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工作室>>单信教师发展工作室>>文章内容
天宁区单信工作室活动报道(第22次)
发布时间:2024-10-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单信

名师导航|多重比较“悟”方法  多元应用“活”策略

           ——记区小学数学单信工作室第22次活动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为提升区域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2024年11月14日下午,天宁区小学数学单信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齐聚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开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题研讨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节课由龙锦小学的吴玲老师执教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吴老师巧妙地将教材中的“怎样围面积最大”改编为“能围成36平方米的菜园吗”,激发学生产生一一列举的内在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充分捕捉学生资源,在多层次的对比中引导学生逐步优化策略。首先利用画图、列表、列式对比解构“一一列举”,让学生体会列举的不同表达方式。其次对比突出有序列举,学生在充分地交流中明确了有序思考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最后对比解决问题的路径,感受方法多样化。学生既可以根据周长算出面积作出选择,也可以根据面积倒推出周长作出判断,方法不同但策略一致。吴老师的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开放的探究空间,促进了学生多元思维的发展。

第二节课由凤凰新城实验小学的包梦南老师执教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包老师的课堂环环相扣,学生围绕着“出现了两个未知量,该如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在对不同解法的对比交流中打开思路,意识到虽然这些解法的形不同,但内核都是将两个未知量转化成一个未知量。在学生不同的生成资源中找到不变的方法本质——将多个量通过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假设成一个量来解决问题;多重比较中渗透“变中不变”的思想包老师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沟通策略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转化方向,感受假设策略的价值。

课后老师们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曹志宇老师认为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开放的情景导入,引导学生经历整理信息、操作探究、选择策略、优化策略等活动,亲历一一列举策略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策略体验,学生从无意识地列举到有意识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达到策略教学的根本目的。张颖老师认为包老师这节课层层推进,不断引导学生找关键、抓本质,突出将两个甚至多个未知量转换成一个未知量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假设策略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由模糊到清晰。王姣老师、万夏耘老师结合新课标的变动,对策略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困惑,激起了大家新一轮的讨论,在新教材和新课标的背景下,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探索核心素养的路径。

最后单信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肯定,这两节课既体现了学为中心,又有教学创新,同为策略教学,却又各具特色。他提出:改编教材改了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始终要以学为中心,以学生资源为载体推进教学,处理好放和收的关系,避免点状式的师生问答。教学策略,老师首先要有策略,不能停留在获得问题的结论上,应侧重于学生对策略的应用和感悟,发展策略意识,走向策略教学的更深处。

一次教研,一次成长。此次工作室活动让工作室成员们知之愈明,行之愈笃,相信老师们能以此为契机,持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悟方法,活策略,坚持行走在专业成长的路上。

 

撰写:吴玲

摄影:吴婷

审核:单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