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
时间 |
2012. 4.25 |
地点 |
图书馆 |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
8 |
实到人数 |
7 |
||
|
主持人 |
杨丽华 |
活动 形式 |
沙龙式研讨 |
||||||
|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
基于提问艺术的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 |
||||||||
|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
杨丽华:基于之前教师话语有效性的研究,我们知道教师的课堂组织语、提问语、评价反馈语都能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作用。今天我们还是聚焦在课堂提问上,来研究一下王凌燕老师的这节课外阅读指导课“The Queen Ant’s birthday”。大家可以畅谈自己的想法。 周丽:恰当提问,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在故事教学中穿插提问或教师自问自答,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刺激的程度和方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讲解,使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知识。适时恰当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学生为了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比如,王老师在导入故事时,通过生动的封面,引导学生进行提问。Who, Where, When, What, …,这个问题基于学生阅读的基础,对未知的文本充满了好奇,所以学生很感兴趣。 朱海燕:开放性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 教师提问时要兼顾有固定答案的提问和开放性提问。特别要增加开放性问题的比重,开放性问题虽没有现成答案,但学生在回答时不仅要依据常识,而且需要激活相关背景知识,这种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将学习的新知识与相关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有效的记忆。它重视的是语言内容,能为学生创设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言情境,激活学生的兴趣与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充满“对话调整”和“意义协商”的课堂师生交互与探索实践中进行自我表达。比如,王老师在课的开始预设了What insects do you know? 课中的What do you think of worker ants? 课的结束时“If you were the queen ant, what would you say?” 等。这些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英语基础,可以畅所欲言。 陈静:善于追问,促使学生思维的拓展 教师的提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还要注重问题的多样性。王老师首先提出了基于文本的“What’s the biggest surprise for queen ant?” 让学生感知工蚁和兵蚁精心为妈妈设计的惊喜。然后引导学生guess the queen ant’s feeling,这样学生就能有感而发。最后让学生扮演蚁后,表达自己的想法。 杨丽华:是的,大家说的这三个角度非常好,从兴趣入手,注意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
||||||||
|
评
价 |
通过运用提问的理论对王老师课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进行了分析,让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一些开拓学生思维的具体的方式和策略。 |
||||||||
填表人 王凌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