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传承”为经,“砥砺”为纬,擦亮天宁小语名片 ——记天宁区低段教学现场会暨拼音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10-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云舒







秋,是生命的沉淀,是思绪的静美。金秋十月,天宁区一年级语文老师、新教师、各学校语文学科责任人、教研组长相聚常州市华润小学,参加天宁区低段教学现场会暨拼音教学研讨活动。天宁区小语研训员王勤老师、华润小学许嫣娜校长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大家观看了由浦前小学许晨老师和凤凰小学朱佳丽老师分别执教的习惯养成课——听说和写字。许老师用现在大力提倡的粮食教育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进行有情有趣的听说训练,带领孩子进入神奇的活动之境,把学习变成了富有情趣的游戏,变成了适合儿童生命成长的教学生态。在说话训练中,许老师对一年级孩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且细化的要求:说响亮的话、说完整的话、说不同的话。这些要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在情境中经历了一次记忆深刻的拼音之旅,在师生、生生对话中习得常规,养成习惯。

朱老师的课堂中引入了孩子们喜欢的孙悟空,创设 “跟着悟空去闯关”的游戏情境。朱老师用儿童式的语言与孩子对话,创编写字口诀歌帮助孩子们明确了生字的位置、大小、笔顺,助力一年级孩子养成读帖和认真写字的习惯。教学中像“金耳朵”、“亮眼睛”这样有趣的评价语言穿插其中,使整节课趣味横生、创意无限。

接着,华润小学的谢可欣老师现场执教了一堂拼音复习课《树的故事》。谢老师将拼音与故事巧妙融合,让整个教学过程沉浸在绘本的情境当中。黑板上精湛的大树简笔画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到了情境中去,而后跟随着字母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拼音之旅。谢老师在故事情境中突破拼音字母的难点教学,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还增添了趣味性。同时,在教学中谢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将拼音与游戏融合,让学生通过动一动、变身、猜一猜等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

之后进入研讨交流环节,北环小学的沙可主任认为这三节课就像一个窗口,让人看到一年级的老师俯身细听、以身示范,带着孩子们用耳听、用脑想、用心记、用手做,把全身心的感官和思维全都调动起来。她相信我们在金秋把习惯的种子种在孩子心中,来年春天我们定能收获更精彩的课堂。

龙锦小学的李军玲校长细致地点评了谢老师的拼音复习课,高度赞赏了谢老师的教学智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的融合:一是拼音与故事的融合,二是拼音与游戏的融合,三是拼音与教材的融合,四是拼音与识字的融合。在整节课里,学生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个体思维在不断碰撞,最终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不失为一节好课。

许嫣娜校长首先对这三节课表示高度赞赏,三堂课共同呈现了低段教学和拼音教学当中一直坚持在走的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基于主题的情境创设,第二个方向是低段教学要坚持基于习惯的养成,习惯不在于某一堂课的教,而在于日常的积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积累。许校长还以自己培养学生习惯养成的做法为例,落地的指导带给老师们很大的启发。

最后区小语研训员王勤老师对此次研讨活动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与总结。王勤老师紧扣一年级语文教学中“习惯”“拼音”两大关键词,给在座老师指明了“习惯要入格、拼音要激趣”的大方向。王老师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认为这三节课都很好地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凸显了低段教学的情趣性、体验性和过程性。“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王老师希望各校教研组借这次现场会的契机,在平时教学中开展落地式的研究,让课堂发生改变。此外王老师还就习惯养成和拼音教学提出了建议,希望大家落实习惯养成“细、严、恒”,明确拼音教学“工具性”,用好集体智慧“资源包”,在传承中创新,让改变成为一种习惯,让语文课变得有意思又有意义。

    此次活动又一次为年轻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相信在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下,我们天宁小语人会用自己和团体的智慧、努力以“传承”为经,不断砥砺奋进,迎来更高层次的发展与提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