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表
发布时间:2018-06-1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顾雅钰  

 

课  题  名  称       小学美育与学校游历课程有                                机整合的探索性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       顾雅钰                              

所 在 教 研 组       华润美术组                   

申  报  日  期       2017.11.27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姓名

顾雅钰

出生年月

1991.08

任教学科

美术

任教班级


一(4)——一(8


三(1)——三(4

最后学历

本科

联系方式

15152220457

课题组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职务、行政职务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王芸君

38

美术教师

课程实施方式的设计

论文撰写

宣梦婷

27

美术教师

课程实施方式的设计






二、课题研究设计

1.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现象)——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理论依据。

    (一)背景:

    1.基于国家提出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文件中实施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学校美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还没能很好地整合各类美育资源,实现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

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实施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美育实践活动是学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教学计划,实施课程化管理。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学生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等

2.基于我校关于游历课程的创造性探索。

在深化课程改革这样的大背景下,我校对游历课程进行了创造性探索,随着此课程的成熟,它也成为我校探索学校、学生和地区的发展状态,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之一。在游历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的关注自然,关注社会,走向社会,体验科技文明的发展,但是不足的是缺少了美育的渗透与呈现

(二)理论依据:

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说过,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观察理解自然的美,在于用艺术的眼光来认识周围的环境,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学生创造美的源泉。

美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派纳认为,学校课程的宗旨在于促使我们关切自己与他人,帮助我们在公共领域成为致力于建设民主社会的公民,在私人领域成为对他人负责的个体,运用智力、敏感和勇气思考与行动。

英国的J.拉罗斯金和W.莫里斯提倡向青年学生和广大民众普及高尚的艺术品以力挽现代社会中审美趣味的堕落。以后又有德国艺术教育家朗格和H.闵斯特伯格,美国美学家门罗和英国美学家H.里德,相继提倡学校与社会的艺术教育,并进一步开展审美教育理论的研究。

课程不再是一个事物,也不仅是一个过程。它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一种私人的意义,一种公共的希望

二、国内外研究现

    国内

1.关于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

随着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的不断重视,国内众多地区针对美育课程的实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探索“立德树人”美育新模式全视角引领学生对美的感知。将美育课堂延伸到校外,组织学生进入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等高雅艺术殿堂,让学生能够感受艺术之美;组织学生每学年用一周的时间赴各地进行艺术采风,带领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沛筑、茶艺、篆刻、书法等非遗课程为载体,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2.关于课程实施方式的探究。

2017年11月27日-30日,以“让学校课程深度变革成为常态”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小学品质课程研讨会在上海市嘉定区开幕针对中小学课程实施途径单一与方法贫乏的问题,研讨会发布了《学校课程实施的18种方式》供广大中小学参考,其中重点提及场馆学习与行走学习,让孩子们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资源充实自己,在行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国外

1.关于美国博物馆与学校美育课程的链接

正是由于对儿童的重视,美国博物馆被视为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和最值得信赖的器物信息资源之一。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古根海姆博物馆,馆方专门为不同年龄段的孩童提供与之相应的美术教育课程,甚至学校当中的部分课程也可直接在博物馆中进行,馆员与学校教师之间形成了非常紧密和和谐的关系,互通有无,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2.关于法国卢浮宫的公共教育项目

卢浮宫博物馆每年接待的众多参观者中,将近一半是学生。提高学生的历史和艺术素养,是卢浮宫博物馆乃至法国博物馆的使命之一。关于法国博物馆公共教育项目的书籍、文章、资料,国内介绍的较少。但仍有文章对此进行论述:卢浮宫有专门的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场所,期中之一被称作“艺术车间”,是集参观、讲解、自己动手三者于一体的艺术活动。设立“车间”是为了借助卢浮宫博物馆的藏品资源,增加学生的艺术体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游历课程

在我校“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大课题下,根据学生学期生活的不同时间节点,创设了“期中游历课程”这个子课程,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校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不是简单的说只能存在于校园内,学校环境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它向社会环境开放并不断与社会环境进行着各种交流。其中,社会环境中公共文化设施是校外课程资源中最值得学生探索发现,参与游历的,它包括:美术馆、博物馆、青少年文化宫、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园林、公共雕塑、建筑、环境艺术等。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而应用于实践的教育活动。

2.美育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狭义地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广义地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

本研究的美育是指运用学校游历课程中涉及到的一切美的形式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包括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以社会美育为主,学校美育和家庭美育为辅。主要运用专设机关和地方美化中与美术相关的部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3.有机整合

有机整合,简单说就是互相结合。两个及两个以上事物互相结合,并不相互抵触、牵制,而是各出所长,相互取长补短,获得更好的成果。本课题中所谈及的“有机整合”这一概念,是指美育课程与游历课程的结合,其实带着孩子们学习用审美的眼光与世界打交道,让他们带着审美的眼光认识和接触社会,帮助他们完成由校园走向社会的转换,感受和鉴别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和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最后用不同的形式创造美。

2.对这一问题(现象)的分析

研究意义与目标

开展游历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校外课程资源,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科本位的狭隘教育观。将美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相链接,将艺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链接,实现教学课程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

1.通过考察、分析我我校游历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况,发现其中美育融入不充分的地方,分析原因。

2.通过将小学美育与游历课程有机整合,探索出在学校游历过程中,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有效策略。

3.在有机整合构建新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探索,形成体系跟踪。

 

3.解决这一问题(改变这一现象)的设想

一、研究内容

(1)本校游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访谈研究。

(2)有关游历课程与美育的文献研究。

(3)将小学美育与游历课程有机整合策略研究。

(4)总结经验,寻求二次开发。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开展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在搜集和研究大量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制定完善的课题研究和新策略实施的基本框架。

(2)调查访谈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搜集相关的数据与资料,掌握我校游历课程实施现状

(3)行动研究法

了解往年游历课程的详细方案,调查学生参与游历课程过程中对美的认识,探究其中美育的融入度,找出不足,对其进行归因分析

(4)案例研究法

在研究中,以学校“儿童成长节律”课程为基础平台,以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融入为导向,逐步探索美育课程与游历课程的有机整合。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由点及面,全方位实施,并及时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及解决方案。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方向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实施方案。

(5)经验总结法

具体跟踪三、四年级的实施过程,总结经验,寻求二次开发,探索更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在研究中,不断召开经验总结会,通过经验总结会,梳理前期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同时进一步明晰后续的研究方向。

4.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研究保障

1. 专业的课题研究团队

本课题组教师均为局小华润分校美术组教师,均有过课题研究经验

2. 强大的专家引领

本课题隶属于本校的《学校“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综合构建与实施》的子课题,有学校大课题组的领导与经验传授。

3. 清晰的自我发展意识

课题组教师积极要求上进,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乐于在研究中成就自我的再成长,具有强烈的推动整个教研组发展的意愿。 

5.课题研究实施安排

1.课题确立阶段2017.092017.11   ):

开展的主要工作有:①文献查阅,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讨相关理论;②收集资料,并约请专家作课题指导,进一步理清课题的研究思路;③认真做好课题申请的前期准备工作。

2.课题实施阶段2017.112018.11   ):

开展的主要工作有:①做好开题工作,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调查、分析、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初步行动计划;②实施初步行动计划,及时总结、反思前期研究工作,制定第二步行动计划,并召开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会,然后进一步实施第二步行动计划。

3.课题总结阶段2018.112018.12  ):

    开展的主要工作有:①撰写结题报告;②召开结题研讨会;③做好成果的交流和分享工作。

4.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者完成时间阶段成果当前我校游历课程现状分析调研报告顾雅钰2018.2《小学美育与学校游历课程有机整合的探索性研究》中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顾雅钰2018.09小学美育与游历课程有机整合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全体组员2018.11游历课程新方案实施下的案例集案例集顾雅钰2018.11最终成果《小学美育与学校游历课程有机整合的探索性研究》结题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顾雅钰2018.12《小学美育与学校游历课程有机整合的探索性研究》的相关论文论文全体组员2018.12

 

三、评审意见

1、教科室评审意见

 

 

 

 

 

                         

 

     时   间: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