||
10 分 钟 |
初读课文 尝试解决问题 |
1.提出自读课文要求。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两遍。
3.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 (1)预设一:谁学棋? 相机正音:学生(轻声),另(后鼻音) (2)预设二:两个学生向谁学棋? 指导学生找到文中介绍秋的句子,指导理解“能手”。指导正确、连贯读好第一小节。 |
学生自读课文课文两遍,读正确、读连贯。
学生尝试借助朗读解决提出的问题。 |
指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故事情境中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能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
|||
18分 钟 |
带着疑问 再读课文
|
1.两个学生是怎么学的呢?”指导朗读第二小节。同桌相互学习,相互评价。
2.交流朗读情况,相机出示词语“专心致志”,教学生字“专”“致”。 3.指名朗读第二小节,注意长句的停顿。
4.那另一个学生学的怎么样呢?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朗读。相机出示词语,正音,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5.这样的两个学生,最后学的怎么样呢?(引读最后一小节) 出示词串: 出色的棋手 没多大长进 |
同伴互助读好第二小节,找到课文中写第一个学生是怎么学的句子,另一个学生是怎么学的,同桌互读互评。
在语境中认读理解词语,读准字音,采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读好长句子,注意句中停顿。
知道两个学生学棋的结果。 |
||||
3 分 钟 |
总结学法 复习巩固 |
1.总结课文,提炼学习方法。 2.复习生字。 |
学生认读生字卡片、扩词。 |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习得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在学习中灵活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
|||
7 分 钟 |
观察位置 指导书写 |
1.观察要写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好看。 2.学生逐字提示书写时要注意的关键笔画。 3.教师范写。 |
学生观察生字的位置,抓住关键笔画来说说怎样写好看 学生练习写字,评价。
|
指导学生写好字,在已有习字的基础上引导从整体入手,抓住关键笔画,观察其长短、位置及变化,写好生字。 |
|||
布置作业 |
1.熟读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上13课的第一、二两题。 |
|
|
||||
反 思 重 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