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局小教育集团语文教研活动:春意正盛,教研花开
发布时间:2021-03-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亢亢 杨丽铭

阳春三月,燕语莺啼,鸟语花香。2021年3月24日上午,教研组关于“基于统编版教材提升语文关键能力的研究”系列活动由一年级和六年级拉开序幕,全体语文老师分校区参与了教研活动。

中山校区

刘花老师执教的《树和喜鹊》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很好地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以读促悟,紧扣“只有”为理解下文的“孤单”作铺垫。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与语言表达相结合,切实做到文本的内化与表达。想象场景,从儿童视角出发带领孩子们走进喜鹊的一天,引起共情。

评课环节一年级备课组的俞婷老师从三个“有”的角度来分享。一、心中有数: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二、手中有法:难理解的词语用情景创设等方法,引起孩子们的共情;三、目中有人:刘老师的课堂是充满温度的,孩子们是幸福的。紧接着二年级备课组的王玉梅老师表示听了刘老师的课受益匪浅。刘老师细致的指导渗透进字词、朗读、文章脉络之中,结构清晰,让孩子学有所得。

最后,卢赟主任对此次活动做了总结。卢主任指出:刘老师从利用插图、文本把握、结合习题角度充分利用教材、活用教材,给老师们做了榜样引领。一次教研一次成长,卢主任激励备课组的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用教材教与学,深入教材研究,扎实推进教学。

本部校区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棋”引出话题,知道“下棋”也叫“博弈”“对弈”;从形象的古文字中窥得“弈”的奥秘,李老师在开课伊始便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也奠定了文言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基调。行课过程中,李老师更紧扣文言教学的根基,正难读的音,抠典型的“之”,在朗读与释义中润物无声地渗透“断句”之法,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断句,习得文言文朗读的“密钥”,更通过对文章最后问题的思辨,明晰“不同的学习态度带来不同的学习结果”的道理。而将《学奕》与《弈秋败奕》进行归类比较,在学生已有类文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文言类文的尝试,无疑是更大的挑战。通过同中读异,异中读同,引领学生探寻“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有效途径,从一篇到一类,从阅读到习作,李钰老师为大家呈现了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言意兼得”的思考。

备课组长沈洁老师就“类文教学中语文关键能力提升”进行了组内研究分享。她以李老师的《学奕》为抓手,从“单元整体结构安排”阐明该文的地位与价值,从“有效取舍”的视角分析了李老师在教学方法上 “取”与“舍”,学生的“得”与“失”;立足“类文比较”及“教材重组”谈了一组文言对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转化路径。进一步明确了“这样组文”“这样教学”的初衷与意图,呈现了六年级备课组依托文言类文提升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在评课环节,戚秋月主任评价该课为:初步形成了文言文教学的方法结构;课文成为了语文能力提升的载体;读写成了提升能力的抓手;姜明红校长肯定并赞扬了六年级组在类文教学上不断求索的精神,同时也提出对文言文教学的建议:应更突显文言文“字”“句“篇”理解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应同时注意“情趣”与“理趣”的结合。风格迥异的评课也促进了老师们对这一新课型的新思考,受益良多。

教研有道,探索无涯。每一次合作、每一次的专业探究,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得以加强。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激起更多语文教学智慧的火花;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一场教学研讨都如一场“博弈”,只是没有“胜负之分”,只有“智慧积淀”,在这不完美的艺术中不断促进每个孩子语文能力的提升,只为让孩子爱上语文,让老师爱上语文教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