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思辨课堂蕴智慧,齐研共进绽芳华——天宁区小学语文"30+10讲练一体化"专题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文霞

4月29日,天宁区小学语文基于“教—学—评一致”的“30+10讲练一体化”课堂研讨活动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举行,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邱俊、黄妍老师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课堂展示、交互研讨和智慧引领三个环节。

课堂展示——别开生面启新思

局前街小学的丁楠老师带来了《一分钟》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丁老师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置了两个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从浅层阅读到深度思考的阶梯。初读课文环节,教师以“圈一圈,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这一具体任务为抓手,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关键信息,初步梳理故事脉络,明确了故事的开头与结尾。然后依托板书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开头和结尾中的两个时间、两个数字,引导学生通过找到课文中的信息,抓内在联系,推断出元元迟到的原因,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丁楠老师的课堂上,把内隐的思维转化为一种外显的言语实践,学生沉浸在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让思维变成了理解的核心,给予了思维生长的力量。

北郊小学的陈夏婷老师带来了《一分钟》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课堂初始,陈老师用“谁能把元元早上迟到的原因一口气说清楚?”学生通过“找一找元元做了什么——听一听元元说了什么——猜一猜元元想了什么”这一系列的学习任务,感受元元动作背后的着急心情,从而入情入境地读出元元内心的焦急与后悔。陈老师引导学生从“说清楚事情”进阶到“表达出情感”,从“说清楚,说完整”进阶到“说得更让人明白”。整节课,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在有示范、有评价、有方法、有指导、有情感的学习活动设计中,有针对性地获得提升。

 研讨——思维碰撞促提升

局前街小学的沈慧君副校长带来《让思维长起来——低段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的讲座,沈副校长指出:老师们要创设问题解决的真实情境,锁定具有驱动价值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走向“提问”,让学生在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合理推断、大方表达。同时她也指出老师们要帮助学生积极构建思维支架,帮助学生从“无序”走向“有序”表达,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拔节。

北郊小学的倪佳老师带来了《指向小学低年段关键能力提升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讲座。倪老师以《一分钟》课堂教学为例,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实现低段学生关键能力的有效提升,带领老师们进一步明确各项关键能力基于年段发展的有效深化路径。她提出只有紧扣一年级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认知特点,并将关键能力的培养融入文本解读与生活联结之中,才能实现幼小衔接阶段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持续生长与有效深化。

在课堂展示环节结束后,与会教师围绕“低段学生在课堂中幼小衔接能力的培养深化”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如何在低段课堂进行渗透”这两个前置性思考话题,展开了富有深度的交互研讨。现场的老师们结合课例和自身教学实践,聚焦“低段学生提升思维品质”这个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老师们积极发言,为教学研讨注入了更多专业视角与实践智慧。

高位引领——明晰方向促提升

活动最后,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黄妍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黄老师高度肯定局前街小学和北郊小学的语文教研团队是敢于挑战、敢于突破的团队,两节课的成功展示是两个学校对新课标理念不断深化的成果。同时黄老师指出小学低年段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顺应年段发展规律、螺旋上升的系统过程,所以各校要基于校情扎实训练13项关键能力,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能力表征,在倾听能力、感情朗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层面帮助学生从单项能力向综合能力进阶,为后期更高阶的阅读分析、创意表达开启衔接通道,实现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持续生长与有效深化。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体现了局小语文教研组在新课标理念下,扎实推进幼小衔接、推动“突出学科实践”的课堂改革成效。小龙娃们学习习惯好,语文素养高,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活动还加强了天宁区各校之间的交流,老师们在不断地思维碰撞中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相信天宁小语教师会进一步转化对新课标的认识,在语用实践中强化关键能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思维生长的力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