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生命・实践”| 聚焦真实情境 把握规律本质 渗透数学思想 ——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新基础教育”研究规律探究专题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顾莲 何欢 黎媛君













2025 年 5 月 28 日,“新基础教育”研究 —— 规律探究专题研讨活动在局前街小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吴亚萍教授莅临指导。

课堂实践再探究

本次研修活动是规律探究教学的专题研究,分别由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顾莲老师执教《搭配问题》和何欢老师执教《重叠问题》。

顾老师设计了数线段、数角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连线数一数的方式,感受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探索解决搭配问题的一般办法。通过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作图,明晰思维,两点连一线,两边夹一角,学生主动发现可通过先固定一点或一边的方法进行有序搭配。在真实情境的趣味挑战中,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有序思考的能力。

何老师以真实情境导入,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体验包含、重叠、不重叠三种集合关系。进一步借助韦恩图探究规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梳理名单、理解去重原理,并尝试逆向推理拓展。教学设计强调数形结合,从生活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为后续集合思想学习奠定基础,结尾以三圆重叠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课后,老师们进行研讨交流。分别从教学切入点、日常渗透点提出关于规律探究教学的想法,同时对课堂的互动生成,体现学生的成长感等方面,提出对完整课型研究与长程教学的思考。吴亚萍教授把上午的教学和交流提炼为三个问题,激发老师们带着问题意识,对规律教学的思考会更加有向和聚焦。

整体构建明方向

吴亚萍教授对两节课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重建建议,并整体重建了规律探究的教学结构,指明了研究方向。

首先,吴老师结合《搭配问题》设计提出三个思考:怎样用好学生学习的前经验?如何设计更指向于原理教学?排列组合先教学哪个内容更有价值接着,她分析了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梳理了散落在各册教材中的知识点基于以上,吴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结构化的重建。借助真实情境,唤醒排列组合经验。数线段切入,呈现多种思考,探究去重排列组合原理并尝试算式表达由浅入深,逐级达成目标

接着,吴老师结合《重叠问题》设计给出重建:在图形的操作中生成重叠概念明晰并列、重叠、包含三种集合关系点拨渗透控制变量;举一反三过程中加深概念理解,联系生活情境在试错基础上加工生成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握数量关系,点拨渗透数形结合;在聚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逆向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应用意识辩证理解重叠问题

最后,吴老师对老师们提出殷切希望。教学要转变思维方式,不要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要学会关系思维;梳理教材的基础上做好整体长程设计,把握知识结构;聚焦结构递进,厘清本质逻辑,构建高效课堂。这样的教学更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向开放、重心下移、点拨促思。

沈虹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课堂润物无声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渗透,只有经历规律探究的过程,才能培养学生归纳和演绎的综合能力。老师们逐步清晰、明确了规律探究教学的目标递进,体悟了递进目标课堂转化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