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局前街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信息中心工作总结
局小信息资源中心始终以局小“教育是生命关怀”的理念为核心,致力于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核心需求。我们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2.0建设,依据《常州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和天宁区教育局‘8610’工作计划,秉持“实践引领应用、应用推动需求、需求促进发展”的指导方针。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的需求。
(一)主要工作与成绩
一、规范部门建设,提升信息管理水平
本学期,信息资源中心坚定地推进部门建设工作,着重于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信息化设备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以及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
1、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学期伊始,信息资源中心制定了《设备借领制度》和《设备报修制度》,同时完善了《学校电脑和一体机使用指南》。这一系列制度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电教设备的高效管理,还确保了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在12月14日,我们对《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学校网络安全责任制》进行了梳理和修改,以确保网络安全责任等方面的工作得以顺利实施。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们成功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生完成了《2023年全省教育数字化发展状况调研工作》。
2、保障信息化设备正常运行
技术部持续关注设备状态,对教室设备进行及时升级和维修,确保一体机、电子屏、直播服务器和音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调试和维修学校网络,解决有线和无线网络不稳定问题,提升了连接质量。重视教师个人设备健康和软件使用。推广电脑杀毒软件,定期检修,防范病毒和新型威胁。针对设备报修,优化报修流程,教师随时报修,减少信息交流延迟。这些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创造稳定、高效的信息技术环境,助力教学和学习的发展。
3、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水平
我们遵循《江苏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实行)》,提升了学校网络性能和安全防范能力,强化了网络安全意识,明确了责任和问题处置流程。本学期,我们举办了“网络安全校园日活动”,定期检查设备,确保了网络安全。通过定期教育提高了师生信息安全意识,大部分师生正确使用密码、更新软件,避免不明链接。但仍有部分人存在安全隐患,使用简单密码、随意下载软件。我们发现了设备安全漏洞,正在积极修复。总体来说,校园信息安全良好,但我们会继续加强教育和管理,提高全校师生的信息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件发生。
4、支持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
信息资源中心根据学校工作工作安排提供技术支持,在暑期教师培训、各年级家长会、11月天宁区十佳少先队员和辅导员活动现场展示、数学优秀校本教研交流观摩活动、市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基本功大赛、数学新基础活动、国家智慧平台案例申报、12月无锡市“十百千”工程教育师资培育活动、常州市小学科学“同题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全国名校联盟等各类会议和大型活动中,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合作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教师能够顺利展示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具和互动工具。在大型活动中,负责搭建舞台背景、音响和灯光系统,并提供对演出过程中的音频和视频的实时调控。信息中心保证了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故障处理,为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提升了学生活动的品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活动体验,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二、深化内容建设,提升项目研究品质
深化内容建设,坚持研究导向是信息资源中心的追求。我们在服务各学科信息化研究方面,凭借对不同学科特性和需求的深刻理解,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究。
1、“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项目
刘美娟和刘佳的数学信息化研究团队致力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借助尚学平台和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实时干预和及时反馈全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同时,为全年级的教师提供同步反馈服务,满足他们日常教学的需求,并建立正向反馈机制的教学评价链条,旨在实现生生、师生和家校的高效互动。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更紧密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
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项目
作为试点学校,信息资源中心研讨并拟定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方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平台培训。2023年12月鞠湉一老师作为新教师代表,分享交流了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快速适应学校教学工作的经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通过观摩精品课例,并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重构教学设计。平台上的丰富资源也使得教师们能够引入更多富有创意的课外素材,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互动式教学环境不仅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也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3、“智慧校园”项目
精准教学:学校在2023年7月引入了创新的“云痕教学诊断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将充分发挥精准教学智能阅卷平台的各项功能,还为学校提供了广泛而深入的学生成绩数据支持和分析服务。通过这项智能技术,我们能够全面收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数据信息,为个性化评价和学业反馈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我们的评价标准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进行了深入的过程性评价,这使得我们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业反馈,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与此同时,我们也运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成绩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这不仅仅为教师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视角,也为学校领导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这些数据分析成果能够优化教学方案,更合理地配置教学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这种综合性的数据分析和应用不仅有助于教师们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也为学校管理层提供了更具深度和科学性的依据,以推动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综合评价:学校在本学期实施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大改革。信息部与课程教学中心通力合作,对综合素质评价单的数据收集和生成进行了精心修改和制作,为教师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工具,使他们可以轻松地统计成绩并制作成绩报告单。这一举措为教学工作注入了更多的智能化与便捷性,为全校师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在下学期,信息资源中心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旨在更加紧密地将成绩系统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打造一套更为全面和高效的教学评价一体化智能办公方式。这项工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为系统化和精准的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支持教师们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并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深度的成长反馈。这不仅将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化和客观化,也将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更为全面和可靠的数据支持,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三、扎实服务师生,提升信息素养
1、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信息课程部以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为核心,努力提升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水平,推进校园智能化、资源普及化、应用常态化。本学期开展了技术融合教学培训,促进了骨干教师在各学科中技术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2023年10月组织教师参与天宁区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杨茵雯老师获得二等奖。2023年11月杨云澄在江苏省小学信息科技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同时,组织教师参加2023年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主题征文、教育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和优秀案例撰写等活动,以赛促练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信息资源中心还多次组织全体或部分教师教师参与“云痕教学诊断系统”的操作培训,以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专栏培训。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智能阅卷和大数据精准教学平台的资源,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方面,使得教育网络和平台真正服务于教育、研究和管理,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2、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核心素养
信息资源中心致力于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通过拓展学习时空、转变学习方式、丰富学科资源等手段,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成为具备创意意识和水平的学习者。在技术的推动下,信息资源中心借助数字化手段推动教学变革。
本学期,曹之杰、钱滢、杨云澄根据各自专长分别创建了3D打印、电脑绘画和创意编程设计等校级社团,均由本校老师自己教学,12月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市创客大赛中的3D打印和AI绘画,明年我们还将组织学生参加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学习视野,培养其对创新科技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下学期工作规划
1、拓展智慧校园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智慧校园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包括加强硬件设施更新,优化网络结构,提高教学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以更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
2、深化教师培训:持续组织教师参与“云痕教学诊断系统”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操作培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术素养。
3、强化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继续推动学生的信息化学习,丰富课后服务,鼓励学生参与创意编程设计等数字化学习社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4、 继续改进评价体系:持续探索并加强成绩系统与综合评价的结合,建立更为系统化和全面的教学评价一体化智能办公方式,为学生提供更精准、有深度的成长反馈,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信息资源中心秉持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的理念,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通过深化内容建设、规范部门建设和扎实服务师生,我们致力于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质量,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打造更加智慧、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未来,信息资源中心将继续努力,与时俱进,为学校师生创造更多的教学和学习可能,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