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一学期研究计划
发布时间:2022-10-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津

遵循儿童成长节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研究

2021学年第二学期课题研究计划(2022.09—2023.01

主持人:张津 高羽佳

一、 本学期研究目标

1)儿童成长节律视野下的阅读内容与阅读类别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对小学不同节点、不同发展阶段的阅读内容和种类进行研究,划分低中高三个学段不同的课外阅读内容范畴与类型。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情的阅读推荐书目,力求达到教材要求、学生学情、学生需求三者兼顾。

2)儿童成长节律视野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型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积极开展研讨和交流活动,注重规律性的探索,注重结构化的探索,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遵循儿童成长节律,开发不同题材、不同类别书目的指导课型。

3)儿童成长节律视野下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形成不同学段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在研究中立足于儿童成长节律,根据儿童不同学段的学情与心理需求,依托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型,进一步探索并梳理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方法和实践范式。

4)撰写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二、本学期研究内容

1)继续深耕课外阅读指导的文献研究

本课题将通过“儿童成长节律”“课外阅读”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的论文或著述中进行搜索,概括相关人物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形成对本课题的理论指导。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结合适应性原则、学生主体原则、有效性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创新学生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以强化阅读成效。

2)探索儿童文字感知和阅读能力发展节律的研究

这一块内容我们依据以往的经验做了一个大致的规划,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材内容和要求的不断变更,学生的文字感知和阅读能力发展节律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将在研究推进过程中进行实践验证后修改调整。

3)融合儿童成长节律的课外阅读内容的研究

成长节律,从长线来看可以按年龄或学段来划分节点,制定学段目标推进课外阅读是我们的一个研究重点。从短线来看,课题组依托学校的课程平台,如期初活动、期中学科融合活动、期末活动等,与课外阅读找到一条适配的线索,进行阅读时空的构建(环境、时间、心理、场域)。本课题将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状况和认知水平,研究如何顺应小学生认知规律,落实教材要求,激发阅读兴趣,从简单的基本的读物起步,逐步引导学生扩大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循序渐进。

4)细化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范式的研究

本课题组拟从儿童成长节律的角度出发,根据儿童的学段特征,推进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儿童读物的课外阅读活动,不同类别的书目在课外阅读的推进过程中采取的策略不同。研究过程中对阅读指导教学的课型进行建构,可以分类别进行,如绘本类、小说类、儿童文学类、名著类等,每一种类别的课外读本可以建立起相应的课型模板。还可以按照课堂的进程,建立如课前推荐课,课中指导课,课后拓展课等模型,根据这些类别梳理老师教的策略、学生学的策略,从而形成一个课型研究模型的方案资源库。

6)推进课外阅读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

课外阅读多在课外进行,家长不可避免将参与其中,因工作状况及自身文化水平限制,他们对子女的引导程度参差不齐,甚至无暇顾及,或教育失当。需通过家庭教育的指导,让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时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三、本学期研究内容行事历

时间

研讨内容

活动形式

活动负责人

备注

9

制定和交流本学期研究计划

会议讨论

张津


10

撰写课题组中期报告并汇报

会议讨论

张津 花琳


11

课堂教学实践研讨

教学研讨

高羽佳、张津


12

本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会议讨论

邵佳丽


 

四、本学期研究内容责任分工

研究内容

具体要求

责任人

完成截止时间

文献研究

结合前期的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进行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整理,形成文献综述。

张津

  郭厚甫

2022931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1.发掘更多更新的阅读书目

王杰、花琳

20221230

2. 完善推荐书目推荐序列

邵佳丽

202215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资源开发研究

1. 依托学校读书节平台,分年级设计读书活动。

2. 课题组成员分工,完成活动方案设计,活动后完成微信报道并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王文霞

樊慧

邵佳丽

20221030

学期中

课堂教学研讨

课堂教学研讨。(出微信)

 花琳 高羽佳

20221115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 学期末课题组成员将个人研究成果和一些过程性资料交给主持人。

2. 主持人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收集并上传。

王文霞  张津

2022123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