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问题与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2014年2月——2014年6月
上学期,课题组在深化研究的同时,重点推进了其两个子课题的探究:教师指令话语和提问话语的探究。既关注教师话语也关注学生话语,对部分教师进行了个案追踪与分析,大大提升了这些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课堂调控能力。与此同时,课题组教师积极提升学科素养,努力使课堂话语体现规范性、真实性、开放性以及逻辑性。本学期,将在新的突破点上做实该课题研究,特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
一、前阶段课题研究存在问题
1. 理论学习不够,相关文献聚焦高中、大学的偏多。
2. 优化教师话语策略仍然缺乏精炼的提炼,使其真正上升到策略的概念。
3. 课堂预料样本依然较小,更多的还是局限于本校英语教师,难以反映普遍的状况。
4. 对语言素养本身较好的教师进行了个案追踪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促进了教师的快速成长。对于语言素养一般的教师,其问题与对策还存很大的研究空间。
5. 过程性纪录还不够规范,容易遗漏一些研究成果,本学期需要加强对前期的查漏补缺,同时严格规范新学期研究过程。
二、本学期重点研究目标
1. 持续提升本校英语教师的学科素养,落实教师话语策略,使教师的课堂话语体现规范性、真实性、开放性以及逻辑性。
2. 专题研究深入到被忽略的一些课堂话语;
3. 面向不同英语水平层次的教师进行个案研究,着实解决校内英语教师话语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4. 将研究成果撰写成文,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教学论文评比,积极向各级杂志社投稿,以扩大研究效应,促进研究深入开展。
三、研究策略
1. 加强课题组的管理,加强理论研读。梳理、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本校资源,开展多层面学习,尤其加强理论学习,明确新的研究起点。
2. 继续以课例研究的方式,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进行量化记录与分析,增强研究的科学性。
3. 教师与学生个案追踪,尤其教师个案,教师话语设计、反思和重建,发现教师话语问题,并形成对策。
4. 借助学科开放活动,打磨执教教师课堂话语,检测教师的变化与课堂的变化。
四、本学期研究行事历
二月份:
1.召开课题组成员工作会议,对本学期工作做具体部署。
2.陈静老师上课题研究课,陈静个案研究。
三月份:
1.课题组成员开展理论再学习。
2.课题组成员参加区教研活动,采集他校教师课堂话语,上传研究手记。
3.课题组教师开展学科素养培训与提升活动。
4.陈静老师上课题研究课,陈静个案研究与总结。
四月份:
1.课题组教师开始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并参加区论文评比。
2.课题组成员参加市教研活动,采集他校教师课堂话语,上传研究手记。
3.黄吉老师上课题研究课,个案追踪研究。
五月份:
1.课题组教师课题研究论文展示。
2.课题组成员上传各种量化分析表。
3.黄吉老师上课题研究课,个案追踪研究。
六月份:
1.黄吉老师参加区赛课。
2.撰写课题研究总结。
3.课题组教师完善教师、学生跟踪个案。
4.课题组教师上交论文,参加省教海探航、师陶杯比赛以及投稿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