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报告
发布时间:2018-06-0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刘美娟  

低年级数学课堂设计与绘本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刘美娟

一、课题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现今的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已不再是只重视数、量、形等内容和目标,而更重视沟通、推理、联结、解题等过程目标。重视培养儿童在数学概念间,垂直数学化的内部联结能力,以及在数学与生活或其他领域间水平数学化的外部联结作用。由此,我们发现在数学学习中引入绘本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数学阅读打开一扇数学的窗,让他们能跳出课本读数学,跳出考试品数学,跳出课堂学数学。

与此同时,数学是令中小学生最感到学习困难的科目,许多学生都曾有过数学学习的挫败经验,以致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视数学学习为畏途。“好难啊,什么意思啊?我不懂!”,经过一段学习后,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大多是受学校课程的设置而学习。在他们的心目中“数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就是1加1是几!”“数学就是没完没了地做题”,这样的现状和回答不得不引起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关注。我们如何做才能使学生愿意学,欢学,对数学感兴趣?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呢?如何让他们从广阔的数学世界里来领悟数学?

数学绘本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和理解能力,结合丰富生动的故事情境,融入最初最实用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的作品。数学绘本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数学。通过绘本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倾听、讨论、写作数学概念的机会,还培养了他们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也扩大了数学知识本质意义的认知。这样的数学阅读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数学是生动的,活泼的,富有意思的。数学绘本的这些特性,让我们想到了绘本阅读是否会给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呢?

(二)核心概念界定

数学绘本: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合在学生喜欢的情境中,可以让身体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发生、发展、发散,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数学阅读:是阅读主体根据已有旧知,在一定阅读动机的驱使下,依托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将文字语言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并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数学阅读能力指顺利完成数学阅读任务的复杂心理特征的总和。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挖掘绘本中的生活味与数学味,把绘本与现行的数学教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整合,变抽象理解为形象感悟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大大促动数学老师以及学生自觉走进数学阅读,探索以数学绘本为载体的低段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变枯燥解题为关注生活

3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和数学教学要求,提出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发展的目标规定,侧重学生想象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的评价,变课堂旁听为积极参与

2.研究内容

1对比研究试验前后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状态的变化

2研究当前绘本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可行性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数学绘本。依照绘本內容的故事情境性与当前数学教材内容整编;分类研究不同类型的绘本:知识拓展类、研究载体类。

3研究基于教材内容绘本学生现状与的再开发。

绘本进入数学课堂,给孩子带来的改变以及学生对绘本的再开发。

4)研究新形式课堂的评价方式

研究借助绘本对数学学习内容、结果、实践的评价反馈情况。

3.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具体通过调查、文献分析、做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研讨会等方式推进,注重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注重课题阶段性成果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推动。本课题还采用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内外有关绘本阅读教学的资料以及他人的教学案例,借鉴他们的成功之处,同时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和改变,逐步形成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 

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要认真研读国内外各类数学绘本,引导学生看绘本,读绘本,爱绘本,创绘本,以数学活动课为阵地,课内外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整合、反思、改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课题研究过程

1.精选数学绘本,寻找课堂教学最佳结合点

    寻找合适的、生动的、有效的数学绘本是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的前提。我们结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精心选择了适合的数学绘本。在选择中我们不仅注重选择符合一年级学生心智的绘本,让学生在听故事、读故事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而且还注重选择情节和苏教版数学教材相辅相成的绘本。这样的选择更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讨论和交流的欲望。本课题研究主要梳理现有材料,形成阅读推荐书目:

上册

单元教学内容

绘本名称

数一数

《阿呆数牛》

比一比

《都陵村168号

《让谁先吃好呢》

10的分与合

《旦旦数鸡蛋》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丁丁的练习本》

认识图形

《寻找消失的爸爸》

《谁是偷瓜贼》

分类

《一起一起分类病》

《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都到我这里来》

11——20各数的认识

《星星工厂有点忙》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汪汪的生日派对》

下册:

单元教学内容

绘本名称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谁是小偷儿》

认识图形

《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0只饥饿的蚂蚁》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黑暗银行》

《大猩猩阿宝卖苹果》

 

2. 多角度、多方形的绘本阅读

1)看绘本。美国斯图尔特.J.墨菲先生认为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离不开“看”。他说:“是美丽的图画和生活的故事教会了我数学。”因此要让一年级学生学好数学,爱数学,教师在课堂内进行一月一次的绘本推荐阅读。认真上好第一节数学绘本导读课,吸引学生的所有的兴趣去关注数学绘本。在绘本导读课中,课题负责的我分3次进行了一年级数学绘本导读课展示,课题研究团队的老师们参与导读课设计整个磨课过程,使导读课更走进学生,更体现数学化。

2)读绘本。儿童天生就喜欢听故事,老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选择绘本,利用绘本中的故事来呈现,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断产生数学问题,从而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课外独立阅读,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亲子共读,再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鼓励实验班家长利用寒假一起参与亲子阅读活动,增进亲子阅读交流的机会。

3)演绘本。爱演,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绘本中的内容,让学生变成绘本中的主角;让学生演一演,在演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去解决问题。这样更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与合作中学习数学,真正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鼓励创造绘本,激发学生想象能力

一年级学生爱涂爱画爱模仿,借助数学绘本本身的魅力。数学绘本是一本美丽的图画书。它美。它的画面有的湿漉漉有的暖洋洋,有的栩栩如生有的惟妙惟肖,有的穿越时空直抵心灵有的精确严谨干脆是照片。它讲故事,只看图也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数学绘本是一本动听的故事书。它动人。它的讲述有时轻慢慢有时活泼泼,有时活灵活现有时绘声绘色,有时娓娓道来令人动容。数学绘本是一本神奇的数学书。它有魔力,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它讲的是数学。它把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我们还鼓励学生在课外,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与家长在闲暇时间里共同创作数学绘本。本次创作,共收到50个数学绘本作品。在众多的绘本中,我们还设置了各类奖,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1名。对他们的出色的表现,进行了隆重的颁奖,还给获奖学生每人一本非常好看的数学绘本。

4.课题组里,演绎精彩的同课异构。

面对一个优秀的数学绘本,课题组内数学老师研究如何能从绘本中挖掘出有效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信息,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有效解读。鼓励不同老师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其演绎成不同的教学活动,群策群力,共同寻找生动有趣高效的数学绘本导读课。本次研究中我们以《黑暗银行》作为研究内容,我和组里的刘佳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我们精心解读绘本,让绘本蕴藏的有价值资源得以完全显现,巧妙地选择运用绘本中有价值的资源,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这样的活动得益于每一个孩子,也让我们的教师感受到了创新、合作的快乐与自信。

三、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在研究过程中,我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了一篇论文《“智慧数学绘本”:一种全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后期还会继续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与此同时,课题实施后,一年级学生从不知道数学绘本到如今不仅了解数学绘本,还对数学绘本有极大的兴趣。在对两个班级9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有83.3%的小朋友非常喜欢读数学绘本,有16.7%的小朋友比较喜欢读数学绘本,可见大多数小朋友的阅读数学绘本的兴趣浓厚。通过半年的实验研究,大多数孩子拥有了自己的数学绘本,据调查有60%的小朋友已有绘本10本左右,有85.5%的小朋友会自己独立轻松的阅读数学绘本,有98.7%的小朋友希望老师能继续推荐数学绘本。

在本次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发现有三方面比较明显地变化。

【变化一:老师的转变。】

转变一:数学老师也开始关注一年级小学生如何读数学书?在数学课堂上,老师都重点讲解方法,理清算理,很少让一年级学生去主动阅读数学课本里蕴含的数学知识。这次因为数学绘本阅读,让数学老师也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来,并迁移到自己实际的课堂。因为教学生如何阅读数学绘本,同样也教会了一年级学生更好地阅读数学书。鼓励学生去看数学书中的主题图,去阅读数学书,让他们自己去理解数学书中蕴含的知识。通过将近半年的实验,学生阅读数学书的能力与其他几个班级有比较明显提升。

转变二:数学老师也会一同关注一年级学生如何读书?教学生读书,如何更好地阅读,这一向是语文老师的分内事,现在由于数学绘本阅读的引入,让数学老师也自发地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来。让学生知道,不仅语文有绘本,数学也有。

【变化二:学生的转变。】

1. 变课堂旁听为积极参与  

 学生参与度、学习兴趣高涨。学生从不知道数学绘本到如今不仅了解数学绘本,还对数学绘本有极大的兴趣,学习读兴趣浓厚。实验班学生在老师的推荐引领下,阅读了大量的数学绘本。

2.抽象理解为形象感悟

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对于大面积出现的文字或者书中抽象的数字,他们总是比较浮躁,不能静下心来好好阅读,好好思考。数学绘本的情境提供了儿童贴近生活经验的场景,数学学习变得更形象有趣。

3.变枯燥解题为关注生活

儿童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数学,这样数学就不会遥远、生硬。通过数学绘本阅读与小学数学课堂相结合,发现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慢慢地孩子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与数学息息相关的事,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真实。

【变化三:家长的转变。】

1.  与孩子共读绘本。通过调查,多数家长没有听说过有数学绘本这类读物,更没有机会和孩子共

同阅读。通过本次实验,家长会利用节假日及其他闲暇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让家长也感受到数学不是枯燥、独立的,而是生动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

2.  和孩子共创绘本。鼓励学生在课外,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考虑到一年级孩子书写和绘画的速

度都不是非常快的情况,与家长共同创作数学绘本,在实验过程中,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作品也比预想中的好。  

四、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它的价值取向应是通过研究指导和更新教育行为、教育实践获得的改善

年多的时间内,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随着课题不断向纵深推进,课题组觉得还有一些问题是值得进行深入思考了。

1、成员们得到专业引领的机会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研究工作向纵深方向的发展。对各层次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力求客观全面科学,更好地实现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推荐课题研究的发展。

2、课题研究以促进不同层次的一年级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所以在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培养策略方面还需进一步梳理、提炼,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3、抓好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做好每一次的学习、培训计划,以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丰富学科知识,提高教学实践与分析研究的能力。

鉴于上述的分析,所以我们觉得在下阶段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1、进一步重视课堂教学,对不同层次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进行提炼、修改与完善,从实际出发,激励课题组成员勇于展示自己,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另外,要实事求是地剖析教学中的不足或成功之处,切实提高课堂研讨的价值意义。进一步完善评价方式,制定评价细则,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价师生,让人人通过评价都“看得见”自己的进步与发展。

2、分层次有重点地“如何让数学知识在绘本中自然生长”为接下来的研究的方向和目标,让绘本成为学生所需,不是为绘本教学而教学,而是需要而选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