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工作室>>卢赟教师发展工作室>>文章内容
“语”你同行 共赏“研”途风光——天宁区卢赟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十一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4-01-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杰

        冬日暖阳,你我相聚。1月4日下午,天宁区卢赟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齐聚常州市红梅实验小学,开展工作室第十一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课堂教学、评课议课、课题交流三个环节。

一、具身认知,赋能课堂

活动伊始,常州市红梅实验小学陈婧水老师执教《风娃娃》。课堂上,陈老师精准把握单元要素,将“具身认知”浸润课堂,带领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讲一讲”,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将学习任务层层推进。

二、互动研讨,思维碰撞

课后,工作室成员进行多角度评课。

解放路小学郑丽丽老师谈到:陈老师的课堂从生活入手,切入点妙;运用对比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特点;整节课有清晰的育人目标,教会学生思辨。

凤凰实小陈伟琳老师从 “教学设计板块化”“拟声词朗读细致化”“学生活动多样化”三方面进行了评课。

紫云小学陈婷老师用一个“巧”字概括了陈老师的课堂,她认为整节课“故事串联巧”“识字学词巧”“板书设计巧”“资源利用巧”。

博爱小学的王欣怡老师称赞陈老师的课“字词教学扎实”“朗读指导到位”“说话训练得法”“教师评价精准”。

局前街小学王杰老师认为陈老师课堂理答精彩到位,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同时,王老师也提出了困惑:猜生字读音与查字典验证应该如何落实到课内?

郑陆实小薛鹏老师肯定了陈老师课堂中细致入微的“具身教育”,以及由点到面的课堂推进方式。

龙锦小学周雪梦老师谈到:整堂课设置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积累字词,搭建学习支架,为学生讲故事做好铺垫。

博爱小学魏倩云老师提出课堂上随文识字有侧重,合作学习有效率,目标达成度高。对于板书,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华润小学陆心怡老师从学科实践的视角谈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陈老师能借助“具身认知”,推动语文实践活动的展开,逻辑清晰合理,循序渐进。

清凉小学的江雨榕老师结合自己的日常学习经验,分析了本课抓住的两个关键词“风”“帮助”,她认为低年级课堂切实需要提供思维难点的支架。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卢赟校长围绕“匹配”这一关键词,对课堂作精彩点评。卢校长认为:整堂课教学板块与课堂板书匹配、学生活动方式与教学内容匹配、课内学习和实际生活匹配、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匹配。同时,卢校长也提出了指导性建议:课堂上可以尝试更多形式的合作与分享,着力打造“书声琅琅”的低年级课堂,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度思考。

三、课题引领,助力成长

评课活动结束,卢校长为工作室成员作课题分享《具身认知视野下小学语文衔接教学课例研究》。从“课题核心概念及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六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与讲解,为全体成员打开了新思路。卢校长还鼓励大家要勤于动笔,对自己的日常实践及时进行总结,努力撰写论文。

 

    深耕课堂,潜心教研。通过本次研讨活动,老师们将进一步聚焦“具身认知”,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衔接教学的研究,用奋进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一路同行,共赏“研”途风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