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评估表
发布时间:2019-11-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静

天宁区教科研课题

 

中期评估表

 

 

 

 

 

 

 

 

 

 

 

 

 

课题名称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         王静                     

 

所在单位      常州市局小教育集团华润小学                   

 

填表时间           2019.1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课题组成员(含课题组长)研究概述

 

主要贡献及成果

 

王静

主持课题研究,统筹安排课题组的各项研究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课题组活动,撰写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等。负责阅读材料、教案及案例等相关材料的审核工作。

执教阅读研究课:

The Five Little Monkeys Bake a Birthday Cake

《Joseph has an overcoat

发表论文:《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提问意识培养》2018.08

《重视小学英语阅读 讲究阅读教学方法》2018.11

 

 

赵灵芝

执教阅读研究课:

《The Frog in the well》

撰写中期报告、负责阅读材料、教案及案例等相关材料的编写和收集。

 

费玲爽

执教阅读研究课:

《The three best wishes》

对学生感兴趣的书的类型进行分析研究,负责阅读材料、教案及案例等相关材料的编写和收集。

 

李文娟

执教阅读研究课:

a big basketball fan

My tooth fell out》

对评价方式作具体研究,撰写中期报告、负责阅读材料、教案及案例等相关材料的编写和收集。

 

王蓓

负责调查数据的汇总、阅读材料、教案及案例等相关材料的编写和收集。

 

宦晶晶

 

负责阅读材料、教案及案例等相关材料的编写和收集。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影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因素研究

首先,课题组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开展学生的问卷调查共向学生发放问卷 212 份,回收212 份。经统计分析,喜欢课外英文阅读的学生的比例共占85.4%,不喜欢课外英文阅读的学生占了14.6%。,应该说大部分学生还是对英语阅读有兴趣的。其中有61.7%的学生喜欢通过阅读传统的英文书籍、报刊类读物来获得课外知识,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也有22.6%的学生喜欢通过网络英文阅读来获得课外知识,还有15.7%的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英语课外知识。我校的孩子整体来说有阅读英语书籍的意愿,只是在读物材料的选择,家长的重视程度,家长可以给与的支持和帮助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因素也有多个方面。所以我们老师应广泛地作好宣传和引导,提高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对英语课外阅读的认识,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达到小学阶段一万字的英语课外阅读量。

(二)各年段学生感兴趣的课外阅读内容研究

目前我们学校三年级起步学习英语,所以根据调查中年段(三四年级)学生所喜欢的课外读物类型大多是插图和文字比重差不多,甚至插图比重更大一些的轻松趣味性读物,应为孩子们的识字量还很少。而高年级(五六年级)学生喜欢漫画卡通类的学生最多。数据显示,高年级小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内容依次为:漫画卡通类(35.4%),故事类(21.2%),科普类(17.9%),学习类(20.8%。),其他(4.7%)。可见,在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中,漫画卡通类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文学类,所选类型丰富多样,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

(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1、激发内在的阅读兴趣。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是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获得阅读技巧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开展丰富的阅读教学,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激发其内在的阅读兴趣。

2、搭建课堂展示舞台。

单间我们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交流常规活动,每个学生轮流在课前用两到三分钟时间讲一个最近看的英语小故事,或者唱一首英文歌。并且讲完后,台下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提问,了解一些阅读细节。

3、开展多样课后活动

同时,我们也开展了英语阅读读书小报、阅读推荐卡、阅读漂流等读书活动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推进阅读活动的开展。

(四)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堂研究

课题开展至今,我们课题组每月开展阅读研究课研讨活动,由于课题组的老师大多是刚工作的年轻教师,通过研究课,既锻炼了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提升了她们解读文本的能力,更是对阅读指导课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们主要就三种类型的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进行了研究和尝试。

1、课外阅读入门指导课型

课外阅读入门指导课型指向没有太多课外阅读经验的小学生,旨在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掌握初步的阅读策略。该课型以“I think…”、“I know…”、 “I hope…”三个步骤来组织教学。I think:抛出问题,创造悬念,预测故事内容 I know:浸润情节,激活思维,验证故事内容I hope:续编故事,合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入门型的指导课引导孩子走进阅读、感知文本、学习策略,为学生自主阅读作了良好的铺垫。

  2、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型

该课型是在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后所尝试的一种指导课。主要针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以新的文本为教学载体,通常包括前测、指导、后测三大环节尝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阅读指导前: 前测让问题更聚焦阅读指导中:解疑让理解更深入阅读指导后:后测让阅读更有效

  3、基于文本延展的阅读教学课型

该课型是在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阅读积累后的活动课,更侧重于学生阅读能力

的综合训练和阅读成果的综合展示。学生通过课本剧表演、人物点评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综合能力。目前这个课型我们还没有完全展开,我们将在中期后逐步有序开展尝试。

(五)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策略

评价内容 

1、阅读态度。包括有无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能否自觉阅读;有无制定长期和近期的阅读计划等。 
    2、阅读能力。包括有效阅读的速度,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对文章条理的把握能力;提问的能力;思考与判断能力等。 
    3、阅读方法。包括是否掌握并运用各种阅读的方法;是否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要领     

评价方法 

1、资料查阅法。鼓励学生整理词汇、绘制思维导图、概括故事大意,做阅读推荐卡、绘本小报、读书心得等,教师定期查阅并点评。同时可借助QQ群、微信群等家校互动平台,进行朗读打卡,教师收听并点评。
    2、日常观察法。对学生的阅读态度评价,除查阅规定的资料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学习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持续进行课外阅读的热情和恒心。比如,课前演讲,把讲台当舞台,每节英语课前给学生5分钟,让1-2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如讲故事、朗读、背诵等。教师要照顾到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轮流制。在班级里长期开展这一活动,就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惯例,对他们读书兴趣的保持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3、活动展示法。举行课外绘本朗读大赛课外阅读竞赛评比;阅读成果展示,包括阅读推荐卡展览、读书笔记评比、海报展示,话剧表演等。通过活动,展示了学生课外阅读成果,浓厚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推进了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可是一旦小学生的读书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如果不很好的稳定、保持,兴趣就会渐渐消失。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成果的舞台,来保持、稳定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使自己获得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

评价主体

1、个人自评。学生对自己的课外绘本阅读时间、字数和学习成果进行自评。

2同伴欣赏与反思。引导学生去评价别人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有教师无法比拟的优势。实践也证明,学生的互评更全面、更客观,常常记录了教师看不到的闪光点,而且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增加了学生的交往和了解。在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评价的分寸。

3、教师评价。教师应当善用评语,注重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情感态度,采用不同的鼓励方式;二要在挖掘学生闪光点的同时,巧妙地予以情感体验和阅读方法技巧上的点拨;三要注意把握好评价的要求,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享受到有创意阅读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也才能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辨,去发现,去领悟,从而激发创造的意识。教师应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形成过程,实施形成性评价。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评价。

三、取得的阶段成果(包括出版、发表的成果、已产生的实践反映及专家、行政领导的评价等,已发表的论文,请注明发表的时间及刊物)

(一)促进了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

1、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明显提升。

通过老师的合理推荐阅读书目、组织多样的读书活动和多元的评价方式,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提升,经常看到课间有孩子在分享英语绘本。

2、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明显提高。

阅读指导课让孩子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阅读量的积累增加了孩子们的词汇量,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有提高。

3、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明显提高。

英语阅读给孩子们提供了一扇窗,它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又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可以根据能力不同、兴趣不同进行差异选择,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的读书小报、阅读推荐卡、故事表演成为校园美丽的风景线。

在这一年中,学生个人和团体共几十人次在各级各类的英语比赛中获奖(如下表)

学生个人得奖姓名获奖比赛奖次级别时间朱泓鸣“希望之星”常州赛区比赛二等奖市级2018.04苏 粤“二十一世纪”中小学风采大赛常州赛区比赛一等奖市级2018.01翟科浩“希望之星”常州赛区比赛三等奖市级2018.04杨易诚2018“星星火炬”常州赛区比赛特金奖市级2018.12戴誉宸2018“星星火炬”常州赛区比赛银奖市级2018.12陈紫晔2018“星星火炬”常州赛区比赛金奖市级2018.12金雨涵星星火炬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金奖市级2018.01郑茜文星星火炬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铜奖市级2018.01卢依林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特等奖市级2018.05高子喻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二等奖市级2018.05杜文婷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三等奖市级2018.05孙欣悦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三等奖市级2018.05徐开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星光奖市级2018.05杨彦臣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希望奖市级2018.05杨周子萱希望之星风采大赛江苏赛区二等奖省级2018.05杨周子萱希望之星风采大赛常州赛区特等奖市级2018.05黄恩浩希望之星风采大赛常州赛区一等奖市级2018.05周天宇星星火炬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特金奖市级2018.01刘星伶星星火炬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一等奖市级2018.01张睿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展示特金奖市级2018.01黄可欣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特等奖市级2018.01丁楷轩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展示铜奖市级2018.01杨伊宸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展示金奖市级2018.01朱润涛星星火炬英语风采大赛常州赛区金奖市级2018.12卢依林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江苏赛区二等奖省级2018.05张睿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展示金奖省级2018.01团体奖五(3)天宁区小学五年级英语朗读比赛二等奖区级2018.06三(5)天宁区小学英语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大赛一等奖区级2018.01三(5)常州市小学英语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大赛二等奖市级2018.01

(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课题组以工作三年内的年轻老师为主,每月以课题为抓手,开展阅读研究课研讨活动,通过上课、听课、研讨,促进了老师们教学水平的提高,锻炼了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提升了她们解读文本的能力。课外阅读入门指导课型和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型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并趋于成熟。王静老师2018.04执教阅读指导课《The Five Little Monkeys Bake a birthday cake》, 2019.01执教《Joseph has an overcoat》。赵灵芝执教了两节阅读指导课《In a pumpkin shell》、《The Frog in the well》。李文娟执教了两节阅读指导课《My tooth fell out》、《Five minutes peace》。课题组青年教师李文娟在2018年天宁区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

2、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在教学的同时,老师们把阅读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师们反思总结的能力,也提高了及时整理收集、归类各项成果的意识。王静于2018.08在省级刊物《校园英语》发表论文《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提问意识培养》,于2018.11在省级刊物《情感读物》发表论文《重视小学英语阅读  讲究阅读教学方法》。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理论成果还需进一步提炼、深化,需要及时反思、总结,更新理论研究。随着研究的推进逐步加以归类整理,形成更多的相关论文。

2学生年段英语书库还没有形成体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3、对学生成果的积累收集还不够到位,后期要整理收集更多学生的过程性成长材料。

4、在课型研究上,基于文本延展的阅读教学课型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展开,我们将在中期后逐步有序开展尝试。

5、阅读活动的评价有了很好的设计,但是具体实施时还做得不够精细。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下阶段,课题组将按照研究方案,具体落实研究任务,继续深入进行相关具体研究。继续做好资料的积累、梳理和提炼分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构建更多形式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研究能力提升的课题组活动,以达到提高师生英语素养的目的。同时,不断完善与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平台。主要措施:

1、加强课题研究的规范管理,要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课题研究方案与计划,进一步明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研究内容,明确每阶段的研究工作重点。课题组教师要认真实施课题计划,积极参与课题研讨活动,并勤于反思,撰写教案、案例、论文和经验总结。在教科室的指导与管理下,进一步重视课题研究的全程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加强课题的主体管理、过程管理和评价管理,确保课题实施质量,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

2、再次展开课题理论学习、典型课例、典型案例学习与研究,做好学习心得撰写与交流,每位课题组成员至少完成一篇高质量论文的撰写。

3、定期开展课题专题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以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形式围绕课题进行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探讨、交流。

六、评估小组意见

 

 

 

 

 

 

 

 

 

 

 

 

 

 

 

 

  

   

   

  

八、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盖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