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
根据《课题研究立项申报书》的研究实施步骤安排: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为本课题研究实施的第一阶段即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总体任务是建立课题组及做好子课题的分工安排.研究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目前的研究正处于第二阶段即实施阶段初期,现就有关研究的具体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组建课题组,明确职责
主持该课题研究的是李波老师。经过大家一致商定,作为课题组成员,大家应遵守以下规定:第一,在每日的教学中要积极进行反思,做到每课一反思,每周一反思,每月一反思,只有经常发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并且将这些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才能深入地探究和思考;第二,必须具有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在研究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困难和问题,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所以要求课题组成员应该具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毅力。
课题立项之后,在学习“指向学习进阶的小学科学过程性评价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的特点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对组内教师合理分工,并严格按计划实施研究,把任务落到实处。
二、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科研水平。
课题组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和“学习进阶”、“科学过程性评价”相关的理论。由于“指向学习进阶的小学科学过程性评价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涉及的研究项目较多,如何在这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使研究出实效,使研究达到预期目的,难度还是很大的。但是我们既然确定了研究方向,就只有坚持走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思考、实践之路,才能基本实现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我们首先积极学习新课改的理论,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理论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其次,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指向学习进阶的小学科学过程性评价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收集整理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全体参与老师认真阅读学习,同时还有必读书目《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学习质量评价》、《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等相关书籍。
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我们还拜智者为师、拜能者为师,采取了“课内与课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我们积极地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如何选题,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编写访谈提纲,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怎样撰写报告等。通过学习,我们能提升了理论认识,提升了理性思维能力。我们还积极思考,充分分析我校原有基础,分析研究重点、难点,分析研究目的和预期结果,进一步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清晰化。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该课题刚实施,加上教师经验的缺乏,在科学过程性评价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教师角色的转变还要进一步强化。课题研究与教学有时有脱离现象,如何开展有效的探究教学活动,并真正发挥实效。
2.课题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紧密,凝聚力不够强大部分活动操之过急,以至于可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学期时间紧迫,一些活动没有来得及开展。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更加感到课题研究的担子很重,更加感到必须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来解决这些问题。
四、下一阶段研究方向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课题研究有了一些进展。如今,这一课题将进入中期的研究阶段,针对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在继续做好常规研究工作外,本学年将围绕以下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教师要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作为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观念、开放的思想和创新意识,勇于开拓出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2.要能做到学习进阶不同层次的可转化性。适时地调整学生层次,这样有利于激发进步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有助于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研究。
3.加强同课题组的学习。我们 定期进行课题组的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习课题相关理论,将研究的内容落实得更细致一些。更要及时反思研究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并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寻找差距和不足。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课题方案,从而使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和完善。不断提高本课题组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