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
校级课题
开题论证书
学 科 分 类 语 文
课 题 名 称 小学低年段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钱明媛
责 任 单 位 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
开 题 时 间 2016年11月24日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时间:2016年11月24日 地点:局前街小学中山校区二楼接待室 评议专家:卢赟 张勇卫 蒋敏杰 姜明红 张磊 参与人员:校级课题主持人 |
二、开题报告要点(请分7部分逐项填写,详述研究内容,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是信息化时代的需求 信息化时代,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快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理解信息及应用信息的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2.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广泛的课外阅读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滋养心灵。也让学生更好理解教材,提高学习兴趣。良好的阅读能力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和帮助,阅读还为写作提供足够的素材,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3.学校对语文课外阅读的迫切需要 我校对语文课外阅读十分重视,但形势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1)学生家庭大多是新市民家庭,家长文化素养不高,对阅读不重视,无法给学生提供科学的阅读指导,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无法养成。 (2)电子产品占据学生较多课余时间,导致学生阅读量降低。(3)学生缺乏课外阅读习惯,缺乏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学生理解能力弱、语文教学难度大。 (二)核心概念界定 1.小学低年段学生:是指年龄在 7—9 岁之间,常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此阶段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显著,情绪多变,较易冲动,意志力较差。在语文学习中,识字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认知能力有限,知识的习得有赖于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帮助。 2.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除课本以外)的各种独立的、相对完整文本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一种形式。相对于课内教学和学科活动而言,课外阅读具有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既是对课内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又是对课内阅读的延伸,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3.兴趣培养:兴趣,是人们对周围一定对象和现象积极的特殊的倾向。学生若对课外阅读活动感到需要,就会热心于接触、积极从事阅读活动, 它表现为好奇、求知、探究、操作、掌握、运用等。兴趣培养是指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课外阅读是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都有对课外阅读、语文课外活动较具体的论述。 最著名的是克林顿提出的1997年2月的“美国教育行动”。该计划目标之一是让每一位儿童都能阅读。英国教育部决定通过全国阅读年活动、增加校内阅读时间、推荐书目、改善教学方法等将阅读进行到底。新加坡的华文课程标准中,有很细致的课外阅读指引,并且对课外补充读物有专门的系列编排。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国很多学校都致力于研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他们在探索中得出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有的从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出发,有的从阅读方法的指导角度出发,还有的从推进课外阅读发展途径出发。 纵观当今语文教学,教师多注重课堂教学而容易忽视课外阅读的引导和兴趣的培养,特别在小学低年级中更是不多见。因此,本研究立足语文学科,意在通过改变观念、搭建平台、家校合力,注重对小学低年段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进行更细致、更容易操作的实践研究。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的目标 1.研究意义: (1)探索新形势、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对今后的课外阅读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2)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本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有利于小学生发展个性、促进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为小学生终身发展创造条件。 (3)通过低年段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使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了解阅读的一些方法,不仅可以夯实识字教学,而且可以为中高年级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但使教师的教学得到解放,而且使学生自己受益匪浅。 2.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我校小学低年段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制定相应的阅读策略,以培养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明确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起学校、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关注和重视,提倡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有效阅读方式。 (3)通过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结合评价机制,研究培养低年段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以确保小学低年段学生不少于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
(五)研究内容与重点或创新点 1.研究内容: (1)研究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2)研究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因素。 (3)研究小学生感兴趣的课外阅读内容。 (4)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持续课外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5)研究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堂。 (6)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策略。
2.研究重点: (1) 绘本引读 将绘本阅读作为开展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载体进行研究,培养低年级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培养乐于观察、乐于动手、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乐于学习语文的情感。从一本书到一套书,从一个故事到一个系列,让孩子们在绘本阅读中注重积累,有量的保证,有质的提高,最终为独立阅读和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教师为主导,有效提升阅读实践的质量 学生阅读实践的不同环节,老师都应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与方法指导。在校为学生开拓广泛的阅读空间与阅读时间;提升教师自身课外阅读水平,阅读方法的指导既要继承熟读、精思、博览的传统方法,又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阅读资源,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总结展评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参与,用有效的评价引领学习,在阅读活动中最大限度受益。 (六)研究方法与研究进程安排 1.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 2.研究进程安排: 1.课题确立阶段( 2016年9月 ~2016年10月 ): 调查分析、收集资料、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2.课题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9月 ):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 (2)认真实施研究计划,开展小学低年段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3)研究课外阅读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探索并实践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3.课题总结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 11月): (1)逐步完成研究计划,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记录、分析、总结)。 (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3)做好课题实验成果的深化和推广。
(七)研究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外阅读指导汇报课。 3.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方案。 4.学生的读书兴趣日益浓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爱护图书的习惯。 5.学生能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6.积累阅读中的好词好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以读促写,在写话中乐于运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妙词佳句。 |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的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
五、教科室意见(注明是否同意上述重要变更内容)
盖章
年 月 日
| ||