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员互相认识
二.执教人介绍教学思路,反思教学实践
《解决问题的策略》:对本课的定位到底在哪里。
《认识厘米》:统一工具出示的太着急,语速太快。感悟1cm需要更深刻。
领衔人:进行前测,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用语言和动作让更课堂有趣,比如童话故事中的小人国。从动作到表现到抽象,让学生体会更深刻。
三.成员互动评课
1.借班上课难度很大,教师能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与学生和谐配合。
2.是否需要强调树形图来解决问题?
3.教师非常注重关注孩子的倾听习惯。
4.是否应该把重点放到策略中,教会理解题意的方法,而不是仅仅解答题目。
5.需要更多的走进学生,在交流时教师应该参与其中。
6.是通过直尺认识厘米,还是通过厘米了解到直尺,直尺的出现放在哪里更合适?
7.如何让孩子更加深刻的感悟到身边的1cm,不如出示实物。
8.大问题,问题到底应该提多大?
9.教态风格各不相同,娓娓道来,干脆利落。
10.及时打断学生,让操作更加有效。并且能更好的渗透学习方法,如:做记号。
11.资源对比,出现对统一长度的需求。
12.能及时纠正孩子的数学表达语言,让语言更规范。
13.过程中及时的打开:比较两条线段的长度,两放两收。比如:只能用橡皮吗?为后续出现长度铺垫;小人国的练习很有趣,在练习设计中不断的提升层次。比如渗透估,渗透画,可以怎么比,怎么估这些小问题特别自然。
四.领衔人交流
1.怎么抓资源,怎么评价,怎么提问。
怎么想的?
你能看懂吗?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走进学生的群体中去,蹲下来和孩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