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本工作室将以“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主题的课题研究为工作重点,利用“教师发展工作室”平台,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指导、辐射”作用,在认真思考和合理安排的基础上提升工作室内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我区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深化。
一、工作目标
(一)架构工作室整体运营模式
1.以微信公众号“刘宝杰英语工作室”及时发布工作室动态,逐步完善资源库建设。
2.以“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管理办法”为考核标准,扎实开展活动、认真完成规定的量化指标,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丰富研究成果。
(二)推进工作室成员养成计划
1.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推进工作室研究进程, 继续探索“以学习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2.依托《工作室成员研修手册》和成员预期成果表,指导成员完成三年发展规划、学期成长计划等,加强过程性管理和专项培训指导,促进成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
3.根据市区小学英语学科教研训工作计划,采用公开课、研讨会、专题讲座、读书沙龙、观摩考察等活动,分享优质教育教学理念,突破学科关键问题,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二、工作内容
1.制定研修计划
认真学习工作室相关文件,领会精神,明确工作室研究方向、工作目标,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工作室领衔人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每位成员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三年发展规划、学期计划和学期预期成果等,提升成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工作室内涵。
2.注重系统学习
时刻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深入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每学期研读1-2本专著,做好读书笔记,每月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或案例分析,并定期在工作室网络平台交流发表,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工作室成员力争每学期撰写一篇论文,在市级及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或发表。
3.开展教研训活动
(1)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英语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领衔人以课例分享与理论指导的方式指导成员在成员校内开展课题实践研究,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方式交流、分享和检查阶段性情况,汇编成员的课题研究成果。本学期12月底收集整理第一阶段过程性材料,完成第一阶段课题阶段总结,布置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内容。
(2)加强与省、市、区名师工作室联系,积极组织成员外出考察学习,要求成员积极撰写学习报告,努力探索教师发展工作室管理新模式。
4.加强辐射推动
(1)发挥教师发展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指导、辐射”作用,根据领衔人和成员协议扎实开展帮扶计划。领衔人带头做师傅,根据成员所在片区和不同的发展需求形成不同主题的研究小组,在教学相长、互学共进中提升研究效益,加速自身成长。
(2)定期到工作室成员校了解成员工作状况,取得成员校学科负责人的支持,定期开展城乡牵手,送教下乡,传播先进理念,在牵手行动中发展素养,提升审美,在学习中不仅增长专业技术与本领。
5.关注过程性评价
工作室每位成员认真学习《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管理办法》文件,在工作室、成员学期计划和预期成果的基础上鼓励成员主动作为,在成事中成人,领衔人按照考核评价内容、要求及标准和成员的参与情况,对成员进行跟踪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