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创新性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课题主持人 房程
所在教研组 语文
申报日期 2017.11.25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姓名 | 房程 | 出生年月 | 1990.10 | ||
任教学科 | 语文 | 任教班级 | 四(5)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联系方式 | 18262545123 | ||
课题组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专业职务、行政职务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
周茜彤 | 女 | 25 | 中小学二级 | 研究文献的整理,课堂实践研究 | |
谢璐 | 女 | 27 | 中小学二级 | 课堂实践研究,研究资料的整理 | |
二、课题研究设计
1.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现象)——问题的提出 |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理论依据。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学生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性设计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2.《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我们语文教师应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体现学生的创新性特点,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需要 学生家庭作业繁重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沉疴,极大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呼声。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却整天埋头于“作业堆”中,作业形式简单枯燥,训练要求统一,浪费了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因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的作业设计,虽然在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能力,发展综合语文素质存在许多问题。致使部分学生的“等、靠”观念很强,每个班总有或多或少的学生完成不了作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方面:近几年,国内教育者加大了对同类课题的研究力度,致力于此研究的老师也很多。特别是自从“减负”以后,很多学校对作业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诸如“开放性作业”、“主体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等创新设计也层出不穷,在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我校学生差异大,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大多比较简单、枯燥、形式单一。学生就是简单的抄写、背诵、机械学习,既浪费了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2.国外方面: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课外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如英国中小学生课外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二是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三是口头、听力作业;四是表演作业。再如美国教师经常设计一种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他们认为应当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当学生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很快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时,那么, 学生就会觉得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他们来说特别显得有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创新性”指研究要有一定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在应用研究领域有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 “作业设计”指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对给学生布置的课内外作业预先制订方法、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作业必须关注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多样性,让学生在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和谐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相应的发展,促进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的发展。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素养也将获得相应的发展。 |
2.对这一问题(现象)的分析 |
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目前我校四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我校情况努力构建我校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序列。 2.通过实践研究,探索适合我校四年级学生的创新性语文作业设计,激发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培养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作业设计的评价体系研究,探索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生成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
3.解决这一问题(改变这一现象)的设想 |
一、研究内容 1.小学语文作业现状调查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围绕小学语文创新性作业设计,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分年段调查,了解目前我校语文作业的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提供依据,根据低、中、高不同年段的学生特点,有侧重地围绕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开展作业设计研究,学生作业内容、形式的创新。本方面内容的研究是学生积极并乐于完成作业的基础。以情感认知为主线,通过自主、调查、讨论、实践体验等途径进行作业内容、形式的创新,使学生爱学、乐学、享受学习。 2.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和内容设计的创新性研究。着重研究如何创新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使设计的小学语文作业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渗透开放性。 3、小学语文作业创新性评价的研究。对评价标准及方式方法、开放与鲜活性的进行探索研究,促进学生扬长避短。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作业的数量、时间、评价、作业习惯及作业效果。通过调查了解到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分析,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3、实验法:课题组成员即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实践总结。 4、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追踪调查分析,了解作业的方式、效果与习惯,便于针对性地研究。 5、数理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收集本校学生作业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到解决我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4.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研究保障 |
文献资料丰富,研究者为有教学经验的中年段语文教师,有实验条件;学校也能提供相应支持。 |
5.课题研究实施安排 |
1.课题确立阶段(2017.11~ 2018.1) 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进行作业设计的初始调查,形成课题方案,确立课题的研究方向,成立课题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2.课题实施阶段(2018.1~ 2018.7) 以中年级为抓手,全面进行实验,有计划、有目地的开展研究与积累,形成阶段性论文,并采取行动与措施,边实践边研究,不断修正实验。 3.课题总结阶段(2018.7~ 2018.11) 总结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4.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者完成时间阶段成果作业设计研究与专题研讨活动研讨照片集周茜彤2018.1作业设计案例集案例集所有成员2018.5最终成果结题报告、学生作业集研究报告房程2018.11
|
三、评审意见
1、教科室评审意见 |
时间: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