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浓浓,但浓不过新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的热情。12月24至12月27日,局小集团华润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新教师试航课活动。小萌新们课前积极准备,认真磨课,呈现出一堂堂精彩的试航课。语文学科主任龚伟红老师组织评委老师进行听、评课,做好有针对性的指导。虽说新教师们只有短短的一个学期课堂实践,但他们乐于学习,酷爱钻研,在教研组的正确引导下,很快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低段课堂——知识在“乐趣”中生成
一年级的课堂,让孩子的亲身体验成为理解词语的源头活水。张可老师在引导孩子们理解“渐渐升高”这一词语时,用一个瓶口很小的玻璃瓶和一盒棋子给小朋友们做了现场演示。孩子们一个个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一颗颗放进去的小棋子和变化的水面,看得格外认真。当实验结束时,再问“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答道:水位慢慢升高了。孩子们便水到渠成地学会了“渐渐升高”这个词语。曹海晴老师选取了部编版课文《小蜗牛》的第一课时。课上曹老师通过随文识字与小朋友之间交流,探讨识字方法。卢艺老师注重有效引导,架起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意在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课文,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
二年级的陈璐老师先通过“摆一摆”的环节复习导入新课,然后采用“我说你做”游戏、同桌自主学习等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理清文本的写作顺序,并借助课文中“吹跑衣服”、“吹断小树”这两个情境进行仿写,结合学生的不同感官指导学生训练,拓宽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二3班李楠老师执教了《纸船和风筝》。课上,她引导孩子看图猜“鼠”字,通过形声字猜“筝、愿、抓”等字,联系上下文猜“幸”字,根据字形加一加记“哭、祝”等字通过查字典确认不确定的字音“扎”;通过反复朗读,让孩子们理解了纸船“漂哇漂”,风筝“飘哇飘”,让孩子们知道了纸船不仅装载着松果,风筝不仅装载着草莓,还装载着祝福,是纸船和风筝使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最后,抽字卡检查生字学习成效,并临写了“哭”。
高段课堂——素养在“理趣”中的养成
高段课堂更注重思维的发展,侧重语文素养的形成。五(5)班的石舒文老师执教《忆读书》。课中,她紧扣五年级的教材特点,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梳理信息,通过交流、展示,体会不同梳理方法的好处。引导孩子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读书经验,发表对作者的读书感悟的看法,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六(1)班的陶玲老师执教了复习课:词语的表达效果。课堂伊始,她带着同学们回顾了练习中出现过的相关题目,唤起学生回忆,明确做题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然后列举了几个例子,进行衔接导入。课堂上通过师生互通、交流、分析,引导同学们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在边讲边练中对同学们的答题思维进行训练。其中,她强调了分析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重答题的完整性,由浅层到深层一步步思考,全面理解。
课后,相关听课老师对几位新教师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龚伟红主任对新教师们认真教学的态度提出了表扬,并且给出了一些建议:青年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关注语文要素,多关注课堂细节;平时要多听课,多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