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眼又是期末。华润小学的语文老师们,面对期末,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制定了严密的复习计划,各年级备课组执教了有效的复习课,一起探讨复习对策,提升复习课的品味。
一年级的王佳雪老师上了一堂字词句复习课。一开始创设情境,带着孩子们走进动物王国。按照字、词、句、段的顺序,通过摘树叶写笔画,过桥找规律,比一比背古诗等游戏环节,把复习的内容巧妙穿插于游戏中。利用小老师领读、开火车、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的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复习的效果。有趣的情境,让这堂复习课灵动而扎实!
二年级的陈老师执教了复习课《句段大闯关》,陈老师通过游戏、综合练习等活动方式 ,引导学生对本册教材中涉及到的句段类型归类整理。瞧,句子变一变,更生动,可以有哪些方法呢?简简单单的句子,加上形容词,可以让句子更具体;再变一变,加上拟人的动作,句子就更生动啦!再来给句子变变身,反问句,换个说法也可以;把字句,换成被字句也说得通,汉语可真神奇呀!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也扎扎实实地巩固了本册要求掌握的句段训练,孩子们的句子运用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年级的贡俐老师执教了一堂复习课,旨在提升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课堂开始,贡老师用小挑战的形式,带领学生复习了的、地、得的用法,温习了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变化。既回忆了本学期的重点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贡老师聚焦了反问句的用法,用理论引路,以例题指导,学生不仅领会了反问句的用法,更深刻的理解了反问句的含义。在指导仿写句子时,贡老师将题型进行分类,让学生更加明了地进行学习。关联词的用法一直是学生的学习的难点,贡老师将常见的关联词进行了梳理,学生在练习中更加灵活地掌握了不同关联词的用法。这堂复习课,贡老师抓住了学生在学习语文以及面对测试时面临的问题,不仅从理论上为学生答疑,用当堂练习的方式更是巩固了对于知识的掌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年级的范雪银老师执教的复习课《我认识了“他们”》,本节课以人物为线索,串联了本学期重要的几个以人物为主的单元。通过老师提示,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对古文的复习和默写,加深学生的印象。并结合复习题的随堂练习,让学生先自己完成,然后以同桌或者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互换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回忆起人物形象特点,再请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完成整个练习的过程。老师讲解与课堂练习的结合,使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更加生动、清晰起来。
五年级的林静雯老师在五(6)班执教非连续性文本复习课。首先,她展示了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的应用,明确其定义,感受其重要性,并将题型分成三大类。讲解图表类题时例举经典题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总结出答题的步骤“审——提——比——答”,通过典型错误的分析,让学生明白,答题时不能仅仅描绘表中信息,而是要用概括性的语言下结论。文本类题中展现做过的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总结出“审——找——合——答”的解题思路,在林老师的提醒中明白了答题还要有角度,才能答得全面。
六年级的陶玲老师在六(1)班执教了复习课:词语的表达效果。课堂伊始,她带着同学们回顾了练习中出现过的相关题目,唤起学生回忆,明确做题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然后列举了几个例子,进行衔接导入。课堂上通过师生互通、交流、分析,引导同学们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在边讲边练中对同学们的答题思维进行训练。其中,她强调了分析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重答题的完整性。由浅层到深层一步步思考,全面理解。课后,陶老师和相关听课老师进行了教学研讨,谢老师、陆老师等几位老师在肯定了陶老师的教学思路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提醒青年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多关注细节,让课堂成为孩子展示的“舞台”。陶玲老师虚心请教,并表示希望自己的每一次思考都能带给孩子新的成长。
复习阶段,我们语文老师只有力求做到基础不丢、能力不放、关注思维、凸显语用,才能让教学有章法,学生有获益。教无定法,学无止境。语文犹如一片浩瀚的汪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宝藏。我们老师只有潜心研究,不断探索,才能引导学生恣意地徜徉于语文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