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课外阅读多维评价的策略研究
江苏 扬州 ●吴春兰
在学生繁重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走进祖国 璀璨的多彩文化世界,让学生们真正“快乐悦读”呢?多维评价学 生的课外阅读,已经成了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综合国内外的研 究 ,我 认 为 ,建 构 多 维 评 价 让 学 生 进 行 自 主 阅 读 ,也 许 是 最 有 效 的方式。
一、运用考级,进行定量评价
课 外 阅 读 是 一 个 开 放 式 的 不 受 时 间 、地 点 、形 式 约 束 的 语 文 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 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 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另外,又因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 性 ,所 以 又 不 能 强 行 对 每 一 位 学 生 统 一 要 求 、统 一 步 调 、统 一 内 容,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于是,结合我校指定的阅读书目及计 划,从诗词、名言俗语、故事、小说、散文、科普读物等方面制定出 了相关的定量考级制度,并设计课外阅读考级申报、审批表(篇幅 所限,表略)。申报、申批表的主要内容包括:1阅读类型;2原级 别与申报级别;3评价意见:包括家长、同学、老师的意见;4学校 意见。比如,课外阅读的类型包括:诗词、名言俗语、故事、小说、散 文、科普读物、其他。具体考核方法以诗词为例:让学生见缝插针 进行课外阅读古诗的活动,背出 10 首古诗为一级,20 首为二级, 以此类推,100 首为十级,110 首为特一级,以此类推。这样,不同 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都有了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每个学生的 学习需要都会得到满足。
二、借用表格,进行定性评价
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匆匆浏览许多本,不如彻底消化几 本”,要求学生读书要通读精读,读有所悟。读书应该与思考同步, 即读有所思,读书多而不思考,头脑就会因膨胀而受到压抑,弊多 利少;只有思考和消化书上的知识,才能发挥书的作用,给人头脑 以健康和活力。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还需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因此,我常常借用普普通通表格的无限魅力,采用自评、组评的方 式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篇幅所限,表略)。比如“,小小读书卡自评 表”的内容包括:自 评 项 目 、自 评 内 容 、我 的 收 获 、我 的 不 足 、我 对 自己的评价。“小小读书卡小组评价表”的内容包括:评价项目、 阅 读 内 容( 1 阅 读 量 、阅 读 完 成 情 况 、笔 记 情 况 ;2 发 言 情 况 、读 书情况、有无创见)。自评促使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进行自我评估、 反思;组评充分发挥评价的互动性,更好地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 保鲜。
“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 传移模写。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一法:随类赋彩。在画面中颜色主 题突出的部分,可以直接用颜色绘制。例如,花朵可以用朱砂和胭 脂、叶子就用石绿、樱桃可以用大红。水墨画具有单纯性、象征性、 自然性。我们不需要要求学生在这里遵循西方的色彩理论,这样 可以让画面具有中国画独有的艺术特色和韵味,更能较好地体现 儿童率性、稚嫩的年龄特点。
三、临摹与写生相结合
在水墨画教学中,许多老师会让学生临摹教师的范画,在临 摹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如教学生画 “葫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葫芦的外形、颜色,让学生寻找葫芦的
细节。为了拓展学生视野,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相关图片, 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
三、活用教材,进行运用评价 现行语文教材是知识、技能的载体,是教学的指南和依据,是
学 生 课 外 阅 读 的 基 础 ,对 学 生 课 外 阅 读 起 着 极 重 要 的 导 向 、激 励 作用。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文章时学过的语言材料,掌握 程度基本停滞在“理解”这一学习水平上,很难自动上升为“运用” 这一学习水平。学生积累再丰富,如不能灵活运用,也不能转化为 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目的、有 计 划 地 向 学 生 推 荐 与 教 材 有 关 的 课 外 读 物( 与 课 文 作 者 、历 史 背 景相关的故事,与课文内容、形式、写法相关的其他文章等),并能 结合教材适当做一些迁移性练习,把课外知识应用到课内,从而 考查评价学生运用课外知识的能力。
四、妙用舞台,进行整合评价 (1)引入竞争,各显神通。语言的积淀,需要大量的阅读,且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难以坚持长期 不懈。因此,我平时教学中就引入竞争,经常利用早读课、语文活 动 课 、 班 会 课 , 开 展 “ 介 绍 一 本 好 书 ”“ 诗 文 朗 诵 比 赛 ”“ 讲 故 事 比 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把学生要 达到的阅读要求融合在其中。由于爱炫耀自己的天性,学生们兴 趣高涨,竞技场上,你追我赶,各显神通,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与 培养。
(2)展示成果,感受成功。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 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 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我们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和“小 作家作品专栏”的方式,记录、展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 成长袋和醒目的小作家作品专栏里,记录了学生独特的心灵独 白,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感受着成功的乐趣。 这既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又促进了每位学生深入持久地阅 读,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对学生的阅读的评价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只 评价他的阅读量,而是要建构多维评价,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 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 惯 以 及 阅 读 后 的 综 合 运 用 能 力 ,重 视 对 学 生 多 角 度 、有 创 意 阅 读 的评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实效,让学生在课外自主 阅读活动中享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建构课外阅读多维评价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嵇文佳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