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双新”背景小学数学真实情境问题创设及应用的实践研究》2023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研究计划(2023.09——2024.01)
主持人:沈虹 陈婧诚
一、本学期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梳理“双新”(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小学数学真实情境问题创设的理论依据,明确真实情境问题创设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在联系,形成符合“双新”要求的小学数学真实情境问题创设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2.实践目标:探索小学数学不同教学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中真实情境问题创设的有效策略与方法;开发一批适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问题案例,构建真实情境问题资源库,为本课题后续研究提供实践支撑 。
3.育人目标:通过真实情境问题的创设与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本学期研究内容
(一)理论学习与文献研究
1. 组织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双新”政策文件,包括《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要求;学习国内外关于数学真实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如情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每月开展1次集中学习研讨活动,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
2. 开展文献研究: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学术平台,搜集近五年“双新”背景下小学数学真实情境问题创设及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分析,撰写文献综述报告,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不足,为本课题研究找准切入点和创新点。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1. 设计调查问卷:针对本校小学数学教师设计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内容涵盖教师对“双新”政策的理解、当前课堂教学中真实情境问题创设的频率、方法、存在的困难等;同时,设计面向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课堂真实情境问题的接受程度和参与度等。
2. 实施调查与分析:本学期第3 - 4周,在本校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第5 - 6周,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明确本校小学数学教学中真实情境问题创设及应用的现状、问题与需求。
(三)初步实践探索
1. 确定研究课例:根据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结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3 - 5个典型教学内容(如低年级的加减法应用、中年级的图形面积计算、高年级的百分数问题等)作为本学期的研究课例,开展真实情境问题创设的实践探索。
2. 设计教学方案:课题组成员围绕选定的研究课例,集体研讨设计包含真实情境问题的教学方案,将真实情境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注重情境的趣味性、真实性和启发性;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确保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开展课堂实践:本学期第7 - 15周,由课题组成员分别执教研究课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包含真实情境问题的教学方案,观察学生在真实情境问题驱动下的学习表现、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做好课堂教学记录和教学反思。
(四)阶段性总结与反思
1. 案例整理与优化:本学期第16 - 17周,对开展的研究课例进行整理,收集课堂教学实录、学生学习成果、教师教学反思等资料,分析真实情境问题创设及应用的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对教学案例进行优化完善,形成初步的优质教学案例。
2. 撰写阶段性报告:第18周,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成员对本学期的研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撰写第一阶段研究报告,梳理研究目标的达成情况、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为下一阶段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