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备案课题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22-05-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佳

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备案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研究方向:                  基础教育5                

课题主持人:          刘美娟             

所在单位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申报日期          2021年5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O二一年三月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或复印,一式两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紫荆西路6

邮编:213000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姓  名(1)

刘佳

性  别

民 族

出生

年月

19885


行政职务

人力资源中心副主任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一级

研究专长

小学数学教学


最后学历

大学

最后学位

本科


工作单位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手机(必填)

15895073961


E-mail(必填)

380106732@{域名已经过期}


姓  名

(2)

刘美娟

性  别

民 族

出生

年月

19896


行政职务

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助理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一级

研究专长

小学数学教学


最后学历

大学

最后学位

本科


工作单位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手机(必填)

18796928016


E-mail(必填)

510348083@{域名已经过期}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郑  梅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中小学二级

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

章子君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中小学高级

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

陈婧诚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中小学二级

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

桂  烨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中小学一级

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

杨宏磊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中小学一级

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

周志华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中小学高级

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

张  玲

常州市中山路小学

中小学一级

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

俞  兰

常州市中山路小学

中小学一级

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

刘红艳

常州市中山路小学

中小学一级

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

杭桂荣

常州市中山路小学

中小学一级

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

课题主持人“十三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课题名称

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任务分工

完成情况


促进学生学习的数学课堂推进展开逻辑的研究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1.05

参与研究

已结题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0.06

核心成员

已开题


小学低年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研究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2013.5

主持人

已结题


促进主动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研究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2020.12

主持人

已立项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论文或著作名称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或出版时间


减法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

《小学数学教育》

2019年7-8月下半月刊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思考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与说明

《小学数学教育》

2020年1-2月下半月刊


充分发挥习题的教学价值——“长、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基本应用和拓展延伸”

《小学数学教育》

2020年7-8月下半月刊


巧用数学记录本,让学生的思维可见

《小学时代》

2020年02期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

《考试周刊》

2017年12月


基于学情的数学教学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探究——由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乘法》教学引发的思考

《考试周刊》

2016年1月


合理利用分类教学,实现灵动课堂

《新课程》

2015年6月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素养中最重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

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必备的品质与能力,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

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表明: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强调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

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用数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方案,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的一种活动。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小学数学综合和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是建立在苏教版教材中原有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整合数学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再开发和设计一些符合学生成长节律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 国内关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研究。

(1)2006年-2009年,江苏省特级教师王冬娟带领十几名青年骨干教师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领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主要立足于数学课堂。最后总结提炼成果,于2019年出版了《实践孕育智慧》一书,本书分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分享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2)夏雪梅博士带领团队进行了多年的项目化学习研究,并于2018年5月出版《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一书。夏博士立足学科、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提炼了学习素养视角下项目化学习的四个特征: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以及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创建了包括六个维度的项目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学习时代性、本土化的特点;针对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给出了符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大量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和辅助工具,并结合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此外,夏博士跳出了就课堂论课堂的窠臼,将学习设计和课程设计进行了整合。

(3)1995年10月起,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中心的研究人员与深圳南油小学、青岛嘉峪学校、成都实验小学和太港第五小学在全国率先联合开展了“活动教学”与“中小学素质发展实验研究”。

(4)2011年推出数学新版课程标准,之后各类关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有很多,查阅这些资料,我发现:现在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关注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教学策略和模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等等几个方面。

(5)鉴于目前我们的一些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中新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增设的内容,它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项新课。在实践活动课中,会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苏教版新教材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安排了两个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此外,还有一些“动手做”操作活动。

2.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研究。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德国数学家、教育家贝利,美国的慕尔等人的推动下,数学活动教学逐渐兴起,贝利坚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2)1980年,美国以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以理事会名义公布了其《行动的议程——对80年代数学教育的建议》,提出了数学课程改革的七个观点的转变。1983年,美国发表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引发了中小学数学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程方面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2000年春季版的《学校数学原理与标准》中,强调了数学教育应当与促进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来。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三中心”活动教育的思想和主张,他提出“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强调儿童个体经验在教育中的地位,他认为,教育是经验连续不断的改造,其经验都是由“做”和活动中的得来的。

(4)日本分别于1989年和1992年颁发了《学习指导纲要》,1998年12月又颁布了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提倡具有愉快感、充实感的数学学习生活,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力求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分析,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还仅仅局限于苏教版教学数学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领域,并没有与近几年提出的“通过活动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观点紧密联系起来,也没有就数学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设计。

研究价值

1. 通过研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数学这门学科的单一教学活动,而是与学科课程处于同一层面且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从这一层面理解,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各种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研究与实践的形式对各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2. 通过研究,提升教师实施活动和开发活动的能力,发展教学素养。

2001年,教育部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综合实践活动”携带着它崭新的课程形态和较高的课程立意出现在中小学课程结构中,课程设置的结构和类型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苏教版小学的教材中从一年级开始就有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在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难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提升教师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3.通过研究,合理开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校的学科融合课程设计和安排。

   从课程特性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价值,它的设计不仅停留在数学这门学科上,需要进行跨学科融合。学生通过活动发展的是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学校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4.通过研究,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形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

    就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我们最常用的评价方式是“数学成绩”,通常采用纸笔考试的形式进行。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适合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本课题将从评价细则、评价主体、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真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

(三)研究目标

1. 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形成合理的课题研究方案,从而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 通过实践研究,开发和实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校的学科融合课程设计和安排。

3. 通过总结提炼,形成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意识。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1.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文献研究

阅读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书籍,查找学术网上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资

料。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基于研究现状,形成文献研究集,合理制定本

课题的研究方案。

2.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调查研究

(1)进行课堂观察与分析,了解本学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现状,寻找存在且可改善的问题,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2)进行教师与学生访谈,了解本校教师在实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困惑,了解本校学生眼中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以及他们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期待和建议,为本课题提供研究思路。

3.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构建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是一门时间跨度较长、组织较为松散的课程,不可

能在一堂课或者几堂课上完成所有的目标和任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分阶段实施的,因此本课题将研究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合理构建各阶段的实施目标。最后,将阶段的目标加以提炼,形成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分阶段目标体系。

4.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研究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学期都有2-3个综合实践活动,如果仅仅就靠教材中的这些活动,

很难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也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我们要在原有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两类活动开发。第一类基于教材,设计与本学期教学内容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第二类课外拓展,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寻找校外的活动资源,开发设计高于教材或者拓展提升的综合实践活动。

5.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策略研究

如何将数学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学到知识,又

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研究的课题。作为数学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数学学科的知识整合到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去,用综合实践活动去拓展学生的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本课题将研究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实施策略。

6.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

以往的教学评价功能比较单一,过分强调选拔和甄别,本研究在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评价的思考上,将不再以“学生数学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唯一指标,而是将评价功能转变到发展上来,关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意识,最终形成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课题组成员积极查阅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借鉴和进一步研究。

2.行动研究法。具体通过访谈调查、文献分析、做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研究开发等方式推进,注重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注重课题阶段性成果对学校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工作的推动。

3.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定期汇报研究成果,主持人及时进行成果的提炼和总结,并形成研究经验进行分享。

(六)实施步骤

  研究主要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题实验,我将实验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1年4月——2021年7月)

  课题申报准备阶段:了解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调查研究,建立可以的实验设想;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1)确定研究对象为本校一至六年级学生。

(2)初步建立自己的课题框架,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021年8月——2021年10月)

  初步探索阶段:组建课题研究组,进行研究人员的分工和学习,开展初步的实验工作。

(1)对本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课情况进行调查,找出各年级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问题。采访部分教师以及各年级的学生代表,了解教师对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困惑以及学生眼中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合理的课题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21年11月——2024年4月)

   深入实施阶段:按照实施方案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工作。

(1)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在教学中检验策略的可行性,有效性,并及时作出记录,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初步形成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

(2)开发课程,实践研究:在原有教材中实践活动课的基础上再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堂内外进行实践研究,寻找最适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例。

(3)及时进行成果总结,撰写研究论文或案例、反思等。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24年5-6月)

  自查研究情况,整理有关教学设计、论文、案例,健全资料,总结提炼成课题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汇报总结。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 主要观点:

(1)目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或流于形式,或因为课时不足直接忽视。

因此,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有研究必要。

(2)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探

究能力。此外,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能在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有研究价值。

2. 可能的创新之处:

(1)研究对象的创新:之前的研究对象基本都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可能是因为中高年级学生

  综合能力较强。而本课题的研究面向全体小学生,将研究对象的范围变大,进一步探究适合

小学各年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研究不仅有深度、有广度,还有针对性。

(2)研究内容的创新:之前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数学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本课题

 在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研究基础上还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发和设计。

(3)研究视角的创新: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课内,还延伸到课外,设计适合学生开展的课

外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还能解决课时不足,学生实践活动体验不够等问题。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2021.12

郑  梅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22.11

刘美娟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成熟课例

课例

2023.1

章子君

实践研究:小学数学低年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论文

2023.6

陈婧诚

实践研究:小学数学高年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论文

2023.6

单  信

最终成果(限3项)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能过的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024.5

刘  佳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库

资源库

2024.4

沈  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成果展示

成果汇报

2024.5

刘  佳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负责人曾主持项校级课题和参与两项市级课题,在学校教师大会上作课题结题报告,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充分肯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既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素养,又有一定的教科研的工作策略近几年,有3篇论文发表在《小学数学教育》上,有4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其她刊物上,还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此外,负责人还有较好的学科素养,曾在市、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和信息化能手比赛中均荣获一等奖

2.课题组其他成员,都主持过校级及以上课题的研究,有丰富的教科研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有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一线教师共同组成,科研力量较强。教科研骨干和广大教师有志于研究教育实践,改善教育实践,形成教学研究的主流文化。我们所有成员都有强烈的科研热情并渴望通过研究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3.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非常重视,从制度到文化,从评价导向到设备支持、时空保障,都为研究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有较为扎实的行动研究的基础,有点有面,以点促面,边研究边总结边推进,课题研究有实效,教科研形成合力,真正做到教学即研究,有效推进了数学教研组教育教学的改革。

4. 围绕本课题,我们所有课题组成员进行了首次专题研讨,开展文献搜集和先期调研,在老师们自我实践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各层面的专家资源,形成层级研讨网络。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四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公   章

年   月   日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