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韵,在于含蓄与沉淀;教之美,在于引领与共享。携一缕冬日暖阳,凝一份送教真情。2024年12月26日,阳光洒满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天宁区卢赟教师发展工作室围绕“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主题,举行了第十八次工作室活动。
课堂观摩促成长
清凉小学的江雨榕老师执教二年级的《狐假虎威》,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具身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课堂以头饰和表演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通过指导朗读、随文识字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角色情感,在情境中识字理解词义。
通过分角色演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狐假虎威”寓意的理解,还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想象力的提升。江老师巧妙地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身体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具身参与中获得了深刻的认知体验,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增长。
郑陆实验小学的薛鹏老师执教五年级的《忆读书》,紧扣单元“读书明智”的人文主题与“梳理信息,把握要点”的语文要素目标,以精准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开展学习活动展开教学。
课堂伊始,薛老师以作者冰心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在了解冰心的过程中,明晰文章主题是冰心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为了增强学生提取重点、梳理信息的能力,进而把握文章内容略显零碎的要点,薛老师借助一条直观可视的时间轴与清晰明了的表格,帮助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可行支架,并在交流时适时扫清阅读障碍,为笔画辨析,为生词解义,不仅贴合学情,巩固了学生基础,更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实质性提升。
共研课例明方向
在听完精彩的课后,工作室成员们感触颇深,围绕“具身”畅谈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魏倩云老师高度评价了薛老师的课程设计,认为其巧妙搭建学习支架,使思维路径可视化,并通过时间轴和表格帮助学生结构化梳理文章信息。同时,魏老师称赞薛老师设定的评价标准促进了学生的高效自学和互学,开放性问题则提升了学生的思辨意识。
陈婷老师总结了两位老师的授课特点,认为江老师的课重表演、重朗读、重字词,而薛老师的课则重理解、重思维、重表达。她特别提到江老师通过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完全融入故事;薛老师则通过问题引导和表格梳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周雪梦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江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善于通过角色体验和情境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薛老师的课堂节奏把握得当,通过严密的教学环节和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王杰老师强调了低段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江老师通过关注提示语和标点,有效指导了学生的朗读。同时,他也提到了古文字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情境教学对学生理解文本的帮助。王老师还表示,从江老师的课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
郑丽丽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展现出了“稳”的特点,无论是课堂推进还是学生学习都稳稳进行。她特别提到江老师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语言非常到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薛老师则通过表格和问题引导,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郑老师也反思了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立场和目标意识。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卢赟校长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高位引领和总结。她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都体现出了清晰的目标意识和开放的教学心态。同时,卢赟校长也指出了年轻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如走教案、目标意识不清晰等。她强调,在常态课中,老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成和反馈,通过开放的问题和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卢赟校长还鼓励老师们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在思维的激烈碰撞中,智慧的火花绚烂绽放,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小学语文具身教学的探索之路,也让这场研讨成为了教育智慧交融、研语芳华四溢的学术盛宴,工作室的老师们将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深耕课堂,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