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工作室>>卢赟教师发展工作室>>文章内容
天宁区卢赟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四次活动:砥志研思 行而致远
发布时间:2023-03-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杰



2023年3月17日,常州市小学语文省、市、区名教师工作室首次联合活动暨天宁区小学语文STEP教师成长营活动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举行。卢赟教师发展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们,齐聚局前街小学报告厅,参加了本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本次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教授、常州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朱洁如莅临指导。

 

                    研究赋能·笃行求索

局前街小学的黄妍老师执教了《宇宙的另一边》,课堂紧紧围绕“秘密”,引导学生找秘密分秘密写秘密。

香槟湖小学的吕佳音老师立足核心素养,以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为基础进行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

南京市力学小学海德北岸分校的陈思老师执教了四下《海上日出》,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强化落实“了解课文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这一表达训练要素。

 

常州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朱洁如老师对三节课做了精彩点评,并对小语教师如何从“出挑”的老师成为“出色”的老师,甚至是“卓越”的教师提出了要求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教授则聚焦两个方略,六个步骤,解析了新课改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名教师工作室导师代表任丽芳校长聚焦关键词“跨”对活动进行了总结。

 

导师们的精彩讲座与点评让老师们进一步厘清了跨学科学习的核心要义,也清晰了实践操作的具体路径更明确了个人课堂教学的目标。

 

自省自悟·成员收获

陆心怡:激情洋溢的课堂氛围,响亮新奇的问题回答,默契有序的师生互动,循序渐进的难点解答,这就是黄妍老师的授课给我留下的印象。

黄老师借助《宇宙的另一边》一课与我们进行了习作单元的教学展示交流,紧抓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本单元要求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黄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宇宙的另一边的神奇,感受到了想象的奇妙,激发了心中想象的欲望。接着,黄老师又引导学生进行有支点的想象练习。在进行说话练习时给学生提供一个最容易被模仿的想象支点,她选取文中“加法和乘法”的片段,让学生进行想象。因为支点的出现会给学生提供思路,降低表达难度,聚焦想象力度,也集中体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陈婷:今天三位老师的课堂和朱洁如老师的评课犹如及时雨般,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一直在一二年级教学,今年第一次开始教学中年级,又遇到课标的修订,让我不知所措。今天的三节中年级课堂为我做了很好的示范,尤其是《宇宙的另一边》和《海上日出》这两节课。同样是散文课文,前一节上出了趣味,后一节上出了美感,都值得我学习。尤其佩服两位老师对教材的解读,能从中找出这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内容。正如朱洁如老师说的,教材解读是开展教学的前提。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多读书,多钻研,深挖教材内容,不能流于表面,才能给予学生真正有效的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提升核心素养。

 

周雪梦:参加完活动感想颇多。三节课堂展示和朱老师的点评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材解读能力和转化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教材解读是文本、作者、编者、学生、教师的五方会谈,缺一不可。只有教材解读到位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感知、体悟文本,才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在不断地更新,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很广泛。具有先进教育观念、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知识丰富、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老师要想由合格变成出色、卓越,就必须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是为了能更好地"",我们要争取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成果,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科学知识;同时,我们要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善于在教学中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新时代的学生,才能培养出更新、更好的人才。

 

王欣怡:非常有幸能参加这次的活动,受益良多。上午精心准备的三堂课让人印象深刻,《海上日出》和《在宇宙的另一边》都是在日常课堂中比较难上的散文,而两位老师在行课过程中都很好的展示了如何用具体的活动将课文的“无形”化为“有形”。不论是贴星星,还是赏日,都是学生可具体操作的活动,不谋而合地将具身教育落到了实处。而《中国古代寓言》一课,更是以单元整体入手,充分利用阅读链接,带孩子领略了寓言的魅力,这堂课的思维含量比较高,但局小的孩子依旧侃侃而谈,展现出来的表达习惯和语文素养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朱老师总结也让我清楚了当下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那就是对教材的解读。教师解读得多深,孩子才会收获多少,这是教师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也是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啃下来的“硬骨头”。

 

魏倩云:三节课各有千秋,都有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尤其是朱洁茹老师的点评更让我受益匪浅。朱老师对我们的语文课设计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教材解读,二是转化实践。教师对于文本解读的高度决定了教学的深度,那么这就对于我们自身的文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我觉得对于教材的解读越深入,就越能够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读懂、读透。反之,如果自己都一知半解,自然是没有办法引导学生的。转化实践其实更难,我们解读出来了,如何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也理解也吸收也内化呢?这一点还需要我们在反复的备课、磨课、反思的过程中去思考、去提升。

 

江雨榕:身为工作室一员,能参加这次联合活动,我感受十分荣幸。本次活动我聆听了三节课和吴教授的讲座,其中黄妍老师执教的《宇宙的另一边》最令我印象深刻。三年级要如何梳理文脉,对散文又该如何把握文章逻辑层次,这两个埋在我心的问题在课堂上得到了一次很好的解答:黄妍老师以“寻找还有哪些秘密”的主问题,串联出一个个小星星词语贴,孩子们亲手写下词语,提取信息成就感满满。让拿着星星贴的孩子们分类,真是做到了归类整合。孩子们的每一次亲自活动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也让我感受到了“具身学习”的魅力。

 

陈婧水:吴教授的讲座《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与设计思路》让我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真实情境”的定义,即“真实的教育情境”。我们需要努力将“教师的讲授”变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未知者成为已知者,逐步鼓励、帮助学生在面对未知问题时,有信心、有能力去成为已知者。“任务”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的机制,教师要学会将知识变得更鲜活,将学生卷入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吴教授还为我们详细讲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单元设计思路,一个个真实具体的案例,帮助我明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方向,对我今后的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