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工作室>>单信教师发展工作室>>文章内容
天宁区单信工作室活动报道(第21次)
发布时间:2024-09-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单信

数字化赋能课堂  跨学科学为中心

——记区小学数学单信工作室第21次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工作室成员向上成长,实践中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感悟学为中心10月31日下午,常州市蒋守成名师工作室和天宁区单信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举行,工作室全体成员局前街小学、郑陆实验学校、经开区小学、新龙湖实验小学、内蒙古鄂尔多斯未来实验学校部分数学老师共同参与此次活动由局前街小学陈婧诚老师主持

观摩课堂教学

活动伊始,由局前街小学周丽老师执教三年级的《周长是多少》一课,周老师依托数字化平台引导学生先用2个边长为1cm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周长,发现都是6cm;紧接着孩子们又用3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他们进一步感悟,即便拼成的是不规则图形,也能通过边的平移,将其转化成规则图形,并通过周长公式计算。孩子们继续挑战用6个小正方形拼和算,以及从大正方形中取出若干个小正方形,依然能保持周长不变,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思维向纵深处漫溯。

随后,局前街小学沈虹副校长执教了六年级的《奇妙的图形密铺》一课,沈校长从局前街小学的墙壁、屏风图案等真实场景切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密铺现象。沈校在数字化平台上为学生提供了三角形、四边形等不同的几何图形探究密铺。当学生使用三角形时,他们发现实现密铺首先需要保证拼接边的长度相等;当学生使用五边形时,他们又进一步完善了密铺的条件:要围绕拼接点进行无覆盖、无空隙的拼接。沈校的课堂沉稳大气,不满足于学生思维的锻炼,更补充了空间视觉大师埃舍尔使用密铺进行艺术创作的事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使用“稻草人”进行密铺,为数学增添了一抹艺术的底色。

观课议课改课

独行快,众行远。局前街小学单信主任点评第一节课《周长是多少》,他指出这节课以学为中心,折射出三种力量:递进的力量,核心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为这节课注入了更多可能。周老师关注学的起点,设计学的路径,不断运用学生资源推进教学,给青年教师做了很好的垂范。他建议探究后应去掉“?”,将猜想肯定为结论。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刘留副校长点评第二节课《奇妙的图形密铺》,他从结合做生活的主人、方法的主人和创新的主人三个维度给出了高度评价,同时他建议不妨课后进一步收集学生利用密铺进行创作的成果,打通课堂教学的后五十里路。凤凰新城实验小学包梦南等老师也发表观点,全体成员在轻松热烈的研讨中不断优化关于两节课的新见解,形成新思路,逐渐攀升新高度。

好课好书分享

一节好课,凝聚教研团队的智慧,呈现教师个人的风采。局前街小学黎媛君老师分享了《周长的测量》一课,她充分考量学情,学生已经认识了周长,并且初步学会了用尺规作图画一条等长线段。因此可以将真实情境作为切入点、三角形的周长研究作为聚焦点、归纳周长的测量方法并形成量感作为落脚点,充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动眼观察的好习惯。一本好书,承载着智慧的光芒。丽华二小潘诗静老师作《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简单中的不简单》读书分享,她从作者张奠宙先生谈起,结合“同教学与时俱进”、“数数活动非常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浸润数学文化”四个方面分享了自身阅读此书后的真实感悟,两位老师分别结合课例、读书给出的分享带给了参会老师诸多收获。

专家引领成长

活动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蒋守成作《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理分析之二》主题分享,蒋特首先回顾了上次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和大单元教学之间的关系,然后接着讲述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什么要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相结合?用中学本质上是一种输出性学习,整合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而不是纯粹的学习之后在再去运用。他以个人教学为例,将教材习题开发成适用于跨学科的学习资源,以计算少先队中队旗的面积为例,他鼓励教师们结合多元视角思考教材的编排意图,不满足于点到为止,除了常规的“割补法”,计算小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或者先补成长方形,再减去小三角形的面积,从而计算中队旗的面积。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从等底等高的角度、梯形的角度、先分割再拼成小长方形等角度算出其面积,他分享了来自学生的22种不同计算方法,尽显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优化思维。

数字化技术在左,跨学科实践在右,它们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数字化技术为跨学科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平台,而跨学科实践则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两者的结合,彰显学为中心理念,提高教育质量,培育核心素养,真正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服务。


撰稿:刘留、黎媛君
摄影:蒋旭、陈婧诚
审核:单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