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阶段,为了不断提高我校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给青年教师一个互相交流、探讨、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借着基本功比赛和督导评估的契机,语文教研组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继续行走在“新教学”课例专题研究的教学之路上。
张可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这是小朋友初次接触到的一篇文言文,其中最难的还是句读和节奏上的把握。张可老师通过示范引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诵读记忆,并回归古代书简的形式让学生感悟文言文的特点。最巧妙的还是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庭院的主人听闻发生了意外,立刻想来找在场的小朋友了解情况,实则是在引导孩子们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述“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这样更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老师便成为了最好的“摆渡人”。
房程老师呈现的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教学中,房老师巧妙设计词串,通过生词让学生了解课文主要人物和基本信息。她教学最大的亮点就是以读为主,通过品词析句,引领学生掌握概括故事内容的主要方法,并把几个故事串联成课文的主要内容,很好地落实了常态语文教学——真实、朴实、扎实。
杨丹慧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一课,作为习作单元的第二课,杨老师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融为一体:先和学生梳理文章写作顺序,揭开“写清楚”的密码;接着引领孩子真实感受爬天都峰的困难;然后抓住本课特有特点,聚焦第二自然段,深入剖析作者的心理感受,巧妙抓住读写结合点引导孩子写作。整堂课,杨老师立足单元习作,前后贯通,品读文本,把握语文要素有效表达。
虞明珠老师执教一(9)班《青蛙写诗》一课,虞老师以一年级小朋友每日晨读时所诵的儿歌与古诗入手,切入课堂,以青蛙合唱团为情境,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表现出低段课堂的活泼有趣,让学生在学习、游戏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标点符号的基础知识。
好课锋从“磨课”出,精彩缘自“苦磨”来。集体教研,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每一次打磨都是一次提升、一次成长。教研还在路上,华润青年教师会进一步深化“新教学”素养为本的单元教学理论研究,有效进行大单元任务群的设计,创设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让润娃们进行深度学习……让我们一起静待化茧成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