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绘图设计软件繁多,功能已经非常完备,用数字技术实现快速、便捷、高效的的创造,已经被看作是数字图形、图像创作的基础。例如Sketch它不仅可以模仿传统意义上的毛笔、铅笔、刷子、橡皮,通过手指对屏幕的压感,来虚拟出生动的数字手绘画面,而且还能把好的构思、绝妙的创意、造型, 通过数字图像合成技术作图,使一件作品从构思、造型、制作、成品、展示都可以在该软件里由一个人来独立完成,能最大限度地不受传统艺术形式的材料、工具、场地等条件的制约,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创造性也能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发挥。
关键词:数字技术、美术教育、课堂教学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美术教育领域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了美术教育繁荣发展的动力,在整个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学生合理描绘人物、动物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学生创作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制作的进步为学生提供了明亮,层次分明的色彩,光学应用的研究导致了摄影的诞生,对瞬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体现着数字科技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要推动作用。如今,数字技术融入美术课堂许久,其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产生了以下几点影响:
1、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今天的绘图设计软件众多,功能非常齐全,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快速,方便,高效的创作已被视为数字图形和图像创作的基础。例如 Sketch它不仅可以模仿传统意义上的毛笔、铅笔、刷子、橡皮,通过手指对屏幕的压感,来虚拟出生动的数字手绘画面,而且还能把好的构思、绝妙的创意、造型,通过数字图像合成技术作图,从概念,造型,制作,成品和显示器开始的工作可以由软件中的一个人独立完成。学生可以最创造性地摆脱传统艺术形式的限制,例如材料,工具和场地。
同时,绘图软件不断更新,除了添加一些方便快捷的功能选项外,还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滤镜来实现一些特效,例如软件“Night Cap”模仿了相机的长曝光,只需轻轻点击屏幕按钮,无须设置快门时间,便可记录下夜晚灯光的行驶轨迹,实现了为每位学生提供摄像头的可能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激情,使《用光来画画》这节小学美术课更高效更有趣。数字技术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正以新的运作方式呈现出一种新的思维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轻松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过程。
2、创新美术课堂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标准下,各种版本的美术教科书纳入了需数字技术支持的数字美术相关课程。如江苏教版三年级的《换一种工具》一课。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计算机图像(CG)原理,并学习感受用数字媒介进行造型表现和美术应用;随后的《动起来、动起来》则是,探索动画的原理,尝试使用计算机制作简单的动画;四年级《最快的作品》这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摄影成像原理、选材、构图、用光等基本知识和基本功能,结合构图知识拍摄风景;五年级的《用光来画画》是用延时摄影技术对荧光棒,小型手电筒等发光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捕捉;六年级《拍拍动作》一课,学生通过定格动画学习,进一步掌握动画和摄影的原理。从教材的变化看出,数字技术对课堂教学目标已不只停留在引导、尝试、鼓励学习层面,而是更全,更深,更注重实践应用的阶段。
3、改变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概念
众所周知,数字技术以严谨的数字方式组织感性知识概念,合理控制图片和图形的视觉元素,正改变着传统美术课堂教学。
以苏教版美术教材五年级《分分合合》一课为例,在传统的剪纸教学中,设计和剪拼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要设计构思,绘制草图,然后剪裁,旋转,平移以获得新的图案。学生从设计构思、绘制草稿到拼合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再加上剪裁,抠挖的技术要求较高, 这之间反复的工作, 容易占去了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 再加上部分学生会把精力放在绘制草图,不断的涂改,反而忽视了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难以解决教学重难点,正如常州市美术教研员蒋春燕所说:“先画再拼不稀奇,先剪后拼有创意。”对学生来说, 好的构思设计却限制于自身技艺和课堂时间, 无法展示,真是让人遗憾。
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美术老师杨茵雯推陈出新,将 PaperFun带入美术课堂,辅助美术教学,用数字技术对传统剪纸手工课堂给予补充,使一些复杂且表现手法比较程式化的技巧变得简单, 借助数字技术简便的处理功能, 可以直接跟随手指划过的指令,剪裁,抠挖、平移、旋转拼合出让你满意的图形。相对于手工剪裁来说, 它对图形的处理简便而精确, 也不会因剪刀使用不当对其造成伤害,学生可以从繁杂的手工制作中解放出来,创作出更加新颖、奇妙的绘画艺术作品,动作快的学生有了更广泛的创造力,数字技术手段帮助他们开拓了无限的思维;而基本功较弱的学生也利用数字工具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跨越了传统技术、技法的障碍,能够创作出被其他同学认可和赞赏的美术创作。最后,杨老师采用AirSever投屏功能,实时展示学生的创作思维过程和最终作品。数字技术的使用加强了视觉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师生带来了可更改、安全、易储存,易展示等好处,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改变传统绘画教学的观念。
正如课标组长尹少淳所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术教育。数字美术是这个时代的美术类别之一。开展数字美术教育需要思想更方法。”数字技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已成为一种新的有效教学方式。它可以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效地弥补传统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不足,期待更多的老师可以改变教学观念,将数字技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与时俱进的改变教学方法,突破自我,提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庆婕、王秋阳:《APP工具助力下的美术课程重构——丰师附小特色数字美术课程实践》,《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3-14
2、刘媚:《第十一届NOC活动 数字化学习工具评优 一等奖 《20世纪西方多元美术鉴赏》学习工具制作综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1
3、刘粤韩:《关于美术院校绘画教学中的数字化应用的思考》
4、齐敏,赵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中职美术课课堂教学效益》,《信息化教育》10.3969/J.issn.1671-489x.2012.34.142
5、何思佳:《平板电脑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融合创新》,2014.9
6、杨丽媛:《浅谈信息技术与特校美术教学的相互促进》,《小学生》,2017.02
7、赵宝仓:《让艺术点亮生活%2C让生活充满创造——上海市中远实验学校艺术创意课程实践平台》,《学校艺术教育》,2014.10
8、张宝昌:《如何激发学生上美术课的兴趣》,《美术教育研究》
9、刘园园:《数字化环境下小学美术课程的建构--谈美术项目学习模式的应用》
10、尤佳茜:《数字化时代背景下APP融入初中美术课程的研究》,《美术教育》2016.7
11、石春林:《数字绘画艺术对传统设计教学的影响及展望》,《教学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