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综合学科期末质量分析(杨茵雯)
发布时间:2021-01-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茵雯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第学期综合学科期末质量分析

学科  美术                  任课教师  杨茵雯                 2021  01

表一:经验分享 

结合本学期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研究》  教研主题的研究,谈谈是如何开展研究的?

   本学期针对教研组的研究主题主要是在课堂实践方面开展,首先是自己执教四年级教材中《听音乐画音乐》,其次是协助组内教师积极准备常州市的数据支持的精准课题教学、新北区“学科+”。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互联网+的创新小学美术教学范式,以及经典教学案例,如二年级《瓜果的想象之橘皮联想》、三年级《渐变的形》、《快乐动漫》、四年级《听音乐画音乐》、五年级《实物的联想》、六年级《拍拍动作》、《门窗墙》

表二:实践与思考

结合本学期的教学案例和公开课的具体案例,围绕主题教研,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形成了哪些策略。

一、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在以往美术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教材展开静态化解读、技法传授,或者利用挂图、插图进行教学指导,课堂教学缺少动态因素,学生只能记住一些美术专业术语,却不能活学活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到来,彻底打破课堂教学静态平衡,教师利用网络搜集更多美术信息,学生利用手机和电脑进行美术学习,学习手段的快速更新,也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活力。美术课堂趣味性大大提升,接收信息成倍增加,课堂互动指数迅速提升,都为学生学习美术创造更多良机。

如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冷色与暖色》,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节日小视频,引导学生对色调进行观察,然后给学生展示风景画,让学生说说表现方式和观感,展示不同季节人们的服饰,让学生具体分析,人们穿戴颜色搭配原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多种图片、视频信息,对相关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很快就形成了共性认知。“节日里,到处是色彩在流动,而且以红色、黄色、橙色为主,给人的感觉是温暖而祥和。”“风景画面中,不同色彩,给人的感觉也有所不同,有的让人安静,有的让人热情,这是冷色和暖色的应用差异。”教师趁机引入教学内容:冷色和暖色给人的感官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从季节转换角度看,人们在夏季喜欢穿浅色的衣服,给人的感觉是清凉,而到冬季,则要穿深色的衣服,为保温考虑,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紧接着学生可以使用软件对画面中人们的衣服进行调色,感受冷色和暖色的服装在不同季节不同节日的视觉效果。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尝试,对暖色和冷色有了全新认知。

教师借助互联网搜集更多色彩方面的信息,给学生提供更多信息感知机会,让学生在对比体验中,对冷色和暖色形成立体认知。学生有一定生活经历,自然能够对各种颜色有敏感性,教师以此展开教学发动,动态化特征显现出来。教学形态的转变,给学生多种感官带来更多刺激,对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更多积极帮助。

二、由平面到立体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美术课堂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教与学有互动,但流于形式,教师从教材到教辅,学生从课本到黑板,整个学习过程是平淡的,平面感觉更为强烈一些。互联网介入美术课堂之后,课堂教学发生巨大变化。学生学习不再局限教室之内,互联网让学生见识更宽广的美术世界。教师教学情境设置立体性、教学互动多样化、教学训练实践性,教学维度的快速拉大,让美术学习渐入佳境。学生见识更为宽广,学习认知更为鲜活,学科能力更为牢固。

学习《车》相关内容时,教师先利用网络搜集车的发展史相关信息,然后利用动画视频对车的外形特点进行直观介绍,并要求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对车的知识进行集中检查。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将学生关于车的作品进行搜集,传递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说说对车的认识。学生按照教师引导,对丰富网络信息进行观察、体验、感知,自然形成车的概念,建立车的特征意识。为让学生对车有更丰满认识,教师让学生自行画出一辆特点鲜明的车。学生开始行动起来,教师跟进指导,并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师示范的微视频,对画车的步骤进行分解,让学生遵循媒体提示方式展开操作。

教师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渗透网络信息,给学生带来丰富信息参数,让学生在信息整合中展开实践操作,逐渐建立车的概念和特征认知。学生对车比较熟悉,教师借助网络搜集更多信息展开视觉包围,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让学生顺利掌握车的特征,并能够借助画笔画出有个性的车。

三、由他教到自学的转变

常规教学中,教师说教成为常态,即使有互动学习,也由教师布设学习任务,或者是投放讨论话题,让学生展开目标明确的学习活动,教师遥控意识强烈,教学始终围绕教师指挥棒在转。互联网进入美术教学课堂,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秩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可以利用电脑手机展开个性化自主学习,教师无需再进行详细讲解,学生也能够借助网络多样信息进行针对性学习,并实现认知的自然内化。微课、翻转课堂的盛行,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在教学《鱼的纹样》时,按照传统教法,教师需要利用点线面进行勾连,以及色彩的搭配,让学生掌握画鱼的方法。网络时代,教师教法改变势在必行,不是通过手工操作进行展示,而是借助网络和媒体进行直观展示,让学生更清晰认知相关技法的运用。首先,教师利用视频,对各种画法进行直观展示,给学生带来清晰的操作路线。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学习进展顺利。其次,教师利用联网契机,为学生现场搜索相关成品画样,给学生提供学习观摩的机会。学生对这些画样进行互动讨论,教师适时给出引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画法,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丰富活力。最后,教师为学生布设电脑作画训练任务,让学生借助家庭电脑,利用电脑软件,设计绘制鱼的纹样。学生根据教师引导,都能够顺利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探究学习,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浓重起来。

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对学生进行信息“轰炸”,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课堂教学进展顺利,学生自主学习思维顺利启动,通过观察、搜集、整合、互动、归结、操作,形成学习技能,顺利完成绘画创作任务。美术课堂教学有自身学科要求,教师从信息角度展开教学突破,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发展契机。

四、由独立到合作的转变

网络互动平台的构建,对传统教学固有模式形成冲击,学生学习不再是个人行为,需要融入到集体之中,借助集体智慧,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度发掘,对实践性学习任务进行互动性感知体验,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更为多元而立体。特别是网络互动平台的构建,给学生和学生家长展开互动交流提供便利条件,教师也可以借助互动平台,给学生布设学习任务,与家长展开多种交流,投放学习信息,展示美术作品,进行学习评价,将合作学习进行到底。

由独立到合作,这是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更是教学思想的升华。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需要,对教学互动形式进行筛选和优化处理,以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在教学《门窗墙》相关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门窗墙,让学生了解其材质、风格特点,然后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搜集,找到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门窗墙图片信息,让学生展开分析解读,并要求学生进行学科讨论,对这些门窗墙的风格和造型色彩等内容进行分辨,特别是引入国外的一些案例信息,让学生眼界大开,课堂互动气氛渐渐形成。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与学生展开多重互动,发表个性观点,对学生形成更多知识支持。教师征求学生意见,挑选最为代表性的图片信息,展开重点观察讨论,课堂学习氛围热烈起来。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