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局小语文组教研活动:基于深度学习的统编版教材结构化教学课堂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俞文婕 许颖斐 沈洁

本学期,语文组将研究主题聚焦于“深度学习”“大单元结构化教学”和“统编版教材”等关键词,在前期学习“深度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各备课组进行了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思路的展示。基于之前的研究,全体语文老师继续深入课堂,挖掘教材的价值点与学生的生长点,寻找新的提升点。

聚焦研究结构化开展课堂新实践

10月28日上午,中段的老师齐聚2201室,共同参与“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活动研讨。花琳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大自然的声音》。花老师以聆听各种大自然的声音导入,初步引入了“拟声词”的概念。在初读中让学生画出课文里所描写的大自然的声音,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接着通过读两组词串,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拟声词的节奏感以及大自然声音的美妙,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精读部分花老师重点讲解了第2自然段风发出声音的特点,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种形式朗读、同桌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浅出地使孩子们体悟到微风的轻柔与狂风的雄伟。整堂课教学要点明晰,课堂过程流畅自然。

随后,三四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就教学内容展开了研讨,老师们针对教学设计、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等展开了热烈地评课研讨。倪婧老师认为花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在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结构,抓住中心句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了对第二小节“风的声音”的理解与品读,将本单元的核心任务——体验自然的妙趣,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落实得非常到位。钱华梁老师提到花老师教学设计严谨,素材丰富,纵观整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教结构、品朗读、读中写。沈花老师和丁玉平老师也就“深度学习”到底指向何处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线上线下齐分享思维碰撞新成长

高年段的语文老师以年级为单位,认真学习了常州市教科院精心准备的语文统编版教材培训资源包。

上午五年级语文老师齐聚一堂,认真收看任丽芳老师的录像课《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篇幅不长,内涵极为丰富。任老师用排列词串梳理结构的方式熟练老道,尊重了文本语言的特点,顺理成章。抓住主要问题解锁课文,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在默读批注中,学生了解了文章对照的写作手法。随后紧扣单元要素,展开资料交流:学生搜集资料介绍辉煌的建筑蓬岛瑶台和武陵春色;老师用文字、视频等资料介绍辉煌的文物珍宝,回顾圆明园的毁灭、聚焦今日的残垣断瓦,通过对照的方式让大家把惊叹与痛惜两种情感体会得淋漓尽致。练笔时,让大家针对两种观点“重建观”与“废墟观”展开思考说明。整节课既有情感的认同,又有理性的思考,上出了历史的厚重感!

课后同组老师进行了评议,大家都非常佩服任老师情理并重的课堂教学风格,并针对课堂出现的大量资料作了仔细分析、同步搜集与智慧分享。

全体六年级的老师集中学习了杨老师执教的《月光曲》。杨老师老教材新教法,使我们对这部编版教材有了深刻的认识。老师对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落实,对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策略的渗透都让我们受益匪浅。教学中学生亲历语言实践的过程,获得语言的发展,情感的提升是我们以后教学的方向。

随后,六年级的老师们就这节课进行了评课研讨。李钰老师认为这一课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而展开,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为学生创设了月光般静谧的课堂情境,学生深入感受音乐背后的画面,从感悟到写,层层深入。杨咏老师则觉得教师能关注教学的层递性,使学生亲历语言实践的过程,获得语言的发展,情感的提升。作为统编版教材教学路上的新手,我们一路摸索,一路学习。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未来的日子一定会一路花香。

摄影:王杰 王瑞芳 沈洁

审核 :花琳 高羽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