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局小语文教研活动:诗意课堂展风采,情境构建育真知
发布时间:2025-03-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沈喆

                                   


bf9bd882d26fbbf323ea181e3499c4c5.jpg IMG_8918.JPG


在教育的田野上,语文教学如同一片沃土,孕育着思维的种子与心灵的芬芳。3月5日上午,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语文教研组以“指向问题解决的真实情境的构建”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充满诗意与智慧的教研活动。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课题。六年级语文备课组以此为切入点,由花琳老师执教《那个星期天》。花老师通过了解“我”经历了什么事、绘制“我”的心情变化图以及“我”的心情哪里藏三个任务,引导学生从 “你的周末在做什么”的真实情境出发,通过梳理“早晨、上午、下午、黄昏”四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关注“我”在盼望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在探究环节,花老师聚焦课文第三、四小节,引导学生们通过具体事件感受作者如何将情感融入叙述之中。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发现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环境等细节,巧妙地表达了“我”的急切与期盼。花老师特别指出,课文中省略了提示语和引号的对话形式,更加突出了男孩的急切心情。学生们通过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了这种特殊语言形式所传达的情感。此外,花老师还引导学生们关注“我”在等待母亲回来时所做的四件事(跳房子、看云彩、拨蚁穴、看画报),并通过师生合作朗读、补白心理等方式,感受“这段时光不好挨”的漫长与煎熬。教师还通过调整语句编排、凸显动作变化等方式,帮助学生们发现作者用墨的巧妙之处,进一步体会“我”心情的变化。这堂课以诗意的方式,带领学生们走进文学的世界,感受时间的流逝与心情的交织,体悟文学的真情与表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魅力与深度。

随后,由樊慧老师分享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对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考。樊老师指出本节课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契合第三学段“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品情感,学习表达方法”的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审美创造”核心素养。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情感表达,教学需要围绕“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什么→如何表达”展开,结合着“指向问题解决的真实情境构建”课题,备课组设计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三方面目标,重点在于时间轴与心情曲线的双线对应,以及事件描写中“藏情”手法的品析。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个性化解读,通过补白心理、联系插图和调整语句编排,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谋篇布局中的情感表达,实现从共情到创情的升华。朗读与想象相结合,将文字转化为可体验的情感世界,突出“融情于事”的写作手法,使情感自然彰显。

评课是公开课的回声,在反思与共鸣中,教学的溪流能汇成智慧的江河。接着,由五年级语文备课组的江立成进行评课。江老师认为这节课为学生巧妙地搭建了情感桥梁,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教学环节逻辑连贯,层层递进地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文章的中心;精准把握教学重点,挖掘文本的插画价值,助力学生的情感表达。

最后,由高羽佳副校长为本次教研活动作总结指导。高校长肯定了六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团结协作、集体智慧与年轻老师的拔节生长、锐意进取,才能让这节公开课精彩纷呈。接着,她指出了这节课的亮点:从概括文脉走进人物内心,再到关注文本插图、领悟编排方式、回扣具体动作、聚焦环境描写,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真切地文字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与心情的变化,体悟文学的真情与表达活动结束之际,高校长还督促全体青年教师要不断推敲课堂用语,持续锤炼行课方式,增强课堂与学生互动的能力,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自己对话,最终在教育的田野上,收获一片芬芳的桃李。

真实情境的构建,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启迪与情感的共鸣。它让语文课堂从“纸上谈兵”走向“知行合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与生活的真谛。全体局小教师亦会在课堂教学中继续以问题为引,以情境为舟,带领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探寻真知,感受文字的力量与生活的温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