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报告
发布时间:2019-11-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静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

                         局小教育集团华润小学课题组  

                                 执笔: 赵灵芝 王静 李文娟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概念界定

1.小学英语是指三年级为起点至六年级的英语教学。此阶段是本地区儿童在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英语识字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认知能力有限,知识的习得有赖于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帮助。

2.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除英语课本以外)的各种独立的、相对完整文本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语言学习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一种形式。相对于课内教学和学科活动而言,课外阅读具有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既是对课内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又是对课内阅读的延伸,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语言的输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知识习得。

3.兴趣培养:兴趣,是人们对周围一定对象和现象积极的特殊的倾向。学生若对英语课外阅读活动感到有兴趣,就会热心于接触、积极从事英语课外阅读活动, 它表现为好奇、求知、探究、阅读、掌握、运用等。兴趣培养是指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欲望,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我校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总结影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因素。

2.通过研究建立适合我校各学段学生的英语阅读书库。

3.通过研究形成相应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结合评价机制,鼓励小学生达到不少于1万字的英语课外阅读量。

(三)研究内容

1. 研究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影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因素。

2. 研究各年段学生感兴趣的课外阅读内容。

3. 研究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4. 研究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堂。

5. 研究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策略。

(四)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兴趣、阅读个性,调查学校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状况

2.文献研究法:查阅关于课外小学英语阅读研究的资料,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3.行动研究法:组织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英语阅读指导课课程的研究和读书活动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

二、研究过程

(一)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影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因素研究

首先,课题组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开展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表见附件1),共向学生发放问卷 212 份,回收212 份。经统计分析,呈现以下结果。

1:关于课外英文阅读兴趣的统计表

喜欢英文阅读的程度

非常喜欢

比较喜欢

一般

不喜欢

74

60

47

31

34.9%

28.3%

22.2%

14.6%

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以得知,喜欢课外英文阅读的学生的比例共占85.4%,不喜欢课外英文阅读的学生占了14.6%。应该说大部分学生还是对英语阅读有兴趣的。

2:关于获得课外知识的途径的统计表

获得课外知识的途径

读书籍

读报刊

网络英文阅读

其它

79

52

48

33

37.2%

24.5%

22.6%

15.7%

2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学生获得课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有37.2%的学生喜欢通过英文阅读书籍这个途径来获得课外知识,有24.5%的学生喜欢通过英文阅读书刊这个途径来获得课外知识,共有61.7%的学生喜欢通过阅读传统的英文书籍、报刊类读物来获得课外知识,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也有22.6%的学生喜欢通过网络英文阅读来获得课外知识,还有15.7%的学生通过其他获得课外知识。

3:关于影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因素的统计表

影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因素

作业负担重,没有时间

自己不感兴趣

没有人指导

阅读材料太难

其他

35

30

32

60

55

16.5%

14.2%

15.1%

28.3%

25.9%

从表3 的调查结果可以得知,因为作业负担重,没有时间阅读英语课外书籍的学生比例占16.5%,这些学生基本处于班级中比较弱的一部分,完成自己的学业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无暇进行课外提高。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占14.2%,因为没有人指导的学生比例占15.1%,这部分学生表示,刚开始进行阅读的时候会摸不着头脑,想要老师指导。觉得阅读材料太难的学生比例占28.3%,这部分同学表示,课外阅读书籍有很多生词,看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其实和阅读材料的合理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另外还有25.9%的学生因为其他原因影响课外阅读兴趣,比如有些学生要上很多课外兴趣课,没有时间阅读;还有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这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家长也没有给孩子购买或者引导孩子阅读英语课外书籍。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的孩子整体来说有阅读英语书籍的意愿,只是在读物材料的选择,家长的重视程度,家长可以给与的支持和帮助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因素也有多个方面。所以我们老师应广泛地作好宣传和引导,提高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对英语课外阅读的认识,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达到一定的课外阅读量。

(二)各年段学生感兴趣的课外阅读内容研究

目前我们三年级起步学习英语,所以根据调查中段(三四年级)学生所喜欢的课外读物类型大多是插图和文字比重差不多,甚至插图比重更大一些的轻松趣味性读物。

根据我们对高段(五六年级)的调查显示如下:

关于喜欢英文阅读的课外书类型的统计表

喜欢英文阅读的课外书类型

故事类

科普类

漫画卡通类

课本类

学习辅导类

其它

45

38

75

19

25

10

21.2%

17.9%

35.4%

9%

11.8%

4.7%

调查表明,在读物的选择上,高年级的孩子喜欢漫画卡通类的学生最多,占了35.4%的比例。有 17.9%的学生喜欢科普类书籍。有 21.2%的学生喜欢故事类的书籍。共有74.5%的学生选择了故事类、科普类和漫画类。喜欢学习类的共有44人,占20.8%。

数据显示,小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内容依次为:漫画卡通类(35.4%),故事类(21.2%),科普类(17.9%),学习类(20.8%。),其他(4.7%)。可见,在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中,漫画卡通类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文学类,所选类型丰富多样,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与小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有关。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个年龄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的思维尽管还有具体形象性,但已经能用比较抽象的概念来思考和感受阅读的乐趣了。这时的学生兴趣逐渐分化,在阅读上,便直接表现为他们的阅读内容趋向多元化。

(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1.激发内在的阅读兴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获得阅读技巧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中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开展丰富的阅读教学,如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激发其内在的阅读兴趣。

2.搭建课堂展示舞台。

我们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交流常规活动,每个学生轮流在课前用两到三分钟时间讲一个最近看的英语小故事,或者唱一首英文歌。并且讲完后,台下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提问,了解一些阅读细节。

3.开展多样课后活动

同时,我们也开展了英语阅读读书小报、阅读推荐卡、阅读漂流等读书活动,学生在英语老师的指导下,纷纷动笔制作读书小报。从选材到设计,甚至每个细节都精挑细选,做到图文并茂,内容和形式上都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份份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版面精美的读书小报,新鲜出炉,成为了班级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孩子们互相欣赏,了解其他同学的阅读内容,激发了英语阅读的兴趣。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而且为学生交流分享英语阅读书目提供了平台,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1. 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堂研究

      课题开展至今,我们课题组每月开展阅读研究课研讨活动,由于课题组的老师大多是刚工作的年轻教师,通过研究课,既锻炼了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提升了她们解读文本的能力,更是对阅读指导课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们主要就三种类型的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进行了研究和尝试。

  2. 课外阅读入门指导课型

     课外阅读入门指导课型指向没有太多课外阅读经验的小学生,旨在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掌握初步的阅读策略。该课型以“I think…”、“I know…”、 “I hope…”三个步骤来组织教学。课题组以王静老师执教过的The Five Little Monkeys Bake a Birthday Cake》为范本,进行了教学尝试。
        ⑴  I think:抛出问题,创造悬念,预测故事内容 
    I think即抛出问题“猜故事”,鼓励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故事导入时教师用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story?引导学生观察封面预测故事。有学生说:  I think the five monkeys will bake a cake for themselves.有学生说:I think the five monkeys are learning how to bake a cake. …… 显然,孩子们对未知的文本充满了好奇,满怀期待的阅读开始了。
       ⑵ I know:浸润情节,激活思维,验证故事内容
       I know是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验证猜想的过程。这是阅读指导的核心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掌握一些阅读策略,体会人物的情感,感受故事的育人价值。
      a 紧扣线索,围绕中心,读懂故事情节
    故事的发展总有一条明显的线索或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教师紧紧抓住为什么小猴子多次说“Sh-h-h! Don’t wake up Mama!”这条线索,引领学生品读故事,让学生在不断质疑与验证的过程中理解了文章的中心:The five monkeys want to give their mother a big surprise.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渗透一些阅读策略,如引导学生观察小猴子踮着脚趾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tiptoe的词义;并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相同的方法猜测出recipe, fire engine等的词义。
        b 适时开放,深入故事,感受育人价值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育人价值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对故事的共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这个故事中,小猴子们做好的蛋糕不是很成功,但妈妈说 “delicious”,教师给出开放性的问题:Why do they think the cake is delicious?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观点,进一步体会故事的主题思想,感受孩子与妈妈之间的爱,感受故事背后丰富的育人价值。
    3)I hope:续编故事,合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
       I hope即你希望这个故事的结局或后续是怎样发展的呢?学生可以通过改编或续编故事等方式进行故事的再创造,让故事阅读更为开放。读完《The Five Little Monkeys Bake a Birthday Cake》这个故事后,教师设问What do you hope will happen tomorrow?学生们再一次给出丰富多彩的答案:They will bake a nice cake tomorrow. They still can’t make a successful cake. They will give mother a new surprise. ...续编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又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为后续阅读奠定了基础。
       入门型的指导课引导孩子走进阅读、感知文本、学习策略,为学生自主阅读作了良好的铺垫。
    2.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型
        该课型是在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后所尝试的一种指导课。主要针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以新的文本为教学载体,通常包括前测、指导、后测三大环节尝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以《Five Minutes Peace》一课为例。
    1)阅读指导前: 前测让问题更聚焦
      首先,教师和学生投票确定共读材料---《Five Minutes Peace》。教师在阅读前向学生给学生发放前测表,让学生以问题形式来记录自主阅读中的困惑,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为阅读指导中的问题收集做好准备。教师将收集上来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挖掘有价值的点,并将提问者的姓名附在每个问题的后面,以彰显学生思考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同时教师补充需要学生没有提及的但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2)阅读指导中:解疑让理解更深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典型问题串联起整节课。这些问题通常涵盖词语理解的问题;内容理解的问题;阅读方法的问题;情感提升的问题等。该故事教学中重点解决了以下问题:
    Q1:Do you always need five minutes’ peace in your life? (利用学生提供的开放性问题引入阅读。)

    Q2: Does the word head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the different pictures?(用图片呈现 head的不同情境,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选择合适的中文意思,并运用同样的的策略理解“cry”。)

    Q3: At last, Mom let Laura read the book, why did she change her mind?
    Q4:Was Mom happy when all her kids joined her in the tub? Why?(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妈妈并不乐意却还是让Laura加入她。)
    Q5:老师的问题: Did Mom get her five minutes’peace at last? If you were Mom, what would you do? (教师“画龙点睛”,引导学生阐述观点,升华故事的育人价值,激发批判性思维。)
    3)阅读指导后:后测让阅读更有效
        课后,通过让学生完成后测表以及个别访谈,检阅师生共读和讨论的结果,并针对性地解决一些个性化的问题,以此鼓励学生持续阅读。本节课后,教师通过后测得到反馈:约70%的学生完全能读懂故事,没有完全不懂的学生;80%的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朗读故事;75%的学生能够借助一些关键词复述故事;大约有85%的学生积累到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如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等。后测的结果表明教师的指导和引领是有效的,学生的后续阅读也将更为高效。
    3.基于文本延展的阅读教学课型
       该课型是在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阅读积累后的活动课,更侧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训练和阅读成果的综合展示。学生通过课本剧表演、人物点评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综合能力。目前这个课型我们还没有完全展开,我们将在中期后逐步有序开展尝试。

    (五)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策略

    评价内容 

    1.阅读态度。包括有无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能否自觉阅读;有无制定长期和近期的阅读计划等。 

    2.阅读能力。包括有效阅读的速度,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对文章条理的把握能力;提问的能力;思考与判断能力等。 
       3.阅读方法。包括是否掌握并运用各种阅读的方法;是否掌握不同文体的的阅读要领

    评价方法 

    1.资料查阅法。鼓励学生整理词汇、绘制思维导图、概括故事大意,做阅读推荐卡、绘本小报、读书心得等,教师定期查阅并点评。同时可借助QQ群、微信群等家校互动平台,进行朗读打卡,教师收听并点评。
       2.日常观察法。对学生的阅读态度评价,除查阅规定的资料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学习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持续进行课外阅读的热情和恒心。比如,课前演讲,把讲台当舞台,每节英语课前给学生5分钟,让1-2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如讲故事、朗读、背诵等。教师要照顾到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轮流制。在班级里长期开展这一活动,就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惯例,对他们读书兴趣的保持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3.活动展示法。举行课外绘本朗读大赛课外阅读竞赛评比;阅读成果展示,包括阅读推荐卡展览、读书笔记评比、海报展示,话剧表演等。通过活动,展示了学生课外阅读成果,浓厚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推进了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可是一旦小学生的读书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如果不很好的稳定、保持,兴趣就会渐渐消失。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成果的舞台,来保持、稳定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使自己获得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评价主体
       1.个人自评。学生对自己的课外绘本阅读时间、字数和学习成果进行自评。

    2.同伴欣赏与反思。引导学生去评价别人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有教师无法比拟的优势。实践也证明,学生的互评更全面、更客观,常常记录了教师看不到的闪光点,而且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增加了学生的交往和了解。在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评价的分寸。

    3.教师评价。教师应当善用评语,注重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情感态度,采用不同的鼓励方式;二要在挖掘学生闪光点的同时,巧妙地予以情感体验和阅读方法技巧上的点拨;三要注意把握好评价的要求,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享受到有创意阅读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也才能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辨,去发现,去领悟,从而激发创造的意识。教师应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形成过程,实施形成性评价。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评价。

    三、研究成果

    (一)促进了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

    1.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明显提升。

    通过老师的合理推荐阅读书目、组织多样的读书活动和多元的评价方式,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提升,经常看到课间有孩子在分享英语绘本。

    2.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明显提高。

    阅读指导课让孩子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阅读量的积累增加了孩子们的词汇量,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有提高。

    3.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明显提高。

    英语阅读给孩子们提供了一扇窗,它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又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可以根据能力不同、兴趣不同进行差异选择,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的读书小报、阅读推荐卡、故事表演成为校园美丽的风景线。

    在这一年中,学生个人和团体共几十人次在各级各类的英语比赛中获奖(如下表)

学生个人得奖

姓名

获奖比赛

奖次

级别

时间

朱泓鸣

“希望之星”常州赛区比赛

二等奖

市级

2018.04

苏 粤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风采大赛常州赛区比赛

一等奖

市级

2018.01

翟科浩

“希望之星”常州赛区比赛

三等奖

市级

2018.04

杨易诚

2018“星星火炬”常州赛区比赛

特金奖

市级

2018.12

戴誉宸

2018“星星火炬”常州赛区比赛

银奖

市级

2018.12

陈紫晔

2018“星星火炬”常州赛区比赛

金奖

市级

2018.12

金雨涵

星星火炬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

金奖

市级

2018.01

郑茜文

星星火炬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

铜奖

市级

2018.01

卢依林

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

特等奖

市级

2018.05

高子喻

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

二等奖

市级

2018.05

杜文婷

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

三等奖

市级

2018.05

孙欣悦

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

三等奖

市级

2018.05

徐开

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

星光奖

市级

2018.05

杨彦臣

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

希望奖

市级

2018.05

杨周子萱

希望之星风采大赛江苏赛区

二等奖

省级

2018.05

杨周子萱

希望之星风采大赛常州赛区

特等奖

市级

2018.05

黄恩浩

希望之星风采大赛常州赛区

一等奖

市级

2018.05

周天宇

星星火炬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

特金奖

市级

2018.01

刘星伶

星星火炬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

一等奖

市级

2018.01

张睿

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展示

特金奖

市级

2018.01

黄可欣

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

特等奖

市级

2018.01

丁楷轩

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展示

铜奖

市级

2018.01

杨伊宸

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展示

金奖

市级

2018.01

朱润涛

星星火炬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

金奖

市级

2018.12

卢依林

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江苏赛区

二等奖

省级

2018.05

张睿

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展示

金奖

省级

2018.01

团体奖

五(3)

天宁区小学五年级英语朗读比赛

二等奖

区级

2018.06

三(5)

天宁区小学英语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大赛

一等奖

区级

2018.01

三(5)

常州市小学英语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大赛

二等奖

市级

2018.01

(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课题组以工作三年内的年轻老师为主,每月以课题为抓手,开展阅读研究课研讨活动,通过上课、听课、研讨,促进了老师们教学水平的提高,锻炼了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提升了她们解读文本的能力。课外阅读入门指导课型和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型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并趋于成熟。王静老师2018.04执教阅读指导课《The Five Little Monkeys Bake a birthday cake》, 2019.01执教《Joseph has an overcoat》。赵灵芝执教了两节阅读指导课《In a pumpkin shell》、《The Frog in the well》。李文娟执教了两节阅读指导课《My tooth fell out》、《a big basketball fan》。课题组青年教师李文娟在2018年天宁区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

2.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在教学的同时,老师们把阅读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师们反思总结的能力,也提高了及时整理收集、归类各项成果的意识。王静于2018.08在省级刊物《校园英语》发表论文《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提问意识培养》,于2018.11在省级刊物《情感读物》发表论文《重视小学英语阅读  讲究阅读教学方法》。

5:课题组成员阅读指导课一览表

教师姓名

教学内容

级别

时间

王静

《The Five Little Monkeys Bake a Birthday Cake》

校级

2018.04

李文娟

a big basketball fan

校级

2018.5

赵灵芝

The Frog in the well

校级

2018.10

李文娟

My tooth fell out

校级

2018.10

费玲爽

The three best wishes

校级

2019.01

王静

《Joseph has an overcoat

校级

2019.01

6:课题组成员论文发表(获奖)一览表

教师

论文名称

发表\获奖

级别

时间

王静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提问意识培养》

发表于《校园英语》

省级

2018.08

王静

《重视小学英语阅读  讲究阅读教学方法》

发表于《情感读物》

省级

2018.11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阶段打算

(一)存在问题

1.理论成果还需进一步提炼、深化,需要及时反思、总结,更新理论研究。随着研究的推进逐步加以归类整理,形成更多的相关论文。

2.学生年段英语书库还没有形成体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3.对学生成果的积累收集还不够到位,后期要整理收集更多学生的过程性成长材料。

4.在课型研究上,基于文本延展的阅读教学课型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展开,我们将在中期后逐步有序开展尝试。

5.阅读活动的评价有了很好的设计,但是具体实施时还做得不够精细。

(二)下阶段计划:

下阶段,课题组将按照研究方案,具体落实研究任务,继续深入进行相关具体研究。继续做好资料的积累、梳理和提炼分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构建更多形式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研究能力提升的课题组活动,以达到提高师生英语素养的目的。同时,不断完善与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平台。

主要措施:

1.加强课题研究的规范管理,要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课题研究方案与计划,进一步明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研究内容,明确每阶段的研究工作重点。课题组教师要认真实施课题计划,积极参与课题研讨活动,并勤于反思,撰写教案、案例、论文和经验总结。在教科室的指导与管理下,进一步重视课题研究的全程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加强课题的主体管理、过程管理和评价管理,确保课题实施质量,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

2.再次展开课题理论学习、典型课例、典型案例学习与研究,做好学习心得撰写与交流,每位课题组成员至少完成一篇高质量论文的撰写。

3.定期开展课题专题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以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形式围绕课题进行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探讨、交流


附件1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问卷调查(样卷)

1.您所在年级()

A.三年级

B.四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2.您是否有阅读课外英语读物的习惯()

没有

 

3.您平均每天阅读课外英语读物的时间()

A10-30分钟

B30-60分钟

C.偶尔看看

 

4.您的阅读环境()

A.家里

B.书店

C.图书馆

 

5.您所阅读的英语课外读物主要来源于()

A.父母购买

B.向同学和朋友借阅

C.来自于网络

D.学校图书馆

 

6.您在什么情况下会阅读英语课外读物()

A.主动阅读

B.老师要求

C.家长监督

D.从来不读

 

7.您认为影响英语阅读的主要原因是()

A.作业负担重,没有时间

B.自己不感兴趣

C.没有人指导

D.阅读材料太难

 

8.您喜欢的英语课外读物是()

A.教辅书籍

B.英语绘本

C.报刊杂志

D.英语名著或名作

 

9.您喜欢的英语课外阅读形式

A.纸质书籍

B.电子书籍

C.视听读物

 

10您认为在英语课外阅读方面是否需要老师的指导?()

A.完全需要

B.有时需要

C.开始需要

D.不需要

 

11.您喜欢哪种英语课外阅读活动形式?()

A.个人读书摘要记录

B.个人制作思维导图

C.参加阅读收货分享会

D.开展小组合作阅读表演展示

 

12.您觉得英语课外阅读可以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吗?()

A.完全可以

B.基本可以

C.基本不可以

D.完全不可以

 

13.您觉得用什么评价方式能有效提高您的英语课外阅读?()(可多选)

A.教师口头评价,没有具体评价标准

B.根据具体的评价标准,记录阅读量,师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C.测试评价,完成相应的检测内容

D.书面评价,如展开讲绘本故事比赛等

 

14.您认为老师应该在哪方面帮助您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可多选)

A.增加英语课外阅读,减少家庭作业

B.推荐课外阅读材料

C.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D.对阅读过程进行指导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