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抗击病毒的寒假,我们这么过
发布时间:2020-02-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艰难的时刻。疫情当前,局小教育集团的老师们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寒假建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保护好自己,“宅”在家里不失为一种贡献,做些普通人能做到的一些事,就是这个春节最不普通的做法。

 

更执著地“好为人师”

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严峻性和复杂性,今年的寒假变得有些特别。作为一个小学老师,平时经常被家里人善意地戏称——好为人师,在这个特别的寒假,我更执著地“好为人师”。

积极地宣传抗病毒措施。疫情一发现,我通过“学习强国”“化龙巷”“今日头条”等APP了解疫情的发展状况,及时向家里、群里的亲朋好友普及知识,特别是年纪较大的婆婆、妈妈,减少她们的恐慌情绪,关照她们尽量不出门,出门要戴口罩,天天打电话跟她们解释不回去的原因;动员家族的其他成员及早取消大大小小的聚会和宴请;积极响应学校工会的倡议,向灾区人民献一份关爱之心。

热情地关心我的学生们。我协同家长一起排查学生有无湖北人员接触史。听到一些家长说孩子们在家里盼着开学,听说假期延长,有些焦虑情绪,我和学校老师一起给孩子们出“寒假生活指导建议”——延期开学莫心慌,八大攻略来帮忙,及时为孩子们排忧解难。

认真准备新学期工作。我和我的同伴们一起探讨部门工作计划,做好发展规划;认真备课做课件,争取能更加从容地做好新学期的各项工作;舒心地阅读一些书籍:《北上》《牵风记》《主角》《应物兄》等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书籍,滋养心田。

忙着教女儿做菜做饭养花。闲暇之余,我更是“好为人师”地拉着女儿跟我学做饭做菜,从最基本的酒酿汤圆、西红柿炒蛋,到较为复杂的酸菜鱼、水晶丸子、饺子、酸汤肥牛面疙瘩……一一尝试,忙得不亦乐乎。忙着给家里的许多花草修剪黄叶,浇水、换盆、晒太阳,让家里的环境更美好,空气更新鲜。

在非常时期,我更执著地“好为人师”,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坚守,抵抗疫情,耐心地等待春暖花开时刻的到来!

戚秋月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要“接地气”

2020,一个看似甜蜜又圆满的年份——“爱你爱你”,在所有人民的满心期待里准时报到。身后一探,还多了个小“拖油瓶”,没听过的名字,没见过的样貌,甚至还有些不起眼。只是短短几日,这位不速之客竟席卷全国,搞得民怨四起,人心惶惶,却还在叫嚣着要我们尝尝它的厉害。继“非典”、禽流感之后,终于夙愿达成“载入史册”——新型冠状病毒。

比不得白衣天使的冲锋陷阵,也没有气力跟随解放军的保驾护航,认清这个定位:你我都是普通人。普通的人只能做普通的事,比如稳定后方。第一时间取消出行的机票、酒店,多囤些蔬菜以及这个年头最珍贵的年货——口罩。取消一切宴请和聚会,就这么呆坐在家里,上上网,刷刷微博,及时关注最新病毒动态。天天在家出不去,说不闷是假的,想念大喜来的蛋糕,一点点的奶茶,甚至来点五香瓜子也是绝妙的,终归事与愿违。说了这么多,多少有点记流水账的成分在里头,毫无新意。只有一点,在家随你怎么折腾都行,不要出门给别人添麻烦,自个儿安全了,周遭才安全,这个社会才安全。

普通的人只能做普通的事,却也可以提供助力。武汉这个城市身处风口浪尖上,颇有些摇摇欲坠的意味,不知什么时候起,各种捐赠从四面八方涌来。因为个人原因,本人的QQ群有很多,每个群进去都在讨论着救灾问题,平时嘻嘻哈哈的狐朋狗友仿佛换了面貌,正襟危坐又一副古道热肠,像古时候的店小二扬起一块白巾吆喝着“多捐点,多捐点”。这个年头,圈子里的问候语也变成了“武汉现在咋样了?”认识的,不认识的,用普通人的话说,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绳再细也不能扔下一只。此处应当要有个提升,那就回顾一下近年来的历史,用三个字总结——“民族魂”。

普通的人只能做普通的事,别“超纲”。网上流行起这样一个段子来:初一抢口罩,初二抢大米;初三抢酒精,初四抢护目镜;初五抢紫外线灯,初六抢手套;现在初七了,抢双黄连口服液。哟呵装备可齐全!武林外传里有个吕秀才,逢人就是“子曰”,现在有多少人成了赵钱孙李周秀才,只改为“专家说”。昨天专家说这,今天专家说那,可有一点点辨识?等到辟谣了依然众口铄金,顽固不化。虽然咱只是普通人,真假专家总能分清吧,更不能谎称专家吧,不然老了一定是买保健品的那批人了。

如此看来这个冠状病毒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各司其职,各谋其位,普通人能够做好普通的事,已经不普通了

苏惠平

 

 

 

保护好自己,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朋友圈、微博、新闻,满屏都是新型肺炎的报道,确诊、疑似、死亡、治愈人数每天都在刷新,数字背后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对我们来说,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不平凡的寒假。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袭白衣,逆行而上,他们也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他们是天使更是战士。对于我们普通群众而言,保护好自己不被感染,就是对一线医护人员的最大支持,就是对社会作出的最大贡献。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是什么”“为什么”,当下最重要的是“怎么办”。抗击病毒有三个关键词——“科学”“理性”“希望”。

(一)防护科学,不存侥幸

人类几千年应对传染病采取的古老而有效的方法:第一找到传染源,第二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方法就是“宅”,减少外出,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宅在家,不等于吃了睡、睡了吃,同样要做好防护。从吃的角度,拒绝野味是第一要义,同时,不外出聚餐,在家尽可能实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合理膳食、保证营养。从行的角度,非必要不外出,出门戴口罩(医用外科或N95),少接触公共物品(有条件戴上一次性手套),尽量远离人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后及时用流水洗手洗脸、脱去外套、消毒物品。从身的角度,坚持室内锻炼、增强体质,备好常用药、体温计,小病症线上问诊,尽可能减少去医院,不得不去时做好防护。

(二)思维清醒,行为理性

抢口罩、抢消毒液、抢蔬菜、抢双黄连……非常时期,“抢”字使用频率特别高。需要提醒的是,不能开源可节流,尽可能减少外出次数,实在紧缺的情况下口罩可用消毒液或沸水消毒后重复使用,同时多地也出台了指定药店领取口罩的政策,防护用品不应抢;蔬菜食品关系到国计民生,供应充足,不需抢;双黄连只是初步证实抑制病毒,并非预防和治疗,不必抢。

当下,我们要做的是保持清醒,不信谣言,不传谣言,跟风“抢”不如理性“防”。

(三)万物之中,希望最美

医护工作者用平凡的身躯为身后的同胞筑起防线,医药企业加班加点生产防护设备,孩子们捐出自己的压岁钱,拾荒老人拿出毕生积蓄支援前线……

纵然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但请相信,能战胜黑暗战胜病毒的武器,它就在我们内心深处,那就是希望。

保护好自己,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想起海子那首诗“活在这珍贵的人世间,水波温柔,阳光强烈”。

                                                       蔡静

 

身在家中,种花,读书,修身养性。但作为人民教师,心中最放不下的,还是我们的孩子们。

 

面对疫情,我们这样过春节

新春佳节,本该是家人团聚,阖家幸福的时候,可是今年的这个春节却意外冷清,举国上下每个人的心都高悬着,原因就是那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凭借着它极强的传染性破坏了这本应团圆的节日。尤其是那些此刻因为疫情仍然坚守在岗位上的医护人员、工人等,与亲人相隔,与病毒抗争,这个春节他们的每一天都是一场鏖战。

然而,面对疫情,需要战斗的远不止这些“最美逆行者”。作为一名普通百姓,我们也需要为阻止疫情传播出一份力。过年期间,减少串门、拒绝扎堆是避免病毒传播的最直接的办法。关系不会因为距离而疏远,今年过年,我们家就采用了“云拜年”的方式,电话一打,视频一开,情谊不减反增新意,尤其是几个长辈别提多乐呵了。遇到实在需要出门的情况,也必须戴好今年新春最火的时尚单品——口罩。口罩一戴,病毒无碍,出门做个精致boy/girl,全副武装,不给病毒钻空子。

不能聚会,不能远行,这样的假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一、坚持阅读

这个哪也不能去的超长寒假正是充实自我的好时机。宅在家中的这段时间里,除了完成寒假作业以外,课外阅读必不可少。小学阶段阅读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每天坚持阅读1-2个小时,并将自己阅读到的内容或感悟与家人分享,长此以往,不仅阅读量往上涨,阅读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有些擅长朗诵的孩子不妨将自己朗读书的音频上传到网络,让更多的人听到你的声音。

二、培养技能

与其闲着无聊无处打发时间,不如给自己加点技能,人们都说“技多不压身”,这年都会琴棋书画的孩子一抓一把,会洗衣做饭的孩子凤毛麟角。有些生活技能可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哦!生活中处处是学问,跟着妈妈走进厨房探一探厨房的奥秘、向爸爸讨教一些生活小知识,给自己增加一些生活技能,这样的假期一定很有料!

三、注重锻炼

车靠加油增动力,人靠锻炼增活力。即使不能外出也是可以运动的,例如做室内操、爬楼梯、跳绳、做俯卧撑等都是比较适宜的室内运动。疫情当前,我们更应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强健的体魄才是与病毒战斗的根本。

2020的这个春节注定不平凡。做好自己,不给他人、社会添麻烦,紧跟国家的指挥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的支持将成为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们最坚实的后盾,我们的努力也终将换来全社会的幸福、安康。为我们的国家,加油!

江立成

 

 

琉璃岁月忆年味

放假啦,放假啦……可是,21号一大早,一条微博消息令我惊慌起来,“新型冠状肺炎来势汹汹,目前仍可控”,可是我的小橙子们一向体质较弱,未等学校发通知,我就开始在班级群里提醒家长做好防病毒工作,尽量不要出门。家长们很支持我的工作,积极回复我收到。

吃下第一颗定心丸我开始在淘宝、京东等各大平台搜索防病毒口罩,一盒已经几百块了,但是作为90后的我想到小时候的“非典”,背后一阵发凉,下单买了6盒,可是临近年关,只有一家还能接受顺丰加急,快递费24,是普通快递的四倍,但是已经没时间犹豫了。只要出门,我一定会把家里的医用口罩先用起来。

1月22日,肺炎最新消息显示,老年人是易感人群,我在家人群里提醒大家都不要出远门,并且专门到奶奶家提醒,可是近80的爷爷奶奶以为我在小题大做,根本不听劝,仍然喊了姑姑和家人来聚餐,他们说都没接触武汉人,没事的。下午爸爸去超市买年货,好说歹说他终于戴上了口罩出门,回家口罩已经不见了,他说捂得慌,超市人多一着急就拿下来扔了......

1月23日开始,学校工作群开始炸锅了,各级领导开始部署应对肺炎紧急工作,湖北疫情瞬间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作为一名教师,我立即响应学校倡议,尽自己的努力贡献出一份力量。安全预防、捐款倡议......成为我每天睁开眼首要关注的信息。

大年初一一睁眼,就看到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去世的消息,内心无比悲痛。随着春运人员的流动,肺炎感染人员也在四处扩散,死亡人数在一日日增加,无法预测明天等待着同胞的是什么。听到村里过年的牌局都被村干部遣散了,爷爷奶奶终于紧闭大门。某某小区有武汉归来人员被隔离,爸爸不再提醒我们出门戴口罩了,变成了家里只要还有吃的,不许出门。全家人每日都在关注是否有新型疫苗研制出,疫情是否得到控制。

1月26日,囤下来的一盒口罩就剩4只了,护士闺蜜说她被医院紧急召回,要到苏州上班去,需要两只口罩路上用。疫情当前,虽然我的家人也需要防护,可是医护人员才是最该被保护的,我说我最近不出门了,口罩你来拿,希望他们的坚守能从死神手里多抢回一个人。

从年初一开始,我们被爸爸拉起来跳绳、仰卧起坐、打羽毛球......妈妈说免疫力强的人才不容易感染。这一年春节,没有上门拜年,没有家族聚餐,没有......是最“没有年味”的,却是最难忘的。截至今天,全国累计确诊新型肺炎14380例,死亡人数更是与日俱增,我们只能在心中默念: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期待祖国的春天早点到来。

王杰

 

 

闲暇之余,做饭、下棋、陪伴父母和孩子,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感受疫情期的温情。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寒假,我们这么过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了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部感染,此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且逢年末岁初之际,病毒挟裹春运浪潮在华夏肆虐,来势汹汹,看着医务人员们勇冲一线,为了保卫我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我们力所能及的就是积极响应号召,少外出,避免接触,切断传播途径。

春节期间,大家都退了酒店聚餐押金,宅在家里进行自我隔离,生活节奏因为这次疫情突然慢了下来,吃惯速食食品的我们,回归家常菜肴,拥抱厨房的烟火气,在水蒸气的升腾中享受人间的爱与温暖。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台人,我与妈妈一起配合,为家人做了一道当地特色——鱼汤面。

首先,鲫鱼洗净(不去磷,晾干),入猪油锅中炸酥。另将鳝鱼骨洗净放入锅内煸透。

接下来,锅中放水,投入炸好的鲫鱼和鳝鱼骨烧沸,待汤色转白后加入熟猪油,大火烧透,然后用淘箩过清鱼渣,成为第一份白汤。将熬过的全部鱼骨倒入铁锅内,先用文火烘干,然后放入熟猪油50克,用大火把鱼骨煸透,加入开水,烧沸后再加熟猪油,大火烧沸,过滤清鱼渣,成为第二份白汤。用熬制第二份白汤的方法和用料,继续熬成第三份白汤。

然后将三份白汤混合下锅,咕嘟咕嘟,火气升腾,经历十分钟的熬煮过程,厨房中香味四溢,接着放入虾籽、绍酒、姜、葱、香料粉烧透,用细筛过滤。

在碗内放熟猪油少量、一勺白酱油和少许青蒜花,舀入沸滚的鱼汤。同时将面条入沸水锅中下熟,捞入鱼汤碗内,一碗香喷喷的鱼汤面就做好啦,汤白汁浓,滴点成珠,清爽可口。

鱼汤面是我家乡的特色,品着这碗鱼汤面,看着新闻中战斗在防疫一线的中华儿女以及广大积极响应号召的同胞们,大家的信心越来越足,疫情虽可怕,但是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定能战胜它。愿平安华夏,天佑中华!

周丽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寒假,我们这么过

今年的春节,注定是个不一样的节日,冠状病毒在外肆虐,全国各地严重的疫情牵动着人们的心,这个寒假,注定过得不太安稳。原本公路上奔流不息的车辆,现如今仿佛消失了一样,原本热热闹闹的公园和广场,也变得冷冷清清。

“宅”在家的日子,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舒适。每天不能出门,只能“望门兴叹”。母亲见我在家着实无聊,就提议让我学习做菜,我欣然同意,心想:一天学一道菜,到疫情结束,我就可以做出一桌“满汉全席”了吧!

我挑战的第一道菜是宫保鸡丁。做宫保鸡丁要先把鸡肉拍散,再切成1厘米左右的鸡丁。在这第一关“刀工”上,我就败下阵来。由于是第一次拿菜刀,我切出来的鸡丁大小不一,母亲见了,暗暗取笑了我一番,只得无奈地接过我手中的刀,娴熟地切起来。就这样,原本应该是我尝试做的菜,却由母亲代劳了。看着母亲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我突然鼻子一酸,年过半百,却依然还要为这个家操劳,疫情当前,母亲最关心的还是我和父亲的身体,每天都要将我们的房间里里外外消毒两遍,父亲出门忘记戴口罩,母亲急的一个电话就把父亲喊了回来,看到他戴上口罩才放心。我想,如果每个家庭都像我们这样,那疫情很快就会过去了吧!

也许是天公作美,连续多日的阴雨天结束了,见到了失踪许久的太阳。我端着咖啡坐在阳台上,沐浴着久违的阳光,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我将书柜里的书拿出几本,竖着排在茶几上,又从箱子里找出了许久不用的乒乓拍,拉上父亲,在客厅的茶几上进行了一场“厮杀”。许是父亲年纪大了,体力不如从前,不像小时候我们切磋时那样,总能杀我个“片甲不留”,又或许是父亲这几日也闷坏了,导致他发挥失常,在这20多年里和父亲的乒乓对战上,我第一次取得了胜利。乒乓战结束以后,父亲坐在沙发上,看着我说:“我两多久没打过乒乓球了?”我想了想,大概是从高中开始?又或是大学?在我疑惑的时候,父亲给出了答案:“从你上了高中住校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打过乒乓球了!或许我还得谢谢这次疫情,哈哈!”父亲说得轻松,我却暗自愧疚,原来我已经这么久没有陪伴过父亲了。

你呢?你又有多久没有陪伴过你的父母了呢?不如趁着这次疫情,好好地在家陪伴你的父母,你的家人。和母亲学学做菜,和父亲切磋球艺,陪爷爷奶奶看会电视……天灾无情但人有情,冬天已经过半,春天即将到来!愿黑暗早日消散,共赏新春烟花漫!

  沈喆

 

 

强健体魄,全家战“疫”

冬春季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更来势汹汹。为了保护好自己,同时也保护好身边的人,我们已经宅在家里十多天了。

上学期期末展评活动期间,我就和女儿一起商议并制定了详细的寒假计划,包括每天的作息时间、阅读计划、运动安排。我们每天坚持早睡早起,早晨七点半起床,晚上九点半睡觉,保持充足的睡眠。

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女儿在家里的小白板上设计了一份锻炼表,每天“打卡”锻炼。上午在阅读的间隙,做10-15分钟的舒展运动。中午午餐后开启“半小时游全家”。从下午到晚上,三个人开始个性化运动增加强度,跳绳、跑步、有氧操轮番上阵。女儿负责记录,我们相互检查,及时评价。经过近两周的坚持,女儿没有向“小胖妞”的方向发展,还经常通过视频提醒家里的老人坚持在家锻炼。这样,我们也能每天精神抖擞地关注“新冠”的防疫,关心中国“大家”的情况。

虽然现在我们暂时还不能出门,但相信在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重新快乐地奔跑在阳光下!

陈静

 

 

疫情期的温情

今天的春节有点特别。这个春节特别“平静”,是一个走动的春节,以“静”致敬。这个春节又特别“不平静”,打开朋友圈、微信群,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消息涌入,恐慌、焦虑、愤怒、心疼……各种情绪涌上心头。但是,大家都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这是自然的规律,是希望的力量。

街上的人越来越少,路上的车看不到几辆,空气变得清新。有一天晚上,意外的发现天上的月亮更皎洁了,那颗我从小就喜爱的启明星又回来了。天空越来越蓝,太阳越来越亮,家庭也变得越来越和睦。

以往的寒假回到老家,总免不了与三五好友相约,走到街上,走到电影院,走到滑雪场等等地方,就是不会留在家里。病毒给人类上了深刻且生动的一课,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岁月静好”。从通告居家不外出开始,我的生活突然慢了下来,慢慢的走上了爱的“回归之路”。

饭后,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坐在沙发上探讨此次疫情。聊着聊着,从今年聊到了当年,老妈说当年非典老爸老妈在北京打工,受疫情影响,不得不回到家里,回来看到一个小孩被奶奶抱着,还有一个赤着脚站在那里,当时决定再也不离开孩子了。听到这里,我要感谢SARS让我们两个孩子得到了完整的父爱母爱。

当聊天说到“想当年”三个字,便不会就这么简单的结束了。爸爸正讲着,妈妈翻出了当年的看照片,两人那些照片,你一言我一语,讲着当年的故事。

包括她们的恋爱历程:“这张是我们结婚的照片,你妈头上的那朵花是我挑的。当年,我在街上看到你妈那是一眼万年啊,直接跟到她家……”

我和弟弟小时候的趣事:“这张是你俩第一次合照,姐姐当时可宠弟弟了,眼睛一直盯着弟弟……”

和其他家人的回忆“这张是和外婆外公拍的全家福,外婆的所有儿女外孙孙女把相片都占满了,那年春节,可太热闹了……”

所有的照片都有故事,记录的是我们的成长历程,是爸爸妈妈的相濡以沫,是家人的温馨幸福。就这样一直聊,一直笑,不知不觉下午三点了。满足的仰在沙发上,不用想着还有什么活动,还有什么工作,就这样惬意的躺在午后的阳光下,温暖而舒心,仿佛春天已然到来。

疫情期间,除了家里静静的温情,还有前沿“勇士”的激情,他们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动了起来,是真正的大无畏。所以,为了他们能够快些回去抱抱自己的孩子,感受这份家人的温情,我们宜静不宜动。

现在,最好的祝福是以你我的安全距离送上彼此的健康祝福,最大的心愿是以你我的实际行动护佑早日战胜疫情!

张芳芳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信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抗疫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