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常州市“许嫣娜乡村教师培育站”第八次活动在横林实验小学举行。活动由培育站导师许嫣娜校长主持,李梦婷、纪淑骅两位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课堂展示,培育站全体、华润小学和横林实验小学部分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李梦婷老师执教二上课文《雾在哪里》。李老师抓住“雾在哪里”这个问题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文段对比让学生了解文本构成特点,阅读方法指导到位。同时,李老师紧扣低段识字教学特点,她结合本课生字特点,以形声字教学,理解性组词,自主生字识记等各有侧重的识字教学让生字教学扎实有效,使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不断增加。
纪淑骅老师执教了三上《司马光》,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小古文,纪老师围绕“感受文言文特点,学习读懂文言文的方法”这一主旨,第一环节设计了多种方式的朗读,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划分节奏读,这层层递进的指导为初步理解古文朗读做铺垫。第二环节解读文意,纪老师采用由扶到放的指导方式,以古文第一句为范例,引出古文字意理解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方法自行解读古文的第二句的句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最后纪老师抓住“戏”“登”这两个关键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丰富故事。
课后,全体听课教师就两节课展开研讨。仲桃老师认为:李老师教学环节设计精妙,课堂自然,学生能很好地融入课堂。识字教学各有侧重,识字有方。房程老师认为:纪老师的课非常扎实,教学有法,指导有方,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最后,许嫣娜校长对这两节课作高位引领,她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关键词,统领文本,创设课堂教学大情景;注重教学设计的逻辑性,给予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空间和表述机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这次活动让老师们感受到扎实的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许校和两位老师的精彩点评也让在场老师深思语文课堂的走向:语文课堂的开放性,更注重学生生成的课堂,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