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智慧——天宁区中小学“智慧学习”教师培训暨王伟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四次活动
发布时间:2019-11-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伟

IMG_1218.JPG


深秋的十一月,正是金色灿烂的时节,在2019年11月15日天宁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以及区“互联网+”工作室的成员们迎着秋高气爽的天气,在虹景小学参加了一次智慧碰撞的讲座,从八点半到十一点半,大家收获连连,满载而归。

首先由天宁区教研室的陈慧琳老师致辞并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北师大教育技术学博士、淮北师范大学副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数字学习与公共服务工程中心研究院和海淀区智慧教育外聘专家的张琪博士。出席本次讲座的领导是天宁区教育局的薛文兴副局长,并向张琪博士颁发了天宁区智慧教育外聘专家的的证书。

紧接着,张琪博士就“技术赋能智慧—K12教育新趋势”这一主题向在场的领导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刻的探讨。通过“团队相关研究、K12信息技术的定位、数据驱动的教与学、教育人共只能浅议、STEM与创客教育”五大块内容向大家进行了深度的阐述。张琪教授通过介绍他主持和参与的互动课堂、深度课堂、中国互联网信息白皮书、海淀教育信息化、开发智能学科工具等项目,让大家去了解高校在做什么,力求能在理念上启发大家。同时张琪教授的团队希望用创客的形式,用探究的形式屏蔽技术,编程教育从来不是把大学的人工智能课中前导性的知识讲给中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也不是让他们去掌握一种辨证方法,而是让他们去提升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递归的思想。张琪博士团队还开发了唐诗别院、形色、九歌、wolframalpha、猜画小歌、微软小英等智能学科工具,其中有诗歌类、生物类、语文、绘画、数学和英语的小程序,通过记录孩子们的学习状态,点击触摸、缩放、翻页的情况,然后对这些精细力度的行为进行采集和收集,去了解学生们的学习进展。还向老师们介绍了“21世纪技能”框架:让学生参与只是获取的过程;增加学科知识的深度;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融入跨学科问题。张琪博士希望每一个信息技术老师不仅是一个技术的全才或是杂家,还应该是新教育理论的践行者。他认为当代教育特征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要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开放、按需学习,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和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K12人工智能教育的导向是感悟、体验和创造创新。

经过三个小时的深度阐述,大家都意犹未尽并陷入了深刻的思考中,通过张琪博士的讲座,仿佛打开了一扇大门,能窥见其中一角。再次感谢张琪教授带给大家的一次知识的盛宴,而如何成为一名紧跟时代步伐的信息教师,是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人都需要思考的永恒话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