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上午,局前街小学中山校区一二年级的老师们齐聚电教馆,开展了一次扎实有效的低段语文教研活动。
在活动中,大家一起聆听了一年级的花琳老师执教的《小蜗牛》一课。这是一篇图文结合的课文,用生动可爱的连环画与充满趣味的文本语言给小朋友们呈现了一个富有童趣又给人启迪的故事。在教学中,花老师准确把握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用猜字的游戏导入新课,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为本课识字方法的指导做好了铺垫。后续的教学中,在结合图片梳理文脉的同时,花老师巧妙穿插了多种识字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的指导,并通过范读、师生合作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带领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让孩子们随着小蜗牛的脚步,感受四季的变化。
课后,低段的老师们在卢赟主任的主持下,开展了评课研讨活动。花琳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她的备课思路和磨课过程,也对自己在处理预设与生成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年级备课组长张津老师结合花老师的这节课,从倾听、表达、朗读和写字等方面入手,细致地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年级在课堂常规养成方面的策略与经验,给低段老师们带来了许多的启发。二年级的杨亚琴老师对花老师亲切自然的教学语言和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推进给予高度评价,并对这节课识字目标的多元体现和听说读写训练的扎实有效表示了赞赏。卢赟主任肯定了花琳老师的勤奋努力和一年级备课组的团结协作。她指出了这节课的突出亮点——关注课后习题,将看图识字的方法巧妙融合到课堂教学之中,与短语指导、说话训练和梳理文脉有机结合。卢主任也对花老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她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深入地了解班级学生的学情,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最后,许晓曙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作出了总结与提升。她肯定了一年级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也非常欣赏花老师设计中的巧思和班级中的常规培养,并在提升课堂的灵动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等方面对花老师进行了有效的指导。许校长希望大家结合自己的班级学情,创造性地学习、内化张津老师分享的常规培养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扎实、有效、有策略地对本班学生进行常规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