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成语故事教学
——基于“产出导向法”
发布时间:2022-12-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宝杰

例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成语故事教学

——基于“产出导向法”

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刘宝杰

摘要 讲好中国故事已逐渐成为我国主流思潮之一,中国成语故事属于典型的中国故事,本文结合课例,借助“产出导向法”理论,通过激发(motivating)、促成(enabling)和评价(assessing)这一教学思路探究了中国成语故事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成语故事;产出导向法;

 

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讲好中国故事”已逐渐成为我国主流思潮之一,2017年颁布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要凸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文化自信,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被重视。中国成语故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之一,包含了大量积极向上的、充满智慧的故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中国成语故事教学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内化自己本国的文化思想,同时也能通过交际活动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可谓一举多得。

    本文选择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中国成语故事绘本》当中《对症下药》这一中国成语故事,尝试借助“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这一教学法,来建构课堂教学,与广大同行们探讨。

产出导向法,简称POA”,是北京外语教学研究中心文秋芳教授结合我国教学实际,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概括出来的一种教学法,其理论基础涵盖了“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POA的学术假说包括“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包括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和评价(assessing)三个环节(文秋芳,2015)。

 

一、 驱动环节(motivating)

1. 创设真实情境,明确交际活动意义

驱动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产出尝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习欲望(文秋芳,2020)。课堂伊始,笔者播放澳洲友好学校两位学生的视频,视频中两位同学表示要了解中国经典故事,在学生们自由表达所知道的中国经典故事后发现他们不具备用英文讲述自己知道的中国故事这一能力,于是笔者将《对症下药》这一故事的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来判断故事内容,从而明确本课即将进行讲述的故事,教学过程如下:

 

T: Yes, you know a lot about our Chinese stories, but can you try to tell one of these stories in English?

Ss: No, we can’t.

T: Well, well learn them in the future. Today let’s try this story. 呈现《对症下药》故事插图。

What story is this?

 

S:  对症下药。

T: Good, today we’ll try to tell this story to our Australian friends and try to act it out.

[教学分析与思考] 

评估“驱动环节”的质量指标有三个:交际真实性、认知挑战性和产出目标恰当性(文秋芳,2020)。基于以上三个质量指标,笔者在进行《对症下药》这一故事时候采取了以下驱动场景设计。

在该教学片段中,笔者通过呈现澳洲友好学校的学生视频,从而创设出与澳洲友好学校文化交流的真实情境,这便体现了POA驱动活动中“真实情境”这一要素。

接下来,学生均发现虽然他们知道不少中国经典故事,但他们的能力尚且不能达到讲述或表演故事的水平,POA与传统外语教学中的“热身”或“导入”活动不同,POA驱动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尝试完成产出活动而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产出的意愿(文秋芳,2018b)。这一活动符合了POA驱动环节的另一个要素——“认知挑战性”。    

最后,笔者呈现本节课的主体故事的六幅图片,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故事是《对症下药》,学生在已经知道这个故事的基础上尝试最后的产出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这便吻合了POA驱动环节第三个要素——“产出目标恰当性”。 

   在驱动板块教学中,笔者除了创设符合POA教学的相关指标外,为了让产出目标更好地实现,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上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度,笔者在教学中通过相关道具的呈现,给课堂添加了戏剧元素,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2. 尝试自主讲述,初步建构故事语言框架

   《对症下药》这一成语故事大多数学生都已了解,笔者为了摸清该在哪里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看到自己在本节课上的学习进阶情况,笔者鼓励学生通过看图的方式,先进行第一轮的自主描述或自主表演,师生共同合作,尝试初步建构故事语言和故事框架,然后在学生自主讲述过程中相机进行板书。教学过程如下:

教师呈现图1并贴于黑板

 

 1

 

T: Now look at the first picture, what can you say?

S1: He is Hua Tuo.

T: Right, now who can be Hua Tuo?

教师邀请一学生上台,戴上华佗的胡须扮演华佗。

T:So we can say “Long long ago, …”

S2: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doctor. His name was Hua Tuo.

He was a 神医。

T: a magic doctor.

教师继续呈现图2,贴在黑板上。

2

    教师邀请3位学生上台尝试对话表演,之后再让学生4人小组(一个旁白,三个角色)合作尝试表演,然后按照相同的方法让学生完成图3到图6的描述,最终该教学片断形成如下板书:

                     Know                      Learn

 

1  Long long ago,

      …name… a magic …

 

 

2     … came to …

     …a headache and a fever …

 

 

 

3     …should …

 

 

 

4     surprised

                    Why ...different medicines?

 

5      上火了

                     got a cold

 

 

6      thanked the doctor

 

 

 

[教学分析与思考] 

在驱动板块,为了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驱动学生讲述成语故事,笔者让学生首先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来尝试对故事进行自己的输出,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予以相应的提示和指导,例如学生想说“神医”时,笔者教授“a magic doctor”,并适时地将故事中的关键词进行板书,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巩固,从而有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师生合作初步建构出了整个故事的语言框架。

除了让学生进行自主发言外,在处理故事图片2和图片3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以4人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进行自主建构故事的剧本,

POA驱动的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文秋芳,2020)。因为本课输出的形式是课本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必须提示学生关注剧本中的旁白与演员台词的设计,包括角色表情和动作,这样一来,原本略显枯燥的学习过程就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在参与和小组合作中提升了语言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促成环节(enabling)

1.提供输入材料,促成故事完整产出

在师生共同初步完成故事的简单讲述和表演后,学生已经意识到在故事的某些片段还存在着不足,语言表达的精确性还不够,这样的教学时机正是教师向学生提供语言输入材料的最佳时机。为了让学生能充分而又完整地阅读整个故事,笔者将与六张图片想对应的六段文字做成小纸条,让学生通过Read and match”的方式来进行整个故事的阅读。

T: Now boys and girls ,please work in pairs, read the 6 pieces of readings and try to match them with the 6 pictures.

学生同桌共同完成,然后校对答案。

T: Now, please read the whole story again and underline the new words or phrases.

学生阅读完后划出的生词主要聚焦为以下几个:

You should ...to empty your bowels,

You should ... to get a sweat.

You got too much heat in your body.

The causes are different, medicines should be different too.

The two men recovered the next day.

[教学分析与思考] 

POA强调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具体到“促成”环节,教师要依据自己选择的相关输入设计系列促成活动,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完成产出活动提供脚手架(朱勇、白雪,2019)。在促成活动中,输入与输出的界限不明显,期中既有对输入的加工,又有对输出活动的练习,最重要的是,整个促成过程应体现“输入促成”和“学用一体”理念。

在以上教学中,输入材料的时机选择完全按照POA教学理论而安排,即在驱动环节学生发现自己的语言不足时予以呈现,在输入材料的学习中,笔者遵循了整体阅读的原则,让学生通过“Read and match”(图文匹配)的方式整体阅读故事文本。

 

2. 适时提供支援,化解文本疑难词句

    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问,笔者通过呈现原文“延当下之,寻当发汗”的方式解决新词组“empty your bowels”和“get a sweat”,通过呈现图片的方式解决“heatsweat”,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上下文以及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causes”和“recovered”,整个过程完全基于学生的学习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该教学片断之后板书更新如下:

               Know                              Learn

 

 

1   Long long ago,                 famous,be good at ...

       …name… a magic …

 

2  … came to …                   visited

…a headache and a fever …     both had ...

 

 

3  …should take                   one kind of

some medicine                      empty your bowels

                                   another kind of ...

get a sweat

 

4  surprised                    the same illness

              Why ...different medicines?

 

               5 上火了                       too much heat

                got a cold                       caught a cold

causes

 

              6thanked the doctor              recovered

 

[教学分析与思考] 

学生在学习输入材料即故事文本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故事内容中的生单词这一问题,通过“Read and underline”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更准确地予以解决,这也体现了POA教学理念中的“过程性”。

在处理输入材料时,学生难免会碰到一些难点,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提供“脚手架”(文秋芳,2020)。Read and underline”环节中,学生遇到五处新知识点,笔者通过“提供故事原文”、“提供图片”和“结合上下文理解”等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

通过第一轮学生的自主建构到第二轮的学习输入材料,自主发现问题,教师适当指导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学生也从最初的起点上升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点,掌握了产出活动所需要的内容、语言形式和话语结构,有效凸显了POA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支架”、带领学生以“爬坡”的形式逐层推进优化故事的表达,逐渐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三、评价环节(assessing)活动设计

1.交流学习心得,内化故事文化精髓   

在学生完成了对输入材料的逐步学习后,整个故事的语言和故事的框架结构已经基本完成,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师生进行了共同讨论,过程如下:

T: Boys and girls, I think youve done a great job! Now please think about this question:

What do you find from this story?

S1: Hua Tuo is a great doctor.

T: Yes, we all know this ,but how did he become such a great doctor?

S2: Because he can give medicines according to the illness.

T: Youre right. What does the story imply?

S3: We should 发现问题背后的原因。

S4: 我们应该根据具体原因解决问题。

T: Yes, your ideas are great, and thats the title of the story 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

[教学分析与思考] 

2017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所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著名学者叶澜教授在其《“新基础教育”论》一书中提出要避免加法式的不断去创设新课程,而是应该将课程改革的切入点聚焦于现有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和挖掘上(叶澜,2006)。本节课的题材是中国成语故事,这样一个素材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非常契合“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文化主流,此外任何一门学科的设置都是指向人的良好发展,学科育人价值也是在这样的一个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学生在整体产出故事后进行讨论交流,启发学生要从本课的成语故事中感悟到中国古人的智慧,感悟到中国成语故事当中蕴含的深层含义,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咱们母语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也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理性地认识事物,处理问题。

 

 

2.合作综合产出,同伴互评促发展

从一开始的学生尝试自主建构故事框架到教师提供输入材料优化学生的产出,学生在这一系列促成活动中已经获得了产出活动所需要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话语结构,接下来的教学需要让学生通过合作练习产出达到最终的整体产出,师生根据各小组学生综合产出的表现做出相应的评价。

教学过程:

T: Now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here we can see what we can do before we read the story and we also see what weve learned after the story, so, are you ready to tell the story or act it out?

Ss: Yes.

T: Good, please work in groups of 4, you can either act some parts of the story or the whole story. Don’t forget these rules:

Rule 1language usage(语音语调、流利程度)

Rule 2body language  (肢体语言)

Rule 3facial expressions (面部表情)

在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产出练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短剧产出表演,笔者则为学生录制视频,为后期发送给澳洲学生做准备。

 [教学分析与思考] 

评价环节是POA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评价可以是对促成活动进行的即时评估,也可以是对产出成果进行的即时或延时评估。本节课的评价是基于学生小组合作将成语故事进行“综合产出”,从而呈现给澳洲友好学校学生。

根据POA的教学要求,在“产出练习”环节,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放羊”,而是要进行指导,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最终达到合作表演的目标(文秋芳,2020)。

本节课的“产出”环节,笔者建议学生根据小组实际情况,可选择2-3图进行表演,亦可进行整个故事的表演,笔者在每个小组间巡视,相机进行一定的指导,以最大限度地辅助学生进行整体产出,凸显现学现用的学用一体理念。

观看表演的其他学生需要进行评价。为了让观看短剧表演的同学更加投入到观察与思考中去,笔者提供评价标准,让点评的学生有据可依,也让参与短剧表演的同学能够清楚地发现自己小组可能存在的不足,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予以改进和提升。

 

结束语

通过本节课的案例可以看出,“产出导向法”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POA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还需要更多尝试,毕竟作为一线教师,在对某一个教学法进行实践过程中要先理解其要领,并用实践去检验,在这过程中教师们也可不必拘泥于每个细节步骤,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补充或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期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的发生,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文秋芳.2015.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 [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47 (4):547-558.

文秋芳.2018b. “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 J ]. 世界汉语教学,32(3):387-400.

文秋芳.2020.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叶澜. 2006.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朱勇、白雪. 2019.“产出导向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产出目标达成性考察[ J ]. 世界汉语教学, 33 (1)95-103.

 

作者信息:

刘宝杰,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中小学高级教师

手机:13861188606       

邮箱:20847332@{域名已经过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