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规律》优秀教案
——单信
一、感受周期
1.游戏 【目标:感受规律的存在和作用】
PPT出示,单老师带来了红黄蓝3种圆片
【过渡】:先来玩个小游戏——我摆,你猜,接下来会是什么。
①红蓝规律
师:点头回应(引导生继续往下说)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回答,PPT上用椭圆圈一圈)红蓝2个一组,so easy。
②无规律
师:再看。怎么不敢猜了?vs你确定吗?这个猜得中可以去买彩票了。
③红红黄黄规律
师:再看。为什么又能确定接下来是什么了?
生:有规律,红红黄黄,4个一组排下去。(师在PPT上用竖线分一分)
2.设计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规律排列的现象,看看谁是设计小达人,自己读一读要求。
【PPT出示要求】:
1. 在平板上设计出像上面这样有规律的排列。
2. 完成后圈一圈、说一说设计的规律是什么,再与同桌交流。
准备好了吗?
【下发手写1】:设计小达人1
1分钟后再切换到【极域电脑】,展示学生操作过程。
师收:3个资源 (好好漏vs好漏差)按序并联
呈现好资源,大屏幕切回【平台电脑】。
谈话:同学们基本都完成了,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要求:我们先一起观察第一个(放大)。仔细观察,符合刚刚的规律吗?停顿、谁能说说它的规律是什么?
(预设,学生本真回答)
师加工:就是XXX几个一组。
追问:为什么要加省略号呢?(表示它重复出现)
教师提炼:所以,这组规律就是XXX几个一组重复出现。(板书:重复出现)
要求:谁能用上这样的词语,再来说一说这份设计的规律?
表扬:真专业,真流利。
返回并联呈现,师:剩下的这两份设计,它们符合刚才的规律吗?停顿、你有什么建议,和同桌说一说。
(同桌讨论)
追问:怎么修改就有规律?
明确:一般要画两组或两组以上。(师在大屏幕上手写补上)
追问:你们已经会关注重复出现了,现在好了吗?
明确:添上省略号。(师在大屏幕上手写补上)
追问:你们对重复出现太有感觉了,现在好了吗?
(如果是正确资源,就再请学生说一说规律,示范强化语言)
【完善】:有了这些认识,赶紧完善下刚刚你的设计,完成的同桌互相说说规律是什么。
3. 命名
介绍:像这样有规律排列的现象叫【板:周期现象】。
师:你怎么理解周期现象?(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可能不太到位都没关系,离谱的话就再请一个学生说一说)
老师介绍:意思到位了。数学上一般这么说:【板: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就叫做周期现象。
提问:读一读,理解了吗?和同桌讨论下,你认为这句话哪些词语很重要?
预设:依次、重复(或者每一个词都很重要)。
生:就是XXX,几个一组。
生:省略号。
师:是呀,一般要观察几组才能确定规律?
生:至少2组。
师:数学的语言简约而不简单,每一个词都很重要。
4.生活举例
【过渡】:其实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周期现象,看看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规律!
【ppt】:小猪图
提问:谁来说周期是什么?(1周7天,重复出现,可能会说到表情,按照周几,7种心情依次重复出现)
再看【ppt】:音乐
过程中一小半时说:感受到周期了吗?表示出来!
小结:周期不仅能看到,也能听到。
【ppt要求】:举例:除了刚刚2个,生活中还有哪些周期现象?读一读要求。
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周期现象?
2.在小组内分享你找到的例子,并说说其中的规律。
小组汇报:
你发现的周期规律是什么?
引导:一周7天,周而复始,你能想到什么?XXX,几个一组,重复出现。
(大组轮换,24小时,12个月,初夏秋冬,12生肖。日出日落,地球自转、公转……)
以点带面:其他组还有补充吗?(学生个别站起来补充)
回应:特殊的例子,有周期的感觉,到规律到底是什么,单老师也要回去研究研究的。
追问:规律是什么?
表扬:你的发言太棒了,又找到了现象,还讲明了规律。
二、探索周期
1.探究算理
【过渡】: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周期现象,在许多装饰设计中也藏着周期现象,发现了吗?
师:(点头肯定)。停顿、这一行盆花想先来挑战下你们。
【下发手写2】
师:按这样的规律,第13盆花是( )色,先圈一圈,再试着解决,留下思考过程。
切换到【极域电脑】,展示学生操作过程。
收2个资源 A一一列举画的。B算式,有记号,有单位的。并联呈现。
切回【平台电脑】。
【表扬中叫停】:
解决这个问题时,同学们是各显神通,一起来看大屏幕,他们分别是怎么思考的?(同桌讨论)
学生可能会按照顺序汇报,也可能会只说一种方法,老师机智应对,灵活组织2个层次的交流。
(学生汇报)
层次1:用列举法,一个个画到第13盆,一眼看出是蓝色。 (学生自觉会说出麻烦)
如果学生自觉说到这个方法麻烦,采用过渡1,如果学生没有说到,采用过渡2。
过渡1:所以更多的同学选择了计算的方法来解决。
过渡2:那为什么还有同学列了算式呢?列了算式又看不到第13盆花是什么颜色。
层次2:
学生汇报算式:
预设一号应对策略:学生站起来说出了算式的意义,而且提到是这一组的第一盆。
教师边回应学生说的话边贴出算式板书【板:13÷3=4组……1盆】:这位同学解释了算式的意义/这位同学关注了余数的意义。
追问:那这是第几组的第1盆?(学生答教师板书【板:第5组第1盆】)
☆追问:但是第5组的第1盆我们看不到,你怎么知道是蓝色的?(学生可能说得不是很清楚)
教师帮助修正:你的意思就是说,因为规律重复出现,所以每组的第1盆都是蓝色。
小结:所以我们采用计算,根据余数来判断颜色。
如果采用过渡2,在这里需要对比方法:两种方法都解决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2.对比探究【目标:对比周期数,对比有余无余】
【过渡】:还记得灯笼的2种设计吗?它们也想来挑战下你们。
【下发手写4】:按它们各自的规律排列,第50个分别是( )色。
切换到【极域电脑】,展示学生操作过程。呈现正确资源后
切回【平台电脑】。
第一层次:
谈话:看到同学们都用了计算的方法,你是怎么解决的?说给同桌听。
学生解读算式:
算式1 50÷4=12组……2盆
追问:这个2盆是第几组的第2盆呢?看不到怎么确定颜色?
算式2: 50÷5=10组
明确:没有余数就是这个组的最后一个。
第二层次:
师边圈画边把2个问题一起抛下去:都是第50个,为什么一个要÷4,一个要÷5呢?而且我们发现有时有余数有时无余数,看来余数的情况有点复杂的,到底怎么根据余数确定颜色呢?(同桌讨论)
明确1:规律不同,除数不同。
明确2:有余数,余数是几就是这组规律中的第几个。
没有余数,就是这组规律的最后一个。
快速反应:看5个一组的灯笼,除了没有余数是红色,余几也是红色?4
要求:接下来反应快,直接报出来。
余几是紫色?3
余几是绿色?1、2
再来看4个一组的灯笼,余几是红色?1
余几是紫色?3、4vs3和无余(同桌讨论)
你们对周期问题的理解更深刻了。
3.回顾总结
师:走到黑板处,今天我们学习了周期现象。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有什么收获?再在小组内交流。
生可能一: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周期现象。
师回应:那么怎样确定是周期现象?
按周期排列的物体总是一组一组出现的,至少要依次重复两次或以上才能确定周期。【板书:确定周期】
追问:确定周期后一般怎样解决问题呢?【板书:计算解决】
学生可能二:根据余数确定什么,或除法计算等。
师回应:哦,你的意思是学会了判断第几个是什么!一般用什么方法?
明明看不到,为什么可以根据余数来判断呢?
回应引导周期规律概念。
回到可能一的回应并【板书:确定周期】
可能三: 围绕《确定周期和计算解决》。
学生回答什么是周期,抓依次重复才能确定周期
追问:根据规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抓用除法解决。
学生回答余数判断或者除法计算,抓可以用除法解决,根据余数判断,
追问:为什么可以根据余数判断?引出周期概念回顾。
三、挑战周期
【过渡】:带着刚刚的收获,敢不敢继续挑战周期?看谁能一站到底。
1.【下发一站到底】:
学生计算。反馈信息。
全对,鼓掌表扬自己
有问题的,拿出来,大家一起帮助下,看看是确定周期还是计算问题等等。
有没有谁愿意勇敢地自我反思下,提醒大家在解决时应注意什么。
2.猜谜+自主选择
师:敢再接受挑战吗?先挑战这个谜语吧。(十二生肖 / 十二个月 / 十二星座。)
师:哪十二生肖?
层次1:【PPT】你们属什么?老师知道,属鸡的同学今年9周岁,比你大1岁的人,属什么?小1岁的呢?
【PPT手势】:在生肖问题中,往前年纪越来越大,往后年纪越来越小。
调侃:猜猜单老师属什么,我今年28岁,今年( )岁的人也属虎,动手试试吧。
【板书跟进】你是怎么想的? 28 40小月亮
生解释。
A可能说到爸爸40岁属虎,B也可能说到一个周期是12年,C冷场。
回应: A你有一个好爸爸,看看有什么发现。——小月亮+12
B只有28和40岁的人属虎吗?
C一起来找一找。【PPT触发器】:28在哪里?接下来我们往前数,29……果然是40。
追1:……,真的可以用省略号表示吗?
谢谢你,看样子我可以长生不老了。介绍150岁。
追2:只有大老虎吗?
还有我们可爱的小老虎,依次减12,最小的4岁。
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除了找到合适的方法,也要考虑实际情况。(4、16、28、40、52、64、76、88、100、112、124、136、148)
3. 拓展延伸:
下面继续挑战:
PPT出现藏头题,仔细观察一下有想法吗?
学生说有规律:什么规律?说给同桌听听,再交流。
学生说没有规律:质疑真的没有规律吗?再观察观察!
PPT出示问题:第31个是什么图形?会解决吗?课后去研究一下。
下课
板书设计
周期现象
确定周期 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
计算解决 13/3=4(组)……1(盆)
第5组第1盆
副板书
-12 +12
4 16 28 40 52 ……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