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工作室>>李波教师发展工作室>>文章内容
天宁区李波教师发展工作室举行“互联网+范式发展与应用”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05-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波

5月28日上午,天宁区李波老师发展工作室在局前街小学亮吉楼2201室举行了疫情之后的第一次线下研讨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区内“互联网+”项目学校相关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第一版块:“凝练、好懂、有用”的论文写作培训

本次活动特意邀请天宁区教研室于纯老师前来进行理论研究方面的指导与培训。于老师先是通过微信互动和现场询问的方式了解老师们的真实需求,然后以《教师课题研究的相关写作例谈》为题作了一次专业的讲座。首先她对教师当前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两点重要建议: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使论文观点与时代相匹配;二是要作好内容的选择,使观点与内容契合。她还就论文如何不遭受10秒钟厄运”给老师们支招:即从他人写作中学习、用好一些管用的小窍门,把好论文各部分质量关等。提倡教师工作室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合作,互批互改,也可以凭借语文老师的语言敏感度为自己的论文增色。接下来于老师以多篇经典论文为例,分别围绕“写作构思”、“排版技巧”、“规范撰写摘要关键词及引文”等一系列问题,分享了诸多实用、好用的写作小窍门,还公开了她精心收集的期刊杂志投稿信息。一个多小时的精彩演讲紧紧吸引大家的目光,让所有人享用到一场五星级的“精神大餐”。局小副校长王燕老师带领工作室全体成员一同聆听于老师的精彩讲座,高度评价这是一场“凝炼、好懂、有用”的报告。

第二板块:真实有效、互动生成的“范式发展与应用”交流

接下来李波老师进行了另一场讲座《依托科学项目开展“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与应用”研究》。作为2017年江苏省重大前瞻性项目“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项目领衔校负责人,李老师在互联网+项目研究中颇有心得。她首先以时间为线索详细阐述了“互联网+”项目从2017年到现在的研究与发展状况;向大家传达了区文教局申报“互联网+范式应用与发展”项目研究情况、重视程度等;介绍了与项目有关的一系列方案与文件、会议精神;带领大家共同明确了未来本工作室成员所要完成的互联网+项目研究任务。对于如何开展项目研究,李老师也进行了一番认真思考。她先是通过知网对近五年来“教育”“互联网+教育”“小学科学”“小学科学互联网+教育”等关键词进行了信息检索,以直观形象的统计图表对“互联网+科学教育”研究前景进行了客观分析与预估。还谈了最新结合疫情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心得。最后针对工作室年度目标和研究重点分享了五点实施策略。

作为科学“互联网+”项目示范校或实验校,红梅实验小学、朝阳二小、雕庄小学、香梅小学分别指派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座谈并发表了各自对项目的理解与研究计划。朝阳二小钱芸老师作为资深科学教育者,提出利用身边的交互平台、QQ等组建年级为单位的科学探究项目组,通过简短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指导,全方位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红梅中心幼儿园李雅萍园长亲自带领五位骨干老师参与本次活动并围绕“范式的发展与应用”发表了自己的亲身经验与新的见解。亲切友好的交流互动拉近了大家彼此间的距离,也使大家对未来的研究前景充满期待。“成事成人”的理念感染着每一位教师,让大家觉得研究工作并非遥不可及也非充满艰辛,而是可以为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