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小召开学生睡眠管理听证会
小学生也会有睡眠障碍?
别不信!
如何优化学生睡眠管理?
专家、教师、家长、学生,
一起来支招!
2021年3月24日下午,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召开了一场事关“睡眠”的听证会。听证会上,老师、学生、家长、专家对学生睡眠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此次听证会由王燕副校长主持。
现状出发,制定指南
听证会现场,李伟平校长首先阐述学生睡眠现状。先前,学校已对一至六年级学生3030名学生进行睡眠状况问卷调查,从调查数据来看,我校学生睡眠质量的整体情况要优于《2019年中国儿童青少年睡眠健康白皮书》中的近八成青少年睡眠不足的情况,但是仍有近4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的现象。之后,李校长总结了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
根据现状,陈旻副校长从学校、家长、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关于学生睡眠管理的指导意见。
此次听证会还邀请到了各个年级学生代表,请他们根据自身情况说一说实际的睡眠情况以及听取他们的想法。
交流现状,分析原因
教师代表王冬梅老师结合所教学生情况提到:学生睡眠差异大。小学也存在睡眠障碍的孩子。
金建雯老师从综合实践学科的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她在发言中强调睡眠管理对学生的重要性,作为综合实践老师,会带领学生进一步深入对睡眠问题的研究。
江立成老师从学生的日常中关注到学生上午与下午不同的精神状态,指出睡眠不足使得孩子容易疲累,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状态。
薛娴老师结合低年级学生情况来谈,指出学生晚睡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疲于兴趣班和课外作业,低年级孩子容易缺少安全感,孩子一个人睡觉会害怕,这也是造成孩子晚睡的原因之一。
各个家长代表也分别就自己孩子的睡眠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二年级家长代表沈珈好对学校的指导意见十分赞同,通过与同班级家长的沟通,她总结出“学校在减负,家庭在增负。”同时,因为家长工作关系很可能晚归,家长的作息也在影响着学生的作息,家长要及时调控学生睡眠时间。
家长代表石瑛认为,由学校来推动孩子睡眠管理,能提升家长和学生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养成按时入睡的好习惯。
此外,在场的媒体记者也针对自己关心的问题如孩子们上床之后还有多久可以入睡、家庭中如何更好地落实睡眠管理等和孩子们、家长们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专家引领,指明方向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负责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王苏弘博士表示,造成学生睡眠问题的原因很多,竞争压力大、睡眠习惯不良,饮食习惯不好等,学校对学生的睡眠管理进行研究和推广,可以减少学生的睡眠问题的发生。
常州市卫健委妇幼健康处处长董兰认为,局前街小学把睡眠习惯的培养引入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培养健康身心有很大的益处。建议学校能开设相关课程,邀请学生现身说法,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睡眠认知。
长期从事心理健康咨询的孙和英在会中强调:从长期的心理咨询经验来看,孩子健康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小学这个节点关注孩子睡眠健康不仅有利于当下,同时对于他未来乃至成年后的生活都会产生影响。
校长李伟平表示,学校将学生睡眠情况纳入学生体质监测的范围内,并与期末龙娃评比相结合。听证会后,学校将对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听取更多学生、家长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等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后,学校会进行宣传教育、经验交流,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