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寒意渐深,然而班主任们研究的热情丝毫不减。为进一步挖掘节气的品格,探寻节气文化育人价值的实施路径,12月23日,薛娴班主任发展工作室的成员们在薛老师的带领下齐聚解放路小学,共同参加主题研究活动。本次活动由郑娜老师主持,天宁区教育局陶建平副局长,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袁文娟主任、祁馨老师,解放路小学蒋琳校长、沈波副校长也莅临现场,共同参与活动。
一、多彩活动 引人入胜
解放路小学印琴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主题为《我们一起过冬至》的活动。活动以红领巾电视台的形式,由队员们分组自主展示冬至文化。科学小队探秘节气特点,吟诵小队吟咏节气歌谣,领巾小队寻访冬至美食,动感小队玩转花样绳操,暖心行动圆梦西部少年。队员们各有特色,边玩边学,辅导员适时引导,寓教于乐,并结合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引领队员生长,智慧、合作、健康、感恩、会生活、爱生活的品格也不知不觉沉淀于队员心间。
二、高位引领 智慧分享
现场活动结束后,印琴老师进行了及时的反思与重建,薛老师引领工作室的伙伴们积极参与评课,给两位老师提供了启发和建议。随后,袁文娟主任和祁馨老师分别对活动作出了高位引领。袁主任高度评价了工作室成员对于节气文化在学生品格培育上进行的深入详实的探索,也肯定这样一种专业研究在区域内的良好辐射作用。袁主任也肯定了印老师的精心设计,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多样化的节气资源促进学生生长,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改策略。袁主任还指出,节气文化博大精深,用节气文化资源来策划活动要有价值的判断和选择,并基于以下依据:首先要与学生的生活、生长、兴趣相关相近,实现资源育人价值最大化;其次要结合节气特点,既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也要促进学生思维领域的生长;再次还要在节气文化的背景下确定有意义的主题,围绕主题来寻找资源、设计活动。袁主任还强调,不能依靠一个活动呈现所有资源,可以将活动序列化、长程化,增强活动的仪式感和深入性;更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形成一定的研究。袁主任还对班主任们提出了要求:增强资源意识,保持敏锐视角,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理论,及时收集整理,为更好的开展活动储备力量。
祁老师也肯定了工作室的研究对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提出三点有针对性的建议:首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各有特点,冬至作为冬日的重要节气,可以围绕“藏”开展丰富多元的展评活动,为来年积蓄成长的力量;其次,拓展活动形式,从与家人、伙伴、西部孩子的交往进一步体现情“暖”冬至;最后,要从一个小队的分享中形成示范引领,从而促进全班同学的参与、互动和思考。
三、节气讲座 精彩纷呈
随后,北郊小学的张逸老师、华润小学的陶红叶老师和博爱路小学的郑娜老
师带来了三场精彩的节气主题讲座。张逸老师以《互+背景下“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的研究》为题,详细阐述了互+背景下节气校本课程的内容架构、实施路径、精彩活动和实践成果等,给伙伴们打开了节气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新视角、新方向;陶红叶老师以《以节气活动蕴班级文化》为主题进行分享,把节气活动核心概念的界定、多彩活动的创设、活动育人价值的挖掘以及班级建设中的案例故事娓娓道来,让伙伴们耳目一新;郑娜老师立足前沿,将节气资源与劳动教育融合,将透彻的理论研究与扎实的实践探索融合,为伙伴们带来了一场《二十四节气非遗资源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研究》讲座,启发了伙伴们的新思考。
今天的工作室活动在关怀生命成长和辐射教育智慧中前行,一路精彩,一路芬芳,期待下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