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什么呢》教学设计及课堂研讨
发布时间:2019-11-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马丽

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让学生在撕一撕、贴一贴、画一画的活动中进行平面造型,它有别于“撕纸贴画”。学生是以偶然得到的纸片形状进行想象,以感性的题材融合理性地思考。教材图例围绕“撕出来的形状像什么呢”分二组展开:一组是将纸随意撕开,选择其中的一片纸块进行想象并添画,另一组是将一张纸随意撕开,把所有的纸块全部利用起来,想象并添画。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了启发,进行联想、想象和创造,体验了造型活动的乐趣。

学生情况:

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高,本课的设计就要从撕各种基本形开始,由浅入深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添画熟悉的形象,让他们积极思考,互相讨论、交流,从单个的形象到组合形象,再到整幅拼贴。

教学方式、手段:

本课的教学各环节设计以轻松自然、生动有趣的方式为主,谈话教学是师生双方发问解答、双向交流思想的活动史蒂文斯认为有效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教学的核心,也就是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欣赏感知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所感知获得创意;讨论体验式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拓展思维大胆想象;多次尝试创作,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经验,掌握方法。

教师准备:

课件、教学图片范作,彩纸、剪贴工具。

学生准备:

彩纸、废旧纸张、胶水、绘画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有别于“撕纸贴画”,运用纸片的形状进行联想、想象和创造的平面造型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以偶然撕出的纸块形状进行想象,掌握撕纸、联想、想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跟着音乐来撕纸   

   1.我体验、我感受: 

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撕过纸吗?纸可以怎么撕呢?

今天我们也要来撕纸,但是这个撕纸有点不一样哦,我们要跟着音乐来撕纸,那先来看看我是怎么撕的?——教师示范

看清楚我刚才是怎么撕的吗?1、跟着音乐节奏撕

                          2、一边撕一边转弯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多种撕纸方式(快快撕一次、慢慢撕一次、转弯撕一下),激励学生大胆随意撕纸;全体学生参与随意撕纸的活动。 

2.我观察、我交流: 

同学之间交流:“我们手中的小纸片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形状、大小。你的纸片像什么呢?” 

学生进行讨论,自由发现,再相互交流,说出自己不同的联想。

将学习活动过渡到粘贴、添画的学习环节。

过渡:原来我们今天撕下来的小纸片还可以变身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探讨的,这些纸片《像什么呢》——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边示范边与学生互动。在这个撕纸环节要让学生随意而不受约束。

二、借形想象,拓展思维

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撕的纸片,马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来看看他们都像什么呢?ipad

1整体——把整张纸当作一个物体,内部添加细节

2局部——把纸片想成成物体的某个部分,外部添加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想象添画的一个初步尝试阶段,学生在这一环节通过对一张撕纸的自主想象,掌握想象的方法,并且能了解不同工具添画的效果。可以再次通过其他学生作品欣赏,给学生以思维的拓展。在观察互动中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拓展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发现的能力。范作欣赏也采用学生作品,让学生感到亲近自然,无距离感,觉得这样的作品我也能画得更好,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其创作热情。

三、自主想象,大胆创作

孩子们,你们想出了这么多有趣的东西,接下来就请你们把自己刚才斯出来的纸片也来变一变,看看会变出那些有趣的东西呢?

教师边巡视边辅导,遇到创作困难的同学及时辅导,遇到创作优秀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

①构思与构图。拿出你的一片或几片小纸片想一想,像什么呢?怎样才能更像呢?然后把它放在作业纸上摆一摆。注意摆的时候不要把它摆到纸的外面。

②粘贴。将小纸片粘贴到摆放的位置。注意贴的时候四周不要全部贴死,这样作品更有立体感。

③添画。用记号笔油画棒或者水彩笔直接添画。以撕纸的形状为主体进行添画。可以在纸的四周添画,也可以在纸的内部进行细节添画。

四、全员展示,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说说作品好在哪里?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和可以改进的建议。

总结: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观察,多多思考,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吧。交流作品的创意之处,添画的有趣之处,巧妙之处。留心观察事物,敢于创新联想,我们的生活才更加丰富多彩。

自评:夸一夸自己的作品。 

互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说说为什么。 

师评:展评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过程中,在技能创作领域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进行展示鼓励,引导学生更好的发挥,对问题及时纠正。整个过程是艺术与情感的交融、艺术与生活的链接,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双基”,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在教师的导控下,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散思维被激活了,创新的火花不断燃放。

作业展评时,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的权利和评的权利都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别人作品的看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知识牵引,拓展延伸

小小的纸片在我们的手中变得如此丰富多彩,我们的身边也藏着很多的宝贝,等待我们用想象的眼光去发现,一起去找找吧! 

【设计意图】:延伸课堂知识,激发学生思维,使其开阔视野,更加关注生活。用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大胆想像与创作。

 

课堂研讨:互联网时代下美术教育加强了教学体验与互动,交流与自主性学习 成为的新趋势,顺应儿童心理成长规律,通过实践探索理解解决问题,进 行创造性学习,从注重资源设计、讲解转变成重视活动设计,重视引导学 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利用网络软件或者 APP 应用将学习主题、 目标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以外的任何时间与空间都可以进行自主探 究式学习,这种模式可以延伸到课外家庭生活的碎片化时段中,主题区域 内的经验交流与分享也成为增加了美术课程的互动交流与主动性。这自主 分享与社交模式的学习过程是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甚至是美术行业 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网络资源成为美术学习的 资源,使得知识的传递不再是单向传递,而是在多类角色间互动起来。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有助于促进美术教育教法方法的探究发展,教师可 以将有关美术学习内容和概念进行分解与重构,梳理出美术教学不同领域 的特征要素,开发创作过程或欣赏方法的专题微课群,形式资源库和个性 课程搭配菜单。课程将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具有选择性,适应学生个性 特征是未来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教师教学团队可以将大数据分析能精确 地反应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倾向、思维特征,使实施个性 化的课程成为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理解程度,自主挑选 课程群套餐内容;或根据个性需求,进行定制化深层学习。可以建立教学 案例数据分析库,利用微信或其他教学软件平台的分析功能,将学生美术 学习的数据反馈给教师作为下一步教学实践探索的有力参考,以关键词高频词过滤知识点,留言、设置话题等,实现师生之间、教 学资源之间拓扑式交互,为有效实现主动式教学提供可能。同时,记录保 存下来的已经解决的知识难点,又能形成课程的衍生知识库,更为后续学 习提供有力的教学支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