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进入期末复习阶段,如何“温故”?又能知哪些“新”呢?这便成为了局小语文组探讨复习课的切入点和目标指向。在备课组成员共同研讨的基础上,由经验丰富的老师执教,努力让“温故”方式有创新,“知新”层次有提升。
一年级
一年级的卢赟老师执教了复习研讨课——《字词游乐园》。卢老师带领孩子们勇闯汉字王国,通过设立关卡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趣味活动中积极思考,复习了一年级上册所学的生字。
第一关,卢老师用“变”字巧设关卡,对含有“口”的汉字进行了系统复习。 第二关的主题是“似”,卢老师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让他们总结出了每对相似字的异同,并尝试自己找出了几组相似的字,扎实地锻炼了孩子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最后一关,是孩子们熟悉的找反义词关卡,卢老师先出示了生字表中的一些字,用开火车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说出了它们的反义词,并对其中易将反义词混淆的字进行了解析,接着,她又鼓励孩子们自己去写字表中找一找,看看还能找出几对意思相反的字。
这一堂妙趣横生的语文复习课让孩子们在有趣的闯关游戏中扎实回顾了一年级上册课本中的生字,课堂环节紧凑,板块清晰,开放性强,给一年级备课组成员带来了新的启发。
二年级:
二年级的邵佳丽老师执教了复习课《冬的世界——字词综合复习》。邵老师以冬为主线,将本册书中学过的与“冬”相关的词语、语句、古诗进行串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动物冬眠方式、雪后活动的看图写话等内容的补充,帮助学生在唤醒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年级:
三年级的复习课《非连续文本的阅读策略》由戚秋月老师执教。在编写复习材料时,三年级的老师们考虑到文本组合的方式要多样,有图画和文字,有图片和表格,有文字和表格等等,尽量让孩子全面了解非连续文本的不同类型。在文章内容的选择上,老师们尽量做到给孩子更多的人文滋养,有垃圾分类、书包重量、感冒请假吃药、垃圾食品、青果巷等孩子耳熟能详的题材,并跟孩子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节课下来,在说说、写写、练练的过程中,师生不知不觉地总结出五条可操作性很强阅读的策略,确确实实提高了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
四年级:
四年级的金明珠老师以“提升学生概括能力”展开复习内容。课堂上,金老师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谈概括。紧接着,金老师结合同学们的回答,提炼出概括的原则:完整、通顺、简洁、明了。在充分认识了概括的基础上,师生集思广益寻找概括的巧办法,如:摘句归纳法、合并归纳法、取主舍次法等。课的最后,同学们借助几篇短文进行概括练习,真正让方法落地,内化于心,让学生在这样一节扎实的复习课中学有所得。
五年级:
五年级的郭苏珺老师执教了复习课《专项能力提升——概括篇》。在复习课上,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三种类型的概括练习,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概括策略。首先,进行了听力填空部分的概括练习,培养学生做听力题的习惯,速记关键词,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接下来,进行了新闻标题的概括练习,培养学生用同意归并法概括出关键词,从而形成简洁的新闻标题;最后,在阅读中,进行段落的概括练习。通过找主要人物的中心事件,用同意归并的方法,简洁概括。
六年级:
六年级的沈洁老师执教了复习课——《走进人物内心》。沈老师以一道小型语文竞赛题目切入,带领学生去感悟人物语言从而洞察人物的内在品质,感受人物形象。小说是借助揣摩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较好的文学载体。沈老师以《穷人》这篇小说为例,引领学生抓住人物内心独白洞察人物情感,从而体会人物形象。最后,沈老师抓住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契机,让学生对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人物的神态动作加以细细体悟,要求学生结合人物动作、环境、背景更准确全面地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对人物形象有一个丰满的认识。
翻转课堂,提高复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乐学、会学;变换形式,提升复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生梳理重点,聚焦难点,再现“模糊点”;整合单元,呈现复习的结构性,用图表或文字总结知识线索,为学生自主复习导航。语文组的老师们精心设计的一节节复习课,为期末复习打开了新的思路,使期末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给学生们的留下了一段别样的学习体验。
撰稿:花琳 各备课组
摄影:各备课组
审核:高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