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天宁区“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统计与概率)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聚焦平均数,践行新课标
发布时间:2024-11-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单信



20241121日星期四下午,天宁区“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统计与概率)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如期举行,全区各校小学数学学科负责人、骨干教师齐聚一堂,通过对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领域中《平均数》课例的系列研究,加深对“平均数”这个统计量概念的理解,探究提升学生“数据意识”的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核心素养。本次活动由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课程与教学中心副主任陈婧诚老师主持,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邓炜老师、沈琛老师出席活动。

教学观摩

首先,第二实验小学黄筱钰老师执教《平均数1。她借助真实情景,对接儿童的已有经验,感知平均数的意义,数形结合引导学生感受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帮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必要性、随机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在不断的对话、质疑、思考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意义

接着,博爱小学的陈逞老师执教《平均数2》。她基于学生已有认知,设计了投飞镖的游戏,1投会得2次呢,每投之前分数都不能确定,在的过程中感受数据产生的随机性算一算平均数是多少有没有发生变化呢?在思考中体会平均数受数据大小的影响;借助统计图移多补少,动态变化中直观感知平均数可以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不同比赛规则,在比较中真切感受数据变化对平均数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最后,局前街小学的刘佳老师执教《平均数3。她设计了两个活动,分别是步测估计学校篮球馆有多长和推断我国10周岁男、女生的平均身高、体重。课堂中孩子们先从室内走向室外,走一走、量一量、数一数,再从室外回到室内借助平板进行统计和计算整节课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实践中充分感悟平均数的应用价值;也能够以小推大,用全班的小样本推断全国的大样本,并给出合理的修正建议,引发抽样科学性的思考,充分体现了平均数的数据分析价值。

价值提升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沈琛老师分享了《大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平均数教学的设计与思考》。她从史宁中教授关于“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谈起,明确平均数不是数概念和数运算的学习内容,而应归于统计量的学习,平均数不仅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从统计学的角度看,更是刻画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和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她肯定了今天三节课的研究方向和思考,站在单元视角下,第一课时揭示概念,初步感知平均数的区间性、虚拟性和代表性,第二课时感受平均数与每个数据的关系,感知平均数的敏感性,第三课时在实际应用中走向估计和推断,这样的单元教学目标清晰,逐层深入,学生不仅会求平均数,更会分析,进行推断和决策,真正加深了老师们对统计量意义下的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邓炜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和价值提升。她从为什么要研究平均数谈起,用问题意识引领大家重新思考平均数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勉励大家紧紧围绕平均数的七个要点开展研究,不断加深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因为只有深刻理解了概念的核心本质,才能在实践中做到理实转化,只有明确了努力方向,才能真正践行新课标,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数学课堂,并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天宁小数人,一直在路上。

 

撰写:黄筱钰、陈逞、刘佳、单信

摄影:孙如星、王云燕、何琳

审核:沈虹、沈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