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冬意正浓,屋内暖意融融。2020年11月25日上午,局前街小学中山校区低年级语文老师们一起走进翁雨婷老师的课堂,感受儿童诗《影子》的奇妙想象。本次活动还迎来了天宁区教研员王勤老师。
翁雨婷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影子》。本课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单元设计背景下组织的以有趣的影子为主题的活动。课堂中翁雨婷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影子会变化,是黑的,形影不离的三个特点,期间运用多种方法随文识字,并将有趣的游戏情境融合其中,学生轻松理解方位“前后左右”。课堂层层推进,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想象能力,丰富语言积累,给各位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秋婷老师代表一年级备课组对此次主题活动从设计初衷、设计意图、课程内容进行了详实的汇报。设计内容从四个活动指向深度学习:第一,生活中的影子。让学生们在操场上“找影子,影子秀”活动中,激发学习影子和创作不同的影子的兴趣。第二,课文中的影子。教学中注重对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识字方法的渗透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与表达,激发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喜爱。第三,绘本中的影子。绘本图文并茂,是孩子们喜欢的读物。据此老师们为孩子选择了《影子是我的好朋友》《走开,大黑兔》。在绘本阅读中了解影子的产生条件与变化原理,更好的促进对课文《影子》的理解。既有科学知识,又有浓厚语文味儿。第四,传统文化中的影子。皮影戏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也涉及到影子成像的知识。在观看皮影戏的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这些活动的呈现凝聚了一年级语文备课组老师们的智慧,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成长。
评课环节,一年级备课组的周亢亢老师用三个“有”评价了翁老师的课堂。第一,话题有趣。《影子》是一首有趣的儿童诗,既贴近生活,又充满童真童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第二,活动有序。翁老师围绕“前后左右”运用多种方法指一指、拍拍手、说一说环节设计简单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整个课堂的呈现也从踩影子游戏到课文中的影子、手影、皮影戏,设计严密十分有序。第三,语文要素有落地。翁老师在课堂中贯穿了语文要素“想象”,并且充分利用了课文插图帮助孩子现象。
其次,二年级组的李燕老师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李老师肯定了翁老师在课堂中多样朗读中的有效指导,其次在情境之中的语言运用。李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如果能够在教学中抓住“形影不离”的特点,将“我”也融入到课堂中,学生对影子会有更深的理解。
天宁区教研员王勤老师说这是一节有设计美感的课堂。课堂的呈现体现了老师的精心打磨。王老师引用薛法根老师提出的好课标准“三个好”:教得好,学得好,考得好中的“教得好”评价翁老师的课堂。王老师强调课堂中最大的亮点是方位教学,翁老师从引导学生发现影子的有趣到影子在不同位置的变化,接着在游戏中感知“前后左右”,最后用语言表达“前后左右”,融合了情境教学,让孩子的思维外显。之后,王老师还为年轻老师们送上了智慧锦囊,利用好书上的笔顺表资源;教生字时编好小口诀,使教学评一致,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最后,卢赟主任对此次活动做了总结。学校响应全区新教学的号召,迅速进入了研究的状态。为了这次课堂有良好呈现,前期一年级组的语文老师们针对这堂大单元课多次进行开会讨论。对于这次新教学试水,老师们还有许多地方值得继续思考。卢主任提出,要打破单篇教学固有思维,站在单元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打破原有教学方式实现新的突破。相信勇于挑战的局小老师一定能在新教学领域取得新的收获。
在新教学探索道路上,我们都是实践者,翁老师精彩纷呈的课程给与了老师们许多启发和思考,这是老师们的幸运,也是学生们的幸运。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有更多凝结教学智慧的课堂呈现,让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审核 | 卢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