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课程化 以书香润养童心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 郭其平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课程建构关系到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兴趣的激发、阅 读习惯的养成。笔者在教学中从阅读环境、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课外阅读课程化的实践,取得了 良好成效,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程化;实践探索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课内阅读与课 外阅读的课程建构关系到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兴趣 的激发、阅读习惯的养成。笔者在教学中从阅读环境、 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课外阅 读课程化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环境与教育,让学生爱上阅读
校园应是一个灵动的图书馆。电子显示屏滚动播 放“行善最乐,读书最佳,运动最美”“书籍是人类进步 的阶梯“”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等读书名言,校园每 一面墙都是名人论读书的名言和 《弟子规》《三字经》、 精选《论语》章句以及地方文人诗作;教室里,各班级文 化形式不同,但是内容大都围绕着“读书”,教室两侧墙 壁上是名人诗句,黑板旁边有“古诗园地”和“读书名 言”,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张贴着学生的读书心得,教室“图书角”摆放着学生们喜爱的书籍。 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起熏染、陶冶作用。书香环境就像一个功能强大的磁场,吸引学生自 觉自愿而又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和熏陶。
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展阅读面,增加 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意识 上,学校要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周二周四的红领 巾电台、班队会等时机,讲述名人读书故事,以读书榜 样感召学生。同时,改革语文评价内容,将课外阅读纳 入语文考试范围,以考试驱动学生阅读。
环境熏染与读书教育,促使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我 要读书”的意识。
二、课内与课外,给学生读书的时间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时间主要在课余, 但把所有任务都放到课外显然不合适。为此,学校应将 课外阅读及教学的时间安排进课程,如从地方课时中 拿出一节课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周一到周五每天阅读 半小时——早读、午读、晚睡前阅读;选取一天课后不 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让学生尽心阅读;周末精简作业, 确保课外阅读时间;寒暑假作业可以阅读整本书为主。 对于课外零碎时间的阅读,要求学生或家长填写《课外 阅读记录单》,确保阅读时间与阅读量。
时间是一个常量,给学生读书时间,是落实读书活 动的关键要素。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安排,充分利用零 碎时间,让阅读时间有保障。
三、选读与必读,让学生有书读 “小学生该读什么?”这是不少家长的疑惑,也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必须考虑的问题。 人的学习过程就像建造金字塔,要让学生从小开始广泛接触各种不同的知识,基础知识的广度会影响 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通过读书,学校希望给学生奠定 一个广阔的知识基础。为此,学校为每个年级的学生开 列了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在每学期开学和放假时把 书单提供给家长,由家长自愿为学生选购。每学期初,语文教师应首先根据各册语文教材内 容,选定课内与课外结合与互补的阅读书目二至三本, 由家长购买一本,在班级进行漂流阅读。如四年级下册 有《小英雄雨来》一文,就要推荐阅读整本书《小英雄雨 来 》 ; 第 八 单 元 要 学 习 神 话 《 普 罗 米 修 斯 》《 渔 夫 的 故 事》,就推荐阅读整本书《西游记》《伊索寓言》《一千零 一夜》。
另外,学校加强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建设,丰富阅 读资源,以丰富的高品质书源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要 求必读与选读结合,不论家庭或学校,图书都要触手可 及,让阅读成为随心所欲、随时随地的事。
四、教读到自读,让学生学会阅读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处于形成时期,因此在课外 阅读中,亟需教师教导,授以方法。
教师要利用精读课文进行“教读”,尤其要教会学 生做读书笔记,学习圈点批注、提要钩玄,学习感悟、积 累、运用语言,学习写读后感、书评、仿作等。在略读课 文时,放手让学生尝试“自读”、做笔记,并在对话交流 中感悟积累,习得能力,最终在课外阅读中实现自由阅 读,读进去、写出来。通过“教读—自读—课外阅读”,课 内外相结合,课内得法,课外受益,学生才能在会读中 享受阅读的乐趣,越读越爱读。
每周一节的读书课,除了让学生静心阅读外,还应 着力上好“读书笔记展评课”“好书或美文推荐课”“读 书成果交流课”。也可邀请优秀家长走进课堂交流亲子 阅读经验,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学校可以此为课题进行专 题研究;利用教研平台举行教学研讨,完善指导课型及 阅读策略;开展“学校大讲坛”活动,邀请学生喜欢的作 家到校为师生、家长举办阅读专题讲座,用他们读书写 书的经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阅读。
五、学校与家庭,为学生创设更好的环境
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不能光靠学校和教师,应倡 导家庭与家长参与其中,开展“书香家庭”“亲子共读” 活动。可利用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关注并配合孩子课外 读书,大手拉小手、亲子共读;向家长征集“我家的读书实践探索照”,开展“最美读书照”评选活动;调动家长购书读书 的积极性,开展“晒晒我家藏书”活动,将家庭书柜照片 张贴在楼道展示。
家校携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书 香校园”“书香家庭”活动能形成大环境,让书香弥漫于 学生的家校生活中,使学生时时闻书香,处处受熏陶。
六、评价与活动,让学生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落实,可操作的评价措施必不可少。课 外阅读评价可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 方式。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阅读参与度。通过参与阅读 的行为与态度,建立“儿童阅读档案袋”:包括收集、积 累阅读学习资料,如阅读计划表、阅读记录表、读书笔 记、手抄报等活动获奖证书和亲子阅读照片等,定期回 顾与展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用激励性语 言鼓励每一位学生,努力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潜 能,使他们树立信心,爱上读书。
综合性评价,全面考量学生的阅读情况。定期开展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评比活动,如书目知识、朗 诵演讲、读书征文、手抄报、课本剧表演等竞赛,评选读书之星”“书香班级”等,并奖励获奖者,让学生体验 成功的愉悦,再度激发阅读动机。
为保证阅读评价长期稳定开展,学校应科学制定 语文课外阅读计划、纸笔测评方案,每学期统一组织测 评,并将测评成绩纳入期末语文成绩。
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能较真实地反映 学生课外阅读记录和表现,评价过程始终保持于开放 的良性循环之中,利于促使学生积极阅读。
课外阅读润养童心,能为学生一生打好底色。要以 课程化的高度去看待、解决“为什么读、什么时候读、读 什么、怎么读,家庭怎么做,怎么评价,怎样才能坚持 读”等问题,方能实现课外阅读目标,达到使学生在阅 读中积淀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的目的。
课外阅读课程化 以书香润养童心
发布时间:2019-10-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嵇文佳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