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露珠》育人价值转化案例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学校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学科

语文

班级

 三(3)班

人数

43

课题

  《小露珠》

教时

第2课时

执教

黄  妍

日期

2013.11

※教学目标

1.巩固小露珠的变化过程,理解并灵活运用句式“越来越···”

2.感悟比喻句和语气词,体会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

3. 通过语言的积累和训练,提高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从文章内容来看:《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科普童话故事。这则童话故事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本文集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能给予学生丰富的滋养。

从文章类型来看:作为一篇科普类文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小露珠的一次生命历程,学生能够透过文字与大自然共呼吸,品读到小露珠变化的奇妙过程。对于这一自然现象,在语文课堂中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其变化过程,并能要完整、有序、简洁地表达出全过程。

作为一篇童话故事,《小露珠》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小露珠装点着大自然,植物们也非常喜欢。文章充满了童趣,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满趣味的情境也为语言的学习、积累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从文章语言来看:文章通过大量生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了动物、植物的喜爱之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语气美。小动物们在打招呼时,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早哇”。“哇”这一小小的语气词让招呼变得亲热起来,更好地表现出小动物和小露珠的亲密关系,表达出了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二.比喻美。在小动物们眼中,小露珠“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结构工整,比喻准确。同时,用“钻石”“珍珠”“水晶”这一系列美好的事物来打比方,不仅让小露珠更美,也更能表达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三.词语美。在植物喜欢小露珠的部分中,运用了“光彩熠熠”“格外精神”“生机勃勃”等一系列词句表达出了植物对小露珠的喜欢。本文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大家对清新、可爱的小露珠的喜爱之情,也为学生语言积累、运用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本,因此“如何运用语言表达出对事物的喜欢”成为了本课的一大重要育人价值。

 

★  学生实际:

1.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倾向于形象思维,对可见、可感知的东西充满兴趣。对于事物的认识过多停留于表象的认知,对事物的本质的把握能力还比较弱。

2.从学生的语文能力来看:一、二年级阅读了大量的童话故事,热爱童话。三年级学生阅读文章从关注字、词、句向段、篇转变,学生段落的认识逐步增强,能辨别出中心句,但是对文章行文顺序的感知能力还比较弱。所以简要复述小露珠的变化过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思考,筛选关键词,以关键词为抓手,有序地复述。在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上,比喻句是三年级学习的重点及难点。学生已经能初步认识比喻句、写比喻句,这为深入学习比喻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写比喻的时候用词准确、体现一定的情感认识还不够深刻,还需要不断地积累与体会。俗语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课文中出现的优美片段是学生语言模仿、积累的重要范本,但本文中的句子较长,难度较大,在教学过程中,需突破学生的理解难点,为积累好句做好铺垫。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教学上存在以下几个提升点:

1.  通过引导学从文中筛选、提炼出关键词语,有序、完整、简洁地复述出小露珠变化过程。

2.  通过情境朗读、对比体悟、想象说话、互动表达等方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对文中语句反复的朗读咀嚼,在交流互动中逐渐形成新的认知——准确美好的比喻、小小的语气词、优美的词句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

3.  通过小练笔,让学生在实践中活学活用语言,实现“学语言”到“用语言”的转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词串复习

回顾变化

1.读出示的词串,有什么发现?

 

2.用上这些词说说小露珠的变化过程。

1.开火车读词语。

2.自己练习说小露珠的变化过程。

3.全班交流。

让学生整体回顾小露珠的变化过程,并能抓住关键词完整、有序、简洁地复述变化。

品读语言

表达喜欢

学习课文2-5小节。

1.过渡:出示小露珠图片,你看到了怎样的小露珠?

2.朗读课文2-5小节,思考这几小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

(1)组织交流,相机点评。

 

4.情境表演:现在老师就是这闪亮、透明、圆润的小露珠,请同学们扮演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来和我打打招呼。(师生互动)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学生交流互动,畅谈自己的发现,并谈出自己的感受,或对别人的感悟和理解作出自我的反应。

 

 

4.学生交流互动。

 

 

 

 

 

1.通过朗读、交流体会比喻的用词准确及通过用美好的事物打比方表达喜欢之情。

 

2.通过对比学习,体会小小语气词,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

 

3.在情境表演中巩固、运用语言。

学习课文第6小节

1.朗读第6小节,思考植物为什么也喜欢小露珠。

2.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装点”及“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

3.看图想象说话: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1)学生自说。

  (2)全班交流。

4.积累优美句段。

   (1)同桌互相背诵。

   (2)小组挑战。

 

1学生看图自己想象说话。

 

2.同桌互助学习,背诵佳句。

3.小组挑战。

 

尝试在想象说话中运用文中的优美词语、比喻句。

通过学生互助学习,当堂积累文中好句。

运用语言

依依惜别

学习课文第7小节

1.阅读第7小节,思考小露珠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植物们与小露珠告别的时候他们会做什么动作,你能连一连么?

3.配合朗读告别的情景,此情此景,能想到那个词语?并写在书旁。

1.学生朗读。

2.交流。

1.通过连线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事物的特点不同,动作也不同。

2.渗透批注、记笔记的意识。

想象练笔,传递依依惜别之情。

1.布置练笔内容:小露珠和大家一一告别,它会对大家说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一句,发挥想象,写一写,试着用上生动的比喻。

1.  学生练笔。

2.  生生互动:交流点评,修改练笔。

3.  组织学生情境表演。

1.学生练笔

2.生生互动,交流点评。

3.生生互动,表演依依惜别的情景。

尝试通过写到情景表演,让学生活学活用准确、生动的比喻,恰当的语气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反思重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